<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不要傳遞焦慮 中考高考孩子前減壓家長別做無用功

    原標題:中考高考前 家長別做這三件事

    給孩子做心理減壓 真正為考試助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愛科

    通訊員 劉芳

    馬上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了,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在大考前特別容易焦慮。心態不好自然會影響到復習進度和考試的發揮,那么考前應當如何調整心態,爭取考出好成績呢?青島市市立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秦俊峰提醒家長們:中考、高考前,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

    不要傳遞焦慮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考前很焦慮,秦醫生發現焦慮的不只是孩子,父母的焦慮程度可能更高,因此導致整個家庭都籠罩在一種非常壓抑的氛圍當中,我們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正確認識焦慮。考前焦慮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畢竟孩子只有十幾歲,經歷的事情還太少,會把這場考試看成目前人生中最大的一關,關乎著未來的人生路徑。所以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家長要穩住心態,開導孩子放下思想包袱,奮力拼搏就好,發揮出自己平日真實的水平即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只要堅持,就會在下個轉彎實現超越,中考、高考只是人生馬拉松上的一小段而已。

    其次不要傳遞焦慮。有些家長總在孩子耳邊灌輸這樣的話:“考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考不好,你就上不了好大學,將來找不到好工作,你的人生呀,就剩吃苦了。”“一定要努力呀,你是我們全家的希望,爸爸媽媽辛苦工作就是為了你能好好學習,將來有個好前程。”……這些話只反映了父母的焦慮,并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正向的影響,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把他們推向高壓的深淵。家長們要學會隱藏、疏解自己的焦慮,善于觀察孩子的情緒。

    不要嘮叨,進行無效安慰

    我們對待考試的態度決定了考試對我們的壓力。

    在心理學上,如果當人的焦慮達到一定程度,焦慮再加深的話會導致效率下降。所以如果孩子過度考慮考試后果,滿腦子都是“如果我考不上,該怎么辦?如果考不上,父母是不是會很失望?我對不起父母,同學看不起我”,他就很難在學習上集中精力,反而會影響復習和考試。

    家長僅僅嘴上嘮叨“別緊張,要放松”是沒有用的,一定要行動起來,給孩子提供安靜、舒適的備考環境;趁飯后的休息時間,陪孩子下樓短時間活動一下;給孩子買杯喜歡的奶茶、適當聽聽音樂,讓孩子的壓力在不知不覺中疏解。

    不要死磕,有舍有得

    一般大考都會有40%的題是比較簡單的,還有40%的題是要拉開差距的,最后20%的題是給高材生準備的,所以碰到不會的題目先放一放,不要死磕浪費太多時間,導致卷子答不完。告訴孩子先答簡單的,會的題目盡量都答對,避免失誤,把能拿到的40%的分數裝進自己的“口袋”里,畢竟兩道小題就頂一道大題了。

    另外,很多同學容易出現一門沒考好,就會陷入悲傷的沼澤無法自拔,影響以后的考試。其實大可不必,換個角度想,你不會別人也不會,與其浪費時間在一門已經考砸的科目上,不如控制好情緒,調整好心態。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6/01 09:43
    · 來源 ·
    半島都市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