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露骨低俗、打色情擦邊球 “惡搞糖果玩具”亟待整治

    原標題:“惡搞糖果玩具”的底線在哪里? 家長:低級趣味不是創新專家:軟色情商品涉嫌違法

    ● 網上售賣與性相關的“惡搞糖果玩具”,不是創新而是惡趣味、低級趣味,應該抵制,絕不能讓孩子生活在性暗示、軟色情的環境里

    ●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學業和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制造商的監管和查處,從源頭上遏制“惡搞糖果玩具”;加強對電商平臺及商家的整治力度,凈化孩子們的成長空間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關楚瑜

    前不久,廣東省深圳市的張女士在14歲兒子的床頭儲物盒里發現了一堆疑似“計生用品”的盒子,仔細一看,里面裝的竟是一種“惡搞糖果”。此事報道后,引發大量社會關注和討論。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張女士發現的這款“惡搞糖果”,就是在一些電商平臺銷售的“套套糖果”,這類“惡搞糖果”種類不少,大量與性有關,有的甚至直接是性器官形狀,售價在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除了“惡搞糖果”外,在售的還有不少打軟色情擦邊球的“惡搞玩具”,如“丁丁玩偶”等。

    多位來自北京、天津、福建的家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學??梢园凑蘸⒆拥哪挲g和接受程度開展相關教育。但絕不能讓孩子生活在性暗示、軟色情的環境里,網上售賣與性相關的“惡搞糖果玩具”,不是創新而是惡趣味、低級趣味,應該抵制。

    受訪專家提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學業和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執法,對“惡搞糖果玩具”進行監管和整治。

    電商平臺售賣

    可以保密發貨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以“惡搞禮物”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跳出的不僅有“腦殘片”“狗屎糖”“仿真便便”等商品,還有“套套軟糖”、“性愛姿態造型”軟糖、“丁丁抱枕”等涉性商品。

    一家名為“糖果商城”的店鋪正在銷售一款“惡搞整蠱丁丁棒棒糖”,該款糖一支加禮盒的售價為13.8元,共有5種口味,月銷量100+。商家還在該商品詳情頁圖片的某些敏感部位打上碼,并標注“過于逼真,不宜展示”的文字,但實際上形狀一目了然。該店鋪還同時銷售其他“惡搞糖果”,一些軟糖直接為不雅動作乃至性愛姿勢,令人無法直視。

    同時,記者注意到,一些商家在外包裝上也下足了功夫。以“套套軟糖”為例,其外包裝與真實的避孕套包裝十分相似,包裝盒的封面還印有“Love sex”“超薄裝,超薄超滑更敏感”等內容,如果不仔細看很難分辨。

    在另一電商平臺,網店“創意無限禮品店”在售的“套套軟糖”銷量每月達2000多單,單盒禮盒裝拼單價格15.92元,三盒禮盒裝拼單價格31.84元。在商品詳情頁可選擇的款式有很多,包括“衛生巾棉花糖”等。

    在拼單的電商平臺,網店“會成家居專營店”在售的“衛生巾軟糖”,普通款拼單價17.86元,銷量達10萬+,不少消費者表示買來就是為了整蠱朋友。

    而在批發網上,此類產品更是琳瑯滿目,價格更為便宜,如購買100盒“套套軟糖”,每盒僅需5.8元。

    一些商家備注可以代寫賀卡和保密發貨。記者詢問其中一商家客服如何保密發貨?客服回復稱:“快遞保密發貨,不顯示店鋪名字,不發短信通知,不放任何價格單或商品配貨單,托寄物品備注‘糖果’。”

    記者在評論區看到,有網友評論:“和真的套套真的很像,我媽看見我買的,差點沒打死我,我解釋了幾遍她才相信。”

    除了糖果,還有玩具。一家名為“享福母嬰用品旗艦店”的店鋪銷售的“丁丁抱枕”銷量10萬+,價格在12.67元至36.13元之間。在該商品的詳情頁中竟然寫著“女孩××抱著睡覺”,且記者注意到,在適應年齡段商家標注的是“6歲以上”。

