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孩子不愛學習咋辦 心理專家為學生及家長支招

    原標題:孩子不愛學?可能是病了!

    市立醫院青少年心理專家為學生及家長支招

    開學了,島城中小學生正式走進新學期,然而很多孩子再次遇到“不想學習”的問題。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萬好介紹,假期已接診了數十名因學習焦慮而引發各種軀體不適的孩子,孩子們內心的苦惱,需要學校和家長日常的提前干預。孩子哪些情況屬于“學習困難”?應如何調整?專家為學生及家長提出建議。

    孩子成績差

    未必都是不愛學

    上周,萬好主任門診迎來了一位頑皮少年,今年上初一的小強一直是個讓父母“頭疼”的孩子,平日不愛學習,不愿上學,整個寒假每日都沉迷在網絡游戲中,直到快開學時書包還沒打開過。小強的父母向萬好主任抱怨,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就沒正經聽過一節課,經常不停地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和周圍同學說話,還特別情緒化,稍不如意就生氣。小學時因學業簡單,小強的成績還可以,但初中后隨著學業難度增加,小強出現了明顯的學習問題——作業拖拉,閱讀跳行,上課走神,考試成績一塌糊涂。“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的表現就是不見起色,而且與家長越來越對立。”父母無奈又難堪,預約了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少年心理科專家門診。

    經過一系列評估,萬好主任告訴小強父母,孩子并不僅是“不愛學習”“叛逆”那么簡單,而是典型的“學習困難”。到底什么是學習困難?萬好指出,在醫學上,狹義的“學習困難”其實是一種學習技能發育障礙,包括數學學習障礙、書寫障礙、閱讀障礙等,使人在聽、讀、寫或數學計算等活動中表現出不完整的能力。廣義的“學習困難”是一個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成績不良的結果。

    出現“學習困難”的孩子一般分為兩大類情況:一種是和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癥譜系障礙(自閉癥)以及閱讀、書寫、計算障礙等。另一種是存在一些情緒和精神心理障礙,比如學校適應障礙、焦慮抑郁等,這些孩子在焦慮緊張、情緒低落的狀態影響下,精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難容易放棄、缺乏自信。一些孩子受到情緒問題和學習退步的雙重打擊后,甚至會沉迷網絡、對學習喪失興趣、和大人對抗,被家長、老師誤解為“青春期叛逆”。

    常見原因是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青少年學習困難常見的原因,我國兒童患病率為6.26%,但就診率僅10%左右。ADHD不僅損害學習功能,還存在其他多方面、涉及生命全周期的損害,60%至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萬好主任分析道,這類孩子常出現的行為有:未經思考就立即行動;在需要專心完成學習或工作任務時,無法抵抗分心等;上課時無關的小動作太多、隨意講話或離座等;不停抖腿、坐的時候身體搖來搖去等。維持注意力或在持續努力地學習上有困難。與同齡人相比,缺乏持續努力、耐心、學習動力和意志力,更容易回避困難。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他們很難持續專心的獨立學習和完成任務。

    休息一會再做、注意力不集中、玩一會再做……萬好提醒,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類似表現,請不要直接粗暴去責怪孩子學習態度不好、懶、貪玩,更不要簡單粗暴地責罵甚至放棄。孩子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修復”的時間和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法。

    專家通過對這類孩子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改善部分問題,主要體現在自控力的提升,專注力的提升,但至于家長們關注的成績提升,則因人而異,需要一個過程。

    特別提醒

    老師家長要多陪伴和理解

    學習困難門診能創造“學習神話”嗎?萬好主任表示,不能,但專家會通過收集孩子全面的發育史,訪談并觀察家長和孩子,結合在校信息,再加上一些專業的測試,找到引起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最大限度提高生活、學習和社交能力。

    萬好指出,“學習困難”是一個表象,也是一個了解孩子的窗口,當家長、老師們第一時間覺察到了這種變化,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幫助,需要由專業醫生把隱藏在學習下降背后的原因篩查清楚,再對癥施治。除了醫生的篩查、治療,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幫助青少年更好地認識、接受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陪伴他們度過痛苦時期,建立自我認同,才能在人生的長河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并發出光亮。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2/27 08:32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