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教“智慧樹”結出校企合作甜美果
我市4所學校入選教育部2024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公布2024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全國共確定133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其中山東省10個案例入選。此次我省入選的10個案例,涉及多個領域、多個行業,是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成果。我市有4所職校位列其中。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
校企深度合作駛上發展快車道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早在2014年就拉開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序幕?;跔款^成立的青島珠寶職教集團和山東省藥科專業聯盟,學校創新實施“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的校企一體化育人辦學模式、“校企雙主體育人”的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模式、“3校2企”工學交替育人模式、“企業冠名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等,實現了“就業升學暢、招生培訓旺、中間提質量”的良性循環,學校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2023年,學校引企入校共建開放性珠寶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校企共創“經雅”時尚珠寶品牌,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學校珠寶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特別注重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碰撞融合,用現代工藝和設計理念去實現傳統工藝的傳承與表達。”學校教務處孫赟杰主任介紹。黃金燒藍、花絲鑲嵌、金銀鏨刻、首飾繩藝這些傳統珠寶工藝在這里實現了傳承與創新。
基于對市場需求的洞察與預測,青島經濟職業學校與合作企業敏銳地捕捉到珠寶行業中傳統非遺手工技藝的獨特魅力與潛在價值,將行業內知名的國家、省市級珠寶工藝美術大師請進校園,在實踐中心建立珠寶非遺大師工作室,引領珠寶專業優秀教師與企業骨干技師、優秀學生,聯合成立產品設計研發團隊,共同傳承創新珠寶傳統技藝,共同設計研發時尚珠寶首飾,培養高素質珠寶技能型人才。實踐中心成立一年來,校企團隊開發時尚黃金珠寶15個系列800余款,獲批產品外觀設計專利15項。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校企共同體創新育人模式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集團公司以家電智能制造技術人才培養培訓為核心,通過訂單班、冠名班、學徒制班、現場工程師班等多形式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實境耦合、生態融合、共生共長”的創新育人模式。
實境耦合階段強調“教學外置,實境耦合”,這種模式在合作初期的“訂單班、冠名班、學徒制班”等形式中得以體現,幫助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企業的實際運作和技術應用。生態融合階段通過多維度、深層次的合作,將學校教育資源與企業發展需求有機融合,形成一個共生共長的生態系統。共生共長階段,校企合作范圍從海爾學院擴展到商學院、藝術學院、信息學院等,構建起類型教育背景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集聚高地和供給體系。海爾“賽馬不相馬”用人觀、“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管理模式、“人單合一”經營模式等企業文化也深深促進學校文化和管理建設。
“校企雙元共同培養的智能制造專業畢業生中,20%以上發展為海爾集團的業務骨干,先后有35人被評為‘山東省技術能手’,學生孫衛東在海爾冰箱事業部實習期間,一年內五獲SBU質量改進技術創新獎。”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海爾學院院長孫會揚介紹道。
近30年來,校企雙方從會計電算化、家電維修技術專業合作起步,到組建海爾中央空調全球服務學院,再到智能家居“三翼鳥”、卡奧斯工業互聯網青島職院實訓基地,從機電學院、信息學院到商學院、藝術學院,全方位構建起類型教育背景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集聚高地和供給體系。依托與海爾集團的合作,制冷與空調技術專業獲批國家重點專業、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獲批國家重點專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核心專業。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
創建跨區域實踐中心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始終跟隨產業辦學,借鑒德國雙元制辦學模式和經驗,融進產業鏈辦學,聯合海爾、芯恩、上汽、京東方等企業建立了6個跨區域開放型公共實踐中心,實現了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了“學校——實踐中心——企業”三地三師教學場景。形成了“校產園城”同頻共振,“三地三師”協同育人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有效解決了園區內頭部企業、中小微企業等不同類型企業用人需求。
“學校在園區管委支持下校企共建6個跨區域開放型公共實踐中心。隨著實踐中心服務能級的逐步變化,形成了‘三跨’實踐中心。”中德應用技術學校校長侯方奎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學校聯合物聯網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工業自動化、集成電路技術四個專業,建設了跨專業海爾智家實踐中心,通過專業交叉融合,為白色家電領軍企業提供復合型技能人才,呈現了一個大型企業對學校多個專業的實訓場景。學校聯合意大利泰納瑞斯、法國企業德楓丹、德國辛北爾康普、本土企業九方泰禾共建了中德生態園跨企業金屬加工實踐中心,共同開展五軸加工、數控車銑、裝配鉗工等實訓,呈現了一個學?;貙Χ鄠€園區企業的實訓場景。鑒于中資企業的海外工廠對中國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學校建立了工業機器人跨國別學生研修實踐中心。2024年6月份,完成了越南10名學生為期60天的專業實習培訓;2024年8月份,又完成了中德兩國12名學生為期30天的專項技能實訓,實現了“教隨產出、產教同行”,呈現了學校實踐中心同時面向國內外企業開展實訓的場景。
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中高企共建市域產教聯合體
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依托產教聯合體平臺,打通了學歷崗位交互提升的通道,有力搭建了“技術工人”走向“高技能人才”乃至“卓越工程師”的成長立交橋,優化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學校與智能制造行業“龍頭”海爾集團率先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學生中開展試點,囊括海爾膠州空調、海爾中央空調膠州基地、卡奧斯智能互聯工廠和海爾日日新客服等實體經濟板塊。
打破原有中職、高職分段培養模式,在培育“海爾學院”基礎上,學校主動溝通泰山職業技術學院、青島工程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中、高、企三方合作實行“3+1+2”長學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先在產業學院以學徒學生雙重身份完成3年“校中廠”學習,然后到企業進行1年“廠中校”高水平技術技能錘煉,再由企業承擔學費進入合作高校進行2年高職學習。學生畢業后回企業就業并成長為助理工程師,實現學歷梯進與崗位進階“雙提升”。
突出“一技之長+綜合素質”職教特色,1700余名學生在職教高考中達本科錄取線,160余名學生獲各級技能大賽金牌。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王彤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