    此外,記者發現該商家在售的還有情趣撲克牌,有多款可供選擇,以“滾床單”“約泡暗語”“房中術”等分類,撲克牌牌面中間的圖案和文字都很露骨。單盒售價均為幾塊錢。

    整蠱同學朋友

    老師家長反對

    “我下課當著所有同學的面送給我哥們兒,效果很好,他已經‘社死’了,現在同學們都叫他×××(涉性外號)”“做得好逼真啊!很多人說被我騙了,同學看著我吃,嚇到了”……記者瀏覽這些“惡搞糖果玩具”的評論區發現,不少消費者為未成年人,其購買是為了整蠱同學和朋友。

    對于“惡搞糖果玩具”,受訪的年輕人中,觀點不一,有人覺得好玩,無傷大雅;有人覺得是畸形惡趣味,毫無底線。而受訪的多位家長和老師均明確表示反對網絡售賣涉性糖果和玩具。

    河北大學學生林佳(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在短視頻平臺看到博主拍攝送男友“富婆聯系方式”惡搞筆記本的短視頻,于是也想買一個,結果在電商平臺搜索時發現了性器官形狀的軟糖,“當時非常震驚,也覺得很惡心,惡搞應該有個限度,而不是無底線”。

    華北電力大學的孟同學覺得沒必要為此大驚小怪,就是挺好玩、挺有創意的,圖一樂,況且現在是個開放的社會,性也不是隱秘到完全不能說的話題。

    而多位家長受訪時則提出,創意不能突破道德的底線,不能違背公序良俗。

    “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會愿意自己的孩子手上拿著這類涉性的糖果和玩具。”孩子上小學的北京市民劉先生說,不良商家為了盈利而不擇手段,糖果和玩具的受眾本來就主要是青少年,用性來提升銷量很無恥,會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

    天津市民王女士的孩子上初中,在她看來,孩子應該得到性健康教育,但性暗示、軟色情不是性健康教育,這種露骨的涉性商品,低俗、惡俗,有違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觀念。

    來自廣東陽江的陳老師是小學五年級班主任,她說沒有見過學生吃這種“惡搞糖果”或玩“惡搞玩具”,因為學校規定不可以帶任何零食和玩具進校園。

    “但‘惡搞糖果玩具’肯定不適合未成年人,這些商品打色情的擦邊球,外觀露骨低俗,對孩子而言是不良的性暗示。未成年人好奇心強,喜歡模仿,這類東西容易對其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陳老師說,有的商家為了銷量特意搞出些博人眼球的商品,毫無社會責任感。

    售賣涉嫌違法

    亟待監督整治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和學業,也會妨礙正常的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說。

    鄭寧告訴記者,銷售這些“惡搞糖果玩具”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和廣告法等法律。廣告法規定:產品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不得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這些“惡搞糖果玩具”在社會上處于灰色地帶,一般人不太關注,有的青少年可能出于好奇接觸了這些東西,學校、家長發現了要積極引導;而如果有的青少年本身存在心理問題,接觸了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違法犯罪。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多位家長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制造商的監管和查處,從源頭上遏制這一問題;加強對電商平臺及商家的整治力度,凈化孩子們的成長空間。

    鄭寧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學校和家長應該聯手給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科學的性教育,并且性教育應該從小抓起;第二,網絡平臺應當禁止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采用技術加人工手段及時過濾、刪除違法信息;第三,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行為,并且鼓勵社會公眾舉報投訴監督。

    “建議對電商平臺進行嚴格的分級管理且嚴格執行。”儲朝暉說,嚴格執行不僅僅是靠一兩個部門,而是要有一個相對規范嚴格的管理體系,每個環節都應該有相應的負責人,做到責權清晰。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1 12/17 07:58
    · 來源 ·
    法治日報
    · 責編 ·
    三人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