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慶檔電影票房突破20億元
國慶假期最后一天,國慶檔電影票房壓線突破20億元,陳凱歌導演《志愿軍:存亡之戰》成為票房冠軍,延續了“新主流電影”在國慶檔的優勢地位。20億元的檔期票房也跟之前業界的預期基本吻合:電影行業仍然在爬坡攀升過程中,檔期票房成績與去年國慶檔27.34億元票房有一定落差,而距離2019年國慶檔43.84億元票房紀錄有著較大差距。
在暑期檔與賀歲檔之間,國慶檔處在一個獨特的位置。頭部電影往往在國慶檔取得上佳票房,甚至超出映前預期:2021年國慶檔上映的《長津湖》(總票房57.75億元)、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總票房31.7億元)創下了迄今難以突破的佳績,也引領了“新主流電影”的興起。尤其近年來喜劇片成為賀歲檔、春節檔的寵兒,而《志愿軍:存亡之戰》這樣主打愛國主義情懷的作品選擇國慶檔,一方面是對電影質量有信心,同時也把觀影的熱度向后續檔期延伸。
電影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在今年國慶檔體現為電影風格的空前多元,史詩片、喜劇片、舞劇、奇幻等各種類型讓觀眾應接不暇。同時,影迷人群結構正在發生劇變,一些“大卡司”陣容電影并未取得相應的票房成績,對電影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也到了重新估算的當口。在影院觀影人次降至單場場均7.4人的當下,培育影迷固定觀影習慣、拓展影迷群體已經成為電影行業關注的焦點。電影創作如何堅持多元化、電影院線要不要推出月卡乃至年卡制度,類似的問題引發了業界的持續探討。
中等體量,市場主流
10月1日,國慶檔首日票房出現小高峰,單日4.94億元的成績成為春節檔之后最高單日票房,各大院線迎來了久違的人潮,《749局》讓國產科幻片再次成為話題熱點。隨著檔期進行,《志愿軍:存亡之戰》的話題熱度攀升,而《出入平安》的撤檔又一次驗證了檔期的殘酷性。三位老戲骨在國慶檔的“正面碰撞”頗有看點:劉德華《危機航線》屬于災難動作片,劫機題材在國內電影里頗為少見,劉德華再次尋求突破,風格鮮明;成龍《熊貓計劃》回歸功夫喜劇,“功夫+熊貓”兼顧合家歡影迷的口味,成龍的諧趣打斗也讓老影迷眼前一亮;葛優《爆款好人》延續了寧浩喜劇的路線,北京好人“張北京”這位離異出租車大叔回歸了“北京爺們”的角色路線。熱心腸加上一點點狡黠,張北京的故事從《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延續至《爆款好人》,終于有了獨立成篇的故事。
正如票房軟件的預判,國慶檔電影唯有領頭羊《志愿軍:存亡之戰》突破了8億元,而《749局》《浴火之路》《熊貓計劃》《危機航線》4部電影票房都在1億至4億元之間,腰部電影已經成為院線電影的主流?!侗詈萌恕菲狈扛遣坏?000萬元,寧浩、葛優這對喜劇搭檔并未得到新生代影迷的認同。
從2015年至今,影院單廳平均觀影人數已經從22.2人下降至今年的7.4人,而影院數量已經增長到1.25萬家,對影迷群體進一步分流。如何吸引影迷在國慶假期走進影院?從今年片單來看,片方將多元化推到了新高度,8部主流電影類型各不相同,照顧到了影迷的多種口味。隨著電影市場觀眾結構的變化,年輕導演已經形成了各自的藝術定位。五百導演之前憑借《掃黑風暴》備受關注,他的電影風格凌厲,手法鮮明?!对』鹬贰分v述三位丟了孩子的父母聯手尋子復仇的故事,在蠻荒之地與一眾人販子上演兇險反殺的好戲。自《九層妖塔》之后,陸川已經成為國內少有的奇幻類電影題材導演?!?49局》被看作中國版的《異形》,王俊凱飾演少年馬山走進神秘的749局,加入了跟神秘生物對戰的行列?!?49局》與《流浪地球》第一部同期拍攝,考慮到當時的特效水平,該片對神秘生物的特效呈現已經屬于高水準。該片自預售階段就占據票房榜榜首,說明影迷對于幻想類電影仍然有著強烈的需求。
直面現實,聚攏影迷
在國慶檔之前,國產電影相繼傳來好消息: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競爭第97屆奧斯卡獎“最佳國際影片”;而另一部女性主題電影《出走的決心》票房破億,創下女主角詠梅的票房紀錄。自暑期檔之后,歷史題材、現實題材電影相繼成為電影市場的新熱點,人們發現文藝片也開始有亮眼的票房表現,像是關注流浪兒童的《野孩子》票房突破2.7億元,已經成為暑期檔之后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新片之一,也讓業界注意到:細分領域的影迷對電影票房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
