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喜劇打工人”劉旸:保持熱愛,終生現役
在喜劇舞臺上逡巡多年,劉旸終于“卷”上岸了。
前有《喜人奇妙夜》獲得最佳編劇,后有《喜劇之王單口季》頻繁“炸場”,劉旸的創作能力和創作效率令人驚嘆。
不但兩檔節目左右開弓,一周之內北京上海來回跑,從一個“喜劇地獄”跳到另一個“喜劇地獄”。同時他還開著播客、演著專場、當著奶爸,抽空還要搞一下健身。
網友忍不住說,“劉旸是天生不愛休息嗎?他的一天夠我干一個周了。”
因此,“卷王”的稱號加在了劉旸的身上,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喜劇打工人”。
當了多年新東方英語老師的劉旸,早已把“卷”當作習慣了。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做喜歡的事情,都不會累。”
喜劇是他的愛好,也是他所擅長的,更是能讓他賺錢的,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了。
從浙江大學畢業后,劉旸在新東方當了10年英語老師。他早早便有了“教主”的稱呼,是學校的明星講師。
新東方的授課經歷,是劉旸創作的一大素材來源。他在《喜劇之王單口季》中吐槽新東方里的不良競爭,有的老師為了賣課竟然把課名叫做《英語閱讀從此不用閱讀了》。他認為這反映了人們對于捷徑、竅門、速成的過度渴求,“只想要花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結果。”
2015年,劉旸第一次站上舞臺嘗試脫口秀,后來他成為單立人喜劇的創始人之一,與周奇墨是同期。同樣是脫口秀OG,劉旸和周奇墨有時會被拿來作比較。周奇墨從線下演到線上,踩在了脫口秀的風口上成為“天花板”。而劉旸兜兜轉轉,參加過《奇葩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以下簡稱“二喜”),卻始終沒能破圈。
劉旸在《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一期節目中,借共享單車調侃了自己和周奇墨的關系——“我在圈子里最好的朋友,那只可能是共享單車。”
健身的愛好也成為劉旸的素材庫。他構造了健身的完整閉環:搜索練肩-上超大重量-受傷-康復-陰天下雨肩膀疼-如何讓肩膀看起來大-p圖-出家-出家人如何練肩。這套文本結構嚴謹,邏輯在線,讓觀眾跟著他的節奏一步步深入,在歡笑中感受到他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思考。
不僅是脫口秀表演,在《喜人奇妙夜》中,劉旸還讓觀眾看到了他在sketch方面的編劇能力和表演能力。他在節目中參與編劇了10個作品,《八十一難》《萬松書院》《越獄的夏天》《心動的信號》等喜劇節目接連出圈。最終劉旸榮獲最佳喜劇編劇獎,其所在小隊“老師好”斬獲最佳喜劇小隊TOP1和冠軍喜團。劉旸在舞臺上的表演也收放自如,具有很強的掌控力。他能夠通過語言、動作和表情等多種方式與觀眾互動,迅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觀眾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能夠在同一時間段內參與兩檔重磅喜劇節目,并且都能保證高質量的輸出,還能兼顧錄播客、健身、開專場和承擔奶爸職責,劉旸展現出了強大的執行力和對喜劇行業的熱愛與投入,仿佛有著用不完的精力。
但就在三四年前,劉旸曾遭遇過一段很長的低谷期。甚至曾經有平臺高管斷言:劉旸已經被喜劇市場淘汰了。參加“二喜”時,他帶著“老師好”小隊剛摸到一點sketch創作的門路,就被PK掉。他很早就認識到自己不是天賦型選手,即使有點天賦,也非常有限。“你看我在‘二喜’的表現,你就會知道,劉旸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只是一直沒有放棄努力而已。”
他沒有放棄鉆研喜劇這門技藝。對于單口喜劇,他堅持文本要與觀眾產生共情。對于sketch創作,他琢磨戲劇的人物、結構。劉旸還報名參加了劉天池表演工坊,學習了四個月的表演課。他明白了臺詞的能量級要匹配,體驗到了“演進去了”的感覺。
在《喜人奇妙夜》最佳編劇獲獎感言中,劉旸說,“遺憾是重逢的理由”。喜劇舞臺上逡巡多年,遺憾連連,劉旸還是又和觀眾重逢了。
他說,希望自己是一個永遠留在賽場上的人,“終生現役”是他的目標。“無論喜劇變成了什么樣的形式,我仍然會創作那個最新的形式。”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來源:齊魯壹點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