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如是書店國信店即將閉店 從開業至今一直虧本

    原標題:如是書店,未完請待續

    還是沒能熬過 “七年之癢”!在青島如是書店 (國信店)向開業第七個年頭邁進的時候,突然發布的一紙公告讓這一處靜默在青島人心目中的精神休憩地成了再度被熱議的話題,就如同它當年開業帶來的驚艷一樣。從2015年3月12日正式開業,到2021年11月21日即將閉店,如是書店(國信店)走過的2447天,讓不少讀者感覺不舍與難過,卻也在映照著當下實體書店經營的舉步維艱。

    突發公告

    11月12日,青島如是書店公眾號突然發布了一則有關如是書店(國信店)閉店的通知以及相關安排。公告中寫到,如是書店(國信店)將于2021年11月21日閉店,本次閉店僅涉及如是書店(國信店)單店,如是書店其他門店均不受影響,繼續營業。

    這是一個既令人深感突然,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公告。說它“突然”,是因為這些年來如是書店一直作為文化青年打卡地存在著,幾乎每個青島人都能準確地說出它的位置,外地游客也大多會將此作為必游線路之一前來“朝拜”,人氣不菲,各種城市文化在此生發著,也蓬勃著;說它在“情理之中”,用如是書店創始人郝照明的話來說,“實際上,如是書店從開業到現在一直處于虧本狀態,如同任何一個實體店鋪的開門經營就需要面臨著各種資金壓力,比如裝修、人工、水電等等,這七年間也曾嘗試過多種經營業態,現金流的壓力一直都未曾緩解,這兩年來,還有疫情給線下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讓我們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卻又不得不做出的決定。”郝照明笑言,自己前半生做生意賺到的錢是有數的,而這次閉店的決定是“到了臨界點”,“再賠下去,我下輩子不眠不休地打工也還不上了。 ”

    在郝照明看來,現如今的閉店,只是針對這一空間的經營狀況不善而采取的止損行為,正如公告中所言,“再見,并不意味著不見。 ”郝照明說,這些年以來,如是書店做了很多活動,青島人民很喜歡,也很溫暖城市,“但是我沒跑出商業模式,沒有盈利的話,你干的事再好,也持續不了。但是開書店這個事是正確的,我喜歡做社會需要的事。”

    與閉店公告一同發布的,還有即將舉行的儀式感滿滿的閉店活動,包括為孩子們舉辦的交換市集、觀影會,主題文化沙龍,以及“如是書店,你也有今天”吐槽大會。很顯然,這也是如是團隊針對這些年來最主要的受眾群體舉辦的具有針對性的紀念活動。郝照明說,過去這七年,如是書店一直在服務三大主要人群,“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如是參加閱讀活動,七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們從孩童成長為少年,從少年蛻變為成年,我們希望這種閱讀的傳承能夠在如是的氛圍下一直被銘記;此外,許多的文藝學者在這里傳遞過個體的聲音,碰撞過思想的火花,大家共聚于此探討城市與文化,書店的未來發展,或許更有現實意義。此外,以吐槽大會形式進行的自由會談,則讓如是書店極為看重的年輕力量有著多重的表達方式,做一次告別。 ”

    懷念如潮

    上周五的公告刊發之后,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位居國信體育場內的如是書店迎來了久違的人氣與熱鬧,咖啡餐飲區幾乎滿座,不同門類的圖書擺放區也皆有讀者在安靜地選書、讀書,還有更多的人坐在了如是書店內最具特色的大樓梯上捧讀心頭好,結賬臺前甚至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神色如常,郝照明也間或在書店里逡巡,幫忙整理書架上沒有及時擺放整齊的圖書……如果不是提前獲知了即將閉店消息,一切如常的經營狀態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個緊張而忙碌、卻又是精神狀態滿格的理想中書店的樣子。

    而現實卻是,更多的人來到這里是為了懷念與追憶。家住市北區的點點媽媽給孩子在名家簽名墻前拍攝了一張照片,她說,幾年前,曾帶孩子來這里參加過一次親子閱讀活動,“感覺特別棒,如是書店的這些公益活動是在點燃孩子們的閱讀星火,卻沒想到再來的時候,這家書店就要關門了,有點舍不得,也有點難過,感覺這些年來得少了,如果像我一樣的家長,帶孩子多來幾次,或許如是書店就不會關門了。 ”而郝照明也笑言,周末這兩天的如是書店感覺又回到了開業之初的狀態,“如果這些年來一直是這個樣子的,或許就不用閉店了。 ”

    在如是書店的微信公眾號評論區下,網友們也在排隊表達著對這一書店的懷念。網友@阿青說,“如是書店陪我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段時光。那時,我剛剛辭去南方體制內工作,毅然決然和老公一起回到了家鄉青島,但工作沒有著落,一時的落差讓我內心充滿驚慌、擔憂,但那又是我最懷念、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的日子。老公每天起床叫醒我,8:30他去上班,我去如是書店點杯咖啡看書、思考;晚上8:00,老公下班再把我接回家,每周6天,天天如此。那里有我一個人在一切充滿未知中孤獨而又刻苦的身影,也就是那段日子,讓我走出困境,遇見了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生活,君若青山,有山海為伴日月相邀,感謝如是,感恩相遇! ”網友@my lifewill留言道,“在如是和小河一起哼唱過那些沒有曲調的音樂,見過周云蓬唱梵高先生,和萬曉利樂隊一起及時行樂,聽過梁鴻老師講述她的村莊,拿到過簽名本。上次見面還是不久前的八月,特地坐高鐵回嶗山參加梁鴻老師的簽售,短暫離開了青島,但總是常??慈缡怯惺裁椿顒?。希望更廣闊的地方見吧。如是國信店,再見!”……諸如此類的留言不勝枚舉,很顯然,如是書店這些年來的存在和堅守,不僅僅是一方文化空間,也為許多人帶來了精神上的避風港。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1 11/15 07:35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亞麥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