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丑2》即將內地上映,但全球票房、口碑遭遇滑鐵盧
《小丑2: 雙重妄想》(以下簡稱《小丑2》)即將于10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這是該系列首次在內地上映。但是從各項數據來看,其在票房和口碑上已經遭遇了嚴重的滑鐵盧,澆滅了內地觀眾的熱情期待。
《小丑2》全球票房暴跌可謂是有目共睹。第一部《小丑》在2019年以5500萬美元的制作成本,斬獲全球 10.7 億美元票房,成為當年非迪士尼發行或制作的票房最高電影,也是影史票房最高的限制級影片。《小丑》不僅贏得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還獲得了11項奧斯卡獎提名并斬獲兩座小金人,成為奧斯卡獎歷史上獲提名最多的改編自漫畫的電影。
然而,《小丑2》的制作成本暴漲到1.9億美元,加上宣傳發行費用總開支恐高達3億美元。據計算,4.5億美元的總票房才能讓該片收回成本。但影片10月4日在北美地區上映后,首周末票房收3767.8萬美元,不及前作《小丑》所創下的9620萬美元的首周末票房,甚至不及《小丑》首周五的3935萬美元票房。影片北美第二周末票房粗報710萬美元,較首周末的3768萬美元暴跌81%,創下漫畫超英IP電影的北美首次周末跌幅新高。以這樣的票房成績,要想收回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人不禁對《小丑2》的票房表現感到失望。
《小丑2》的觀眾口碑也是慘不忍睹。北美最重要的觀眾評分網站CinemaScore 給《小丑2》打出了D級別的評分,這一成績在漫改超級電影中堪稱最差。爛番茄新鮮度也僅有 33%,觀眾爆米花指數降至 37%,觀眾口碑比媒體口碑還差。前作《小丑》的爛番茄新鮮度 68%,爆米花指數89%,兩者對比差距明顯。
專業影評人對《小丑2》也是一面倒的差評。不少影評人認為電影故事單薄、氣氛沉悶、節奏緩慢。有評論指出,“不光是第二部插入大量歌曲的做法,讓不少喜歡第一部的觀眾覺得無法適應;而且在故事節奏上也明顯要比第一部更加緩慢,再加上片長達到兩個半小時,難怪有大量評論抱怨該片‘讓人看了昏昏欲睡’。”
還有影評人表示,“《小丑2》在大部分時間只是在原地跳踢踏舞,一系列音樂片段的串聯方式讓人失望,或者違和感過強,讓人難以提起精神…… 這些片段和角色間的關系太模糊,根本無法表達任何東西。”“電影在不同類型間徘徊,一會歌舞片,一會監獄風云,更多時間是沉悶的法庭戲。” “一部令人吃驚的無聊之作,毫無意義的拼湊,而且似乎看不起它的觀眾。” 這些負面評價體現了影評人對《小丑2》的失望之情。
《小丑 2》中加入大量歌舞元素,這一風格轉變讓眾多喜愛第一部的觀眾感到極度不適。第一部《小丑》以其現實主義的敘事方法和對主角復雜心理的深刻刻畫,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充滿黑暗與壓抑的故事。而在續集中,突如其來的歌舞場景打破了這種氛圍,讓觀眾仿佛從一部犯罪驚悚片瞬間穿越到了音樂劇現場。觀眾在期待中渴望看到的是小丑這個角色的進一步深度挖掘和更加緊張刺激的劇情發展,然而大量歌舞的插入卻讓故事變得支離破碎,讓觀眾感到迷惑和失望。
第一部《小丑》的巨大成功無疑拉高了觀眾對于《小丑2》的期待值。2019 年的《小丑》以其獨特的視角、精彩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題,在全球范圍內狂攬10.7億美元票房,并獲得了眾多獎項的肯定。觀眾們自然而然地期待續集能夠延續第一部的輝煌,甚至超越前作。然而,當他們走進電影院,看到的卻是一部與預期相差甚遠的作品。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這種心理落差使得觀眾對《小丑2》的評價大打折扣,口碑也隨之崩塌。
《小丑 2》未得到DC標識的支持,這也是導致影片票房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一個依靠品牌效應的超級英雄電影來說,DC的背書意味著更多的觀眾基礎和更高的關注度。第一部《小丑》雖然故事基本屬于原創,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借助了“DC宇宙”的影響力。而在續集中,缺乏DC標識的支持,使得觀眾對影片的期待與實際內容產生了巨大落差。觀眾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失去了與DC的聯系,不再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個超級英雄世界的一部分。
導演托德?菲利普斯在《小丑2》中“絕對自主權”的創作模式受到了廣泛質疑。在華納的庇護下,菲利普斯全權負責影片的創作,這使得他在創作過程中可能過于自由,缺乏必要的約束和監督。據傳,在拍攝過程中,菲利普斯經常一時興起就把劇本甩到一邊,憑瞬間念頭重寫整個場景。這種創作方式雖然可能體現了導演的個人藝術追求,但卻可能導致影片的故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但著名導演科波拉發文力挺托德?菲利普斯:“自從精彩的《宿醉》之后,他(托德•菲利普斯)總是走在觀眾前面,從不按他們的期望行事。祝賀《小丑2》!”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來源:齊魯壹點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