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娛壓軸戲,愈發精彩!
愈近收官,2024年愈發精彩。
10月15日,張學友“60+世界巡回演唱會”開票。歌迷黃女士搶到了一張千余元的門票,將如愿伴著張學友的情歌走進冬日——作為灼熱的青島2024年演唱會市場的收官之作,張學友將在青島市民健身中心體育館連開三場。以鄧紫棋開場,以歌神壓軸,2024年的青島演唱會市場堪稱圓滿。
一年的收官階段尤其驗證城市文化市場的成熟度、多元性和承載能力。2024年的青島收官季,壓軸之作頻頻上演:張惠妹青島國信體育場演唱會、原版引進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本土原創話劇首演大戲《門第》、年度電影期待之作《蛟龍行動》……分析來看,張惠妹、張學友等頂流歌手演唱會以及汽水星球音樂節等大型項目落地,驗證了城市演出市場的底蘊;音樂劇項目一直是青島觀眾與跨城觀演觀眾合力支撐,《安娜·卡列尼娜》的營銷通過城市聯動的方式來吸引觀眾,已經是國際大型音樂劇的常見操作;青島不僅是文娛項目的“消費地”,也是“原產地”,改編自著名小說家連諫代表作《門第》的同名話劇即將上演;青島作為“電影之都”也在持續產出電影力作,《封神第二部》《蛟龍行動》有望成為年底電影市場的重頭戲,《歡迎來龍餐館》《刺殺小說家2》等儲備項目也進展順利。
收官階段不僅是年度演出的壓軸,也為明年揭示發展趨勢:演出公司持續加碼青島演唱會項目,海外音樂劇、海外藝人的合作相繼落地,影視儲備項目不斷推進,青島文化產業一邊補齊短板一邊鞏固優勢,同時孕育新的變局契機。就演藝、影視文化來說,青島的“奇點時刻”正在到來。
壓軸演唱會:張學友值得票價
早在青島站官宣之前,青島演出商胡先生已經先期赴南京見證了張學友“60+演唱會”。他浸淫音樂演出、制作領域多年,仍然被這場演唱會的水準震撼到了。“不管是唱功、舞美還是樂手狀態乃至歌手形象設計都堪稱完美。張學友現場帶著交響樂團,三角鋼琴和電聲樂隊都是標配。舞臺設計了三層、十二宮格,每個宮格都可以前后左右單獨移動……”原本是樂手的胡先生對張學友的唱功又多了一層佩服,“現場的張學友可謂是‘行走的CD’,不僅唱功完美,又唱又跳的狀態根本不像是他那個歲數的人。總之一句話,門票就是超值。”
在青島市民健身中心體育館一口氣連開三場演唱會,張學友重新為青島演唱會市場樹立了標桿。業內人士分析,張惠妹、張學友在收官季連續開演唱會,引發了青島演出業內的強烈關注,對于市場有著多重含義。頂級歌手的原版舞臺落地青島,主辦方能同時保證視覺效果、舞美設計和觀賞距離等多個設計需求同時實現票房預期,而且同期運作三場演唱會,體現了現代演出市場語境下的專業運營水準。此外,優質演唱會的落地淘汰了“落后產能”,相較于口碑不佳的拼盤式演唱會,頂級演唱會項目為優質項目落地起了帶頭作用。
按照估算,頂級歌手演唱會項目投入已經接近兩千萬級,在今年已有接近40場演唱會落地的前提下,想要實現盈利,演唱會推廣勢必要放射到周邊城市,實現從演唱會到文旅消費的引流。島城演出市場在收官季仍然能支撐連續四場千萬元票房規模演唱會的圓滿落地,證明了市場的厚度,也增加了頂級演唱會項目的落地保障。
張惠妹、張學友兩大演唱會項目落地,意味著青島與頭部演出公司的聯結更加緊密。今年以來,包括替恩替、星華、有朋等著名演出品牌持續將重量級歌手引入島城,制造了一次次“秒罄”盛況。據了解,演出商近期一直嘗試將周杰倫、伍佰等頂級歌手演唱會引入青島,這些優勢項目落地的節奏、場次和推廣手法都對城市提出全新考驗。
在演唱會市場火熱的同時,業內也在持續關注市場的新動向。去年,有演出商建議:在演出高度同質化的當下,青島應該著力開發海外藝人演唱會項目,引入像是泰國歌手Billkin馬群耀這樣在年輕歌迷中有廣泛號召力的音樂人。10月,《浪姐4》舞臺上大放異彩的美依禮芽在青島舉行個人演唱會,驗證了市場的判斷。今年,音樂節項目出現斷崖式下滑,打造概念清晰、主題時尚、陣容整齊的人氣音樂節也是城市演出文化的一大表征。放眼2025,青島如何拓展演唱會項目的國際視野,打造具有鮮明文化符號的城市音樂節,需要更多有情懷的演出商投入其中。
壓軸音樂?。?ldquo;嘗鮮”俄羅斯音樂劇
作為海外原版音樂劇的壓軸之作,《安娜·卡列尼娜》讓島城觀眾首次感受到了俄羅斯音樂劇獨特的風格。開場就是久負盛譽的火車場景,列車長在充滿蒸汽朋克風格的紅色迷霧中走來,高唱著關于愛情、宿命和無常的歌曲,滿懷激情地呈現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哲思,全面體現了俄羅斯式的音樂質感。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表示,《安娜·卡列尼娜》具有強烈的“法國味兒”。“俄羅斯藝術家將法國音樂劇里的那種‘燃’體現得更加火爆、更加濃烈,沖擊力也更強。舞臺視覺同樣如此,影像和裝置的使用都是那種濃重色調。”陶辛認為,“《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是經典,但要在有限的舞臺時空中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務心理轉換(一見鐘情—私奔—臥軌),就得充分依靠音樂的推動力來完成。劇中加入了歌劇演員的美聲花腔唱段,也是為了詮釋‘愛情如死亡般堅強’的主題。解讀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間離和抽離,但情感與現實的糾結和困境還是無法解脫。這部戲值得沉浸和咀嚼。”