從關注教育問題的《抓娃娃》到關注快遞員生活的《逆行人生》,現實視角電影正在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冻鲎叩臎Q心》上映后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中年女性尋找個人價值”的討論,從話題度到票房實現了雙贏,詠梅也憑借該片在九月份的西安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女主角大獎。這些電影真正回歸電影藝術的本質,相較于靠情緒挑動、話題營銷來賺取票房的電影,直面現實的電影更有生命力。舞劇《只此青綠》在國慶檔亮相大銀幕,同名紀錄電影當即贏得觀眾滿堂彩。對于接下來的賀歲檔、春節檔來說,除繼續重視喜劇片之外,現實題材、藝術電影已經顯示出不可忽視的勢頭。
8月,在長春電影節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指出,中國電影面臨供給不足、優質內容稀缺、代表電影工業科技水平的大制作缺乏等問題,業內也缺乏擁有完整產業鏈、專業分工細致、發行網絡健全、雄厚資金支持的電影企業,觀影人次下降、年輕觀眾疏遠影院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變。
針對這些問題,近期電影市場出現了眾多新現象:以周星馳喜劇、“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為代表的一批老片重新上映,把固定影迷群體召喚回影院;開放多元的觀影環境也正在形成,徐浩峰“硬派武俠”電影《門前寶地》順利與影迷見面;繼《異形:奪命艦》在暑期檔獲得7億元票房之后,好萊塢大片《毒液3:最后一舞》《小丑2:雙重妄想》等即將引入影院,引發年輕影迷熱切期待。
對于電影行業來說,影迷分流、年輕觀眾重建觀影習慣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在單日票房3000萬元的時代,國慶檔影片平均票價仍然高達40.1元。如何吸引影迷快速回到影院?有影評人指出,歐洲電影月卡制度值得借鑒。像是法國影迷花20歐元左右辦理觀影月卡,可以不限場次看一個月的電影,價格基本與國內視頻巨頭的年費持平。影院想要從視頻平臺爭奪年輕觀影群體,勢必要在“觀影性價比”上下大力氣:如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如何能讓年輕人花費整個下午坐在影院里呢?
青島出品,類型創新
2022年國慶檔,青島取景拍攝的《萬里歸途》占據了70%的觀影場次,15.93億元票房讓該片成為年度國慶檔票房冠軍。今年國慶檔,彭順執導,劉德華、張子楓、屈楚蕭主演的《危機航線》成為焦點電影之一。片中,劉德華飾演國際安保專家高皓軍,他在面臨劫機匪徒時“一打十二”,貢獻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打戲。片中A380豪華客機一比一搭建,部分重點道具留在青島,預計將成為影迷打卡的亮點。
《危機航線》也是劉德華“青島三部曲”的終章,前兩部《流浪地球2》《莫斯科行動》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反響。不缺席每個重量級檔期,使得“青島出品”成為電影界關注的重點。面對當下電影市場的新局面,“青島出品”帶給國產電影新的思路:讓觀眾接受一部新電影需要大量的宣發工作,因而,工業化大制作往往以系列出現,降低觀眾的接受門檻。類似漫威系列已然成為國際電影市場的主流,而《流浪地球》系列、《封神》系列也成為帶有青島符號的重要IP。隨著《刺殺小說家2》《流浪地球3》相繼“回歸”青島東方影都,也讓業界對青島電影工業化發展更添信心。
另一方面,文藝片、現實題材也是“青島出品”不應忽視的方向。青島融源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旭思洛影視(青島)出品的“挑山工題材”電影《我的爺爺》近期相繼上映,為“青島出品”增添了新的類型。
國慶檔之后,各大出品方即將進入全年最重要的春節檔預熱階段。博納影業的《蛟龍行動》大部分內容在青島取景拍攝,也是今年春節檔最受關注的大片之一?!吨驹杠姡捍嫱鲋畱稹返某晒φf明,新主流大片仍然有著極強的號召力,關鍵是要做出電影的質感,滿足新生代影迷的口味。除了《蛟龍行動》外,《封神2》也是春節檔的重點關注影片之一,“青島出品”有望在年末掀起一波高潮。
微短劇在2024年大行其道,業界開始關注這一看似粗糙的品類為什么能贏得大批觀眾。微短劇對于當下熱點話題“迎難而上”,持續為觀眾提供“爽感”,接地氣的題材、素人級別的表演俘獲了一批“影視快消品”觀眾。相較于微短劇產品,品質電影擺脫了“大數據推送”的審美繭房,讓影迷在影院里感受到儀式感,在觀影過程中得到提升。
突破已有的審美藩籬,實現電影題材和傳播力的雙重“破圈”,這也是“青島出品”在國慶檔之后的努力方向。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