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創新類型探索 《出入平安》專家座談會召開
電影《出入平安》專家座談會日前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電影基金會鐘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等聯合主辦。
電影《出入平安》由肖央、阿云嘎、古力娜扎、黃小蕾等主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死刑犯鄭立棍在押運途中突遇地震,在天災面前經歷艱難抉擇,以鄭立棍為代表的囚犯和以尉遲曉為代表的警察合力解救災民的故事,展現了極端背景下復雜的人性沖突。影片是導演劉江江繼《人生大事》之后執導的第二部影片。
研討中,與會專家對影片創新的類型探索、群像塑造、人文關懷等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針對影片后續的宣傳發行工作,也從多角度給予了建議和支持。
劉江江當日談及創作歷程表示,自己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破題,最終決定用“公路片的類型機構”和“反差式的戲劇前提”,來創作“一個另類或者有突破性的災難電影”,警察和一群囚犯組成的救援隊,出入一個個災難現場,在至暗時刻展現了他們人性中的高光。同時,影片移植了眾多民間文化元素,以展現“中國人面臨困境和死亡時的消解苦難方式和價值觀念”。“影片肯定是有遺憾的,不是完美的作品,作為一名導演,最重要的是在逆境中尋找希望,把阻力轉化為動力,我覺得我們在爬坡中,在成長中”,劉江江最后總結道。
飾演片中女主角木春桃的演員古力娜扎表示,自己被角色堅韌不拔、熱烈又充滿生命力、不向命運妥協的精神所打動,“遇上這樣的故事,成為木春桃是我的幸運”。
同樣被角色所打動的還有飾演醫護工作者白素娥的黃小蕾,“她是一個逆商很高的人,在逆境中的抗壓能力恰好是人性中最冷靜、獨立、溫暖的部分”。
湖北長江集團創投中心總經理胡博作為出品方代表表示,影片最打動自己的是那段真實的時代背景,“這是一段鮮有人知道的歷史”,影片沒有側重去描寫宏大的災難場景,也不只是琢磨救援團身上的英雄主義,更沒有流俗于消費苦難、販賣苦難,而是始終運用克制的鏡頭呈現人物身上最鮮活的一面。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影片在制作層面和劇作層面完成度都很高,寫出了災難下人性的閃光和人間的大愛。作為一部災難片,影片體現了較強的戲劇張力,主角之間的貓鼠關系富有新意,喜劇式的處理化解了災難的沉重,尤其是生死離別的隱喻表達,也讓影片內涵更為豐富。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榮譽會長章柏青稱,“這是非常有勇氣的影片,既是一部災難片,也是一部藝術片,不同于以往對災難本身的描述,更多關注了歷史,將人性放置在更為廣泛的討論范疇中去塑造,在平靜之中催人淚下”,“不回避地震的慘烈,也并不讓人恐慌,也是現實主義影片的一種魅力”。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原副局長喇培康表示,《出入平安》作為災難片的背后是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大愛的崇高禮贊。片中四個強烈的對比——警察犯人正反人物的設計、震前震后的兩個婚禮、兩個死刑犯的善惡對撞、生與死之間的新生延續,是具有文學性的畫龍點睛之筆。
《出入平安》此前于9月30日上映,于10月3日官宣撤檔。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產業評論專委會副會長、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當日總結稱,“對于《出入平安》這樣有深度、有質感、有力度的影片來說,后面的路還有很長,要重新確定目標受眾,精準尋找觀眾的共情點”。(完)(記者 高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