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4個案例入選全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

    原標題:產教良性互動,打造職教高地

    青島4個案例入選全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公布2024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全國共確定133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青島共有4個案例入選,位居全省首位。

    山東省是部省共建的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試點省份,堅持把產教融合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促進就業創業的“穩定器”、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催化器”,不斷出臺支持政策、搭建合作平臺,在全國率先出臺了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政策、“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產教融合支持政策,建設56個市域產教聯合體、47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多元主體舉辦職業教育,產教良性互動、互相促進的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此次山東共有10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

    青島市是全國最早發展職業教育的城市之一,職業教育基礎扎實、底蘊深厚,穩居全國第一方陣。自2020年部省共建職教高地以來,青島市職業教育發展提速擴優、提質增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明顯。

    其中,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持續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經過12年探索實踐,凝聚形成了“‘校產園城’同頻共振,‘三地三師’協同育人”全國典型案例。該校借鑒德國雙元制辦學模式和經驗,聚焦課程改革、結構化師資培養、認證考核等核心要素創新改革,融進產業鏈辦學,聯合海爾、芯恩、上汽、京東方等智能制造企業建立了6個跨區域開放型公共實踐中心,實現校企教學條件與生產設備、教師與師傅、培訓課程與崗位需求、認證標準與崗位標準等深度融合,構建了能力發展為本位、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制造類專業“能力階梯”課程體系,校企開發課程17門,形成了“校產園城”同頻共振,“三地三師”協同育人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該模式下,學校、實踐中心、企業三個學習場所間交替協同,產業工藝以最短時間融入教學各個環節。學校教師強化學生專業理論,訓練學生基礎技能;實踐中心培訓師提升學生(工人)操作能力,承擔技能教學組織與評價;企業崗位師傅發揮豐富的崗位操作經驗和技能優勢,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三地協同育人形成了教學經驗、技能水平、生產實踐互補的“鐵三角”師資組合,能夠為學生培養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該模式破解了職業教育賦能國際產業園區產業發展的難題,獲得了2022年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23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動職業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更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此次除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之外,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的“標準引領 平臺支撐 創新驅動 機制保障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產教融合模式的創新實踐”,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實境耦合 生態融合 共生共長:青職—海爾校企共同體育人模式的三十年實踐”,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的“中高企三耦合異體同構共建市域產教聯合體”等案例也成功獲評全國“典型”。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09 08:43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