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跟著音樂去旅游 9月至11月重量級歌手相繼在青島開唱

    原標題:“行走的GDP”,秋冬季演唱會來了

    進入9月,青島演唱會市場迎來新一輪“行走的GDP”:秋冬檔,劉若英打頭,張學友收官,超過10場重量級演唱會在青島上演。

    日前,劉若英的“飛行日”演唱會、林俊杰的“JJ20”演唱會、周華健的“少年俠客”演唱會亮相青島,為歌迷們帶來視聽盛宴。接下來,還有王若琳的“愛的呼喚”演唱會、張學友的“60+”演唱會……幾乎每一場都自帶“爆款”光環。

    島上曲終人不散,笙歌熱舞還復來,青島演唱會貫穿全年、熱度不減。2024年的青島秋冬季演唱會,集中了全年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大牌歌手,林俊杰、張學友的演唱會屬于稀缺品類,而劉若英、周華健擁有眾多經典金曲和深厚的歌迷基礎。

    如何為重量級演唱會匹配相應的城市服務資源?如何將“演唱會旅游”從暑期拓展至秋冬季?如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演唱會之城”?接下來,將是一場接一場的動態試水和互動考驗。

    增加城市吸引力

    2024年,全國演唱會市場“井噴”,這讓青島演唱會市場迎來高峰期,而在暑期檔的結尾,歌迷們收獲了張學友演唱會等陸續推出青島站的消息。對于歌迷來說,要“吃飽”也要“吃好”,因此在暑期檔演唱會的“饕餮盛宴”之后,演出商和承辦方開始把眼光放到項目本身,力圖打造超出期待的演唱會精品。

    從李健到梁靜茹,四面臺在今年的青島演唱會市場上驚艷亮相。一方面,四面臺讓觀眾的視覺體驗更佳,原本處在“邊角位”和“側臉位”的歌迷如今可以直面歌手,唱跳型歌手、偶像團體歌手可以通過四面臺全面展現舞蹈實力,燈光、舞美技術也能通過四面臺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頂流歌手演唱會的“原版”往往是四面臺設計,像是香港紅磡體育館作為演唱會“圣地”,數十年來一直堅持四面臺,挪到三面臺后縮減了初始設計,也讓歌迷體驗“縮水”。四面臺演唱會在青島興起,帶給各地歌迷超值的視聽體驗。

    按照以往市場規律,秋冬檔期演唱會項目主要落戶在溫暖的南方。今年,張學友演唱會等在秋冬檔期落地青島,著實讓歌迷驚喜。“全天候看演唱會、全年看演唱會,由此可能形成市場的新格局。當然,這背后也是對消費需求優質供給的積極反饋。”有演出商指出,秋冬季演唱會與文旅結合需要相關行業突破思路,設計符合歌迷口味的文旅玩法,讓“演唱會票房”延伸成為“文旅GDP”。

    目前,立足2024年演唱會市場,成都、太原、??谝呀洺蔀?ldquo;演唱會之城”的強力爭奪者,演唱會與美食、科幻、古跡景點等多重元素相結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在多鏈條、多環節的連鎖反應下,演唱會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如何更好地釋放演藝產業效能已是一道重要課題。良好的市場環境、便利的出行、周到的安排、熱情的服務、特色鮮明的風土人情,這都是增加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籌碼。”一位演唱會業內人士說。

    算好“三本賬”

    演唱會“火”了,但“火”的卻不只演唱會,還有衍生而來的諸多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這些在業內人士的視域里,主要概括為“三本賬”。

    一是從流量到產業的“經濟賬”:演唱會能夠拉動直接經濟消費(演唱會門票、現場設備租賃等),專家預測,未來兩年國內“演出經濟”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除了餐飲住宿、交通出行等,音響燈光的租借、激光設備的生產等相關行業都在期待站上演藝經濟的新風口。

    二是從觀演到觀城的“品牌賬”:演唱會是吸引客群跨城流動的重要“磁場”。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活動,演唱會通過強大的“磁吸力”吸引了大量觀眾跨城流動,這種集中性觀演又帶動了熒光棒、手環、手牌、彩色臉貼和文化衫等應援品銷量猛增,構建了出行、住宿、餐飲等一幕幕新的消費場景。

    正如演出商所言,一場大型演唱會表面看只有票務收入,實際卻與舉辦地的餐飲服務、交通住宿、觀光旅游等諸多產業緊密相連。它不僅豐富了觀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也為舉辦城市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當前,跨城觀演日漸風靡。有調研報告顯示,跨城觀演比例達60%以上??梢?,“跟著演唱會去旅行”正在成為新潮流,而那種利用周末或小長假看演出并順帶“解鎖”旅行副本的模式,被稱為“演唱會特種兵”。在中秋節假期,有歌迷就表示:“到青島看劉若英演唱會,同時會在青島打卡‘寶藏景點’。”

    三是從招引到護航的“誠意賬”:一場演唱會要擁抱“行走的GDP”,離不開當地相關部門的精心策劃、籌備與支持,而對歌迷而言,感受到的就是城市的“誠意”。

    今年5月初,嗨Me·青春音樂節在即墨舉行,天公并不作美。然而,即墨卻在網上收獲這樣的聲音:“淋雨后的那一碗姜湯,暖胃更暖心”“下雨時,現場發放免費雨衣,還有暖寶寶”……

    顯而易見,辦演唱會要算“經濟賬”,更要打好“感情牌”,以真心呵護樂迷真情,才能實現“曲終人不散”。

    “演唱會需要通過優質體驗、硬核服務和人性化管理,讓‘頭回客’變‘回頭客’。”有專家指出,秋冬季并非是青島旅游的旺季,可以考慮結合演唱會“量身定做”一些特色文旅活動,比如“嫁接”景區、街區等,做好接駁路線推介、演唱會衍生場景設置、寵粉福利引流等服務,讓“人從眾”的景象演變為一個個具體的經濟增長值。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9/25 07:15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