回顧今年海外原版音樂劇的引進,充滿了機遇、驚喜和意外。1月,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續作:真愛永恒》連演11場,“魅影”飾演者盧克·麥考爾也是有史以來同時扮演“魅影”和“冉阿讓”兩大男主角的最年輕演員。5月底,法語原版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在青島大劇院連演5場,青島觀眾趕上了男主角米開朗琪羅·勒孔特嗓音狀態最佳的階段。7月,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在青島大劇院連演4場,飾演洛克茜·哈特的莎拉·索塔特也是該劇紐約版主演,為粉絲帶來了純正百老匯風格音樂劇。如今又逢《安娜·卡列尼娜》上演,短短一年間,青島聚齊了英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四款不同風格的音樂劇力作。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今年青島舞臺上文學改編作品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一日三秋》組成的“劉震云舞臺劇三部曲”到音樂劇《人間失格》《安娜·卡列尼娜》,優質的文本成為戲劇佳作的基礎。11月16日、17日,2024青島大劇院藝術節將上演壓軸之作話劇《門第》,原著小說是作家連諫市民風情小說的代表作,而該劇也是青島大劇院的首部原創話劇。
戲劇是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與現代人的審美傾向融合后產生的舞臺表達形式,海外音樂劇與文學改編劇持續上演,營造了“一浪接一浪”的藝術沖擊。
壓軸電影:大片生產力
在重量級的電影檔期,“青島出品”不容缺席。即將到來的年度壓軸檔期,從青島走出的《封神第二部》《蛟龍行動》都是備受關注的重點大片。
《封神》系列開創了中國神話史詩電影新紀元,第二部的故事特效更加成熟,西岐與殷商的較量也將全面展開:太師聞仲率領的魔家四將、鄧嬋玉等一眾傳奇角色悉數登場,與姬發、姜子牙等人展開一場關于天命與朝代更迭的激戰?!厄札埿袆印穼а萘殖t之前憑借《紅海行動》突破了大片天花板。而《蛟龍行動》是林超賢執導過的最費心血、投資最大的電影。與前作相比,《蛟龍行動》場景、特效、演員陣容以及戰爭場面更為壯觀,帶給影迷強烈的視覺沖擊和體驗震撼。
從暑期檔、國慶檔到賀歲檔、春節檔,今年從青島走出的大制作頻頻成為檔期的主力,“大片生產力”也是衡量國產電影產業發展態勢的重要指標。之前在東方影都拍攝的文牧野導演新作《歡迎來龍餐館》業已殺青,路陽導演的《刺殺小說家2》正在拍攝中。有消息稱,《流浪地球3》將重返東方影都拍攝,加上賈玲新片《轉念花開》,東方影都大片拍攝“全員加速”,產能全面開啟也為中國電影提供了具有檔期支撐能力的重要作品。
2024年電影產業面臨全新態勢,一方面是全新年齡結構的影迷崛起,構成了新的觀影風尚和影迷圈層,對于電影提出從價值觀、美學到視覺呈現等全方位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新技術的誕生、成熟,對拍攝軟硬件、AI平臺、跨國拍攝環境都提出新的適配要求。青島已然成為國產電影工業化的重要基地。如何對電影產業實現文化賦能、政策賦能、技術賦能,是電影產業對影視基地提出的新要求。
從文化角度來看,近年來,電影生產與影迷的文化需求不斷貼近:戰爭史詩、科幻/奇幻、國風動漫、新主流大片紛紛在青島落地,說明影迷已經脫離了對視覺奇觀的追求,轉而追捧那些有著深度文化內涵的作品;從政策角度來看,青島持續推出對電影項目的全流程扶持政策,而后續如何開發具有青島“基因”、原創IP、出品資質的電影大制作,還需要扶持政策與頭部電影團隊、主流電影人深度匹配;從技術角度來看,AIGC的飛速成熟讓影棚的運轉周期、置景工業等產生了深刻變化,主流導演也在探索新技術對電影拍攝成本的影響。從虛擬拍攝、動捕棚到AIGC平臺,一步領先的影視基地還要爭取“步步領先”。
近期,以日本導演周防正行為代表的國際電影人相繼造訪青島,與國際電影項目深度對接,引入上合國家電影項目,這是一條發展影視產業基地的新路徑。青島電影為2024年壓軸,也為2025年及電影產業的未來尋路。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