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90部微短劇從這里出發 青島藏馬山以影視拍攝帶動文旅業態勃興

    原標題:微短劇加持,藏馬山“藏”不住了

    “白了,白了,地面全白了。”12月8日,伴隨著工作人員興奮的呼喊,藏馬山滑雪場開始造雪。這也是藏馬山2024年度的最后一變:從4月掛牌成立“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到沉浸式演藝唐風小鎮“邑興坊”9月亮相,再到開拓低空經濟的藏馬山航空飛行營地落成,滑雪場為一年來的藏馬山“豹變”歷程收官。

    2024年1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微短劇”點燃了文旅大課題。此前,藏馬山作為外景地備受影視劇組青睞,包括4.6萬平方米歐美風情街區、《封神三部曲》西岐城、西伯侯大殿等豐富的場景資源;隨著4月“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掛牌成立,藏馬山景區以微短劇為切口,盤活文旅業態,賦能片區發展,導入西海岸優質的文旅資源,將“投入小、見效快”的微短劇業態與“投入大、周期長”的片區文旅發展結合,打造影視IP與文旅業態之間融合促進的創新機制。

    2024年,對于影視產業來說意義非凡,尤其是微短劇受眾超過5.76億,微短劇市場以500億元的規模有望超過電影票房市場。作為微短劇創作核心區,藏馬山的興起為青島影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補鏈、強鏈作用。4月至今,藏馬山“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接待勘景劇組200余個,開機拍攝90部微短劇,已上線30部,涵蓋出海劇、訂制劇、紅色劇、都市劇等多種題材,對藏馬山及周邊區域餐飲、住宿、消費等多業態有著顯著的帶動,對青島影視產業的群演隊伍、服化道團隊、影視投資、產業資源以及創作模式等產生深刻影響,為青島影視文化與文旅產業的結合發展提供助力。

    從外景地變成文旅目的地,藏馬山演繹的“變形記”亦是青島影視產業在新環境下的主動適應、應時而變。

    站上微短劇“風口”,扶搖直上

    4月,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創中國、海看網絡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青島藏馬山)項目。由此,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正式躋身國內微短劇產業鏈,成為微短劇內容風口的重要參與者?;刎撠熑诵煺耠p介紹:“我們三方合作分工明確,海看網絡科技主要是投流、審核、編劇,充分發揮后期剪輯、分發等優勢;西海岸新區承擔了政策落實,包括上下游企業的落地、公司注冊和政府服務的支持;藏馬山基地主要負責場景 地接、服化道和劇組一站式服務,為吃、住、行等提供便利條件。”

    數據顯示,自4月28日正式運營以來,基地已經拍攝90部微短劇。“其中,女性主題微短劇《大過節的》的抖音播放數據突破3億,微短劇《惡女的品格》上線2天播放量突破2000萬,愛國主義題材微短劇《強國少年之軍魂不滅》單集播放量突破3000萬,可以說,在各個類型上都有了突破之作、話題之作。”徐振雙說。

    作為第一批試水藏馬山的影視制作人,他們的“體感”如何?制作人藍法凱在電影、電視劇和微短劇方面有著深厚的經驗,10月,他的團隊走進藏馬山,完成了一部微短劇的拍攝。“藏馬山基地的優勢可以總結為服務好、費用低。服務體現在優質場景和專業協拍服務,基地里的教堂、酒店、宴會廳、民宿樣板間都是免費場景,只收取簡單的水電費。另外,演員的吃住也放在基地里,其他的比如別墅、醫院等合作場景,收費也不是很貴。”藍法凱看來,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與藏馬山的文旅結合有著突出優勢,“微短劇是文旅推廣的重要手段,當下短劇分為小程序短劇、品牌短劇、出海短劇和訂制短劇四個大類,結合藏馬山的文旅項目優勢拍攝訂制劇,非常適合當地的文旅推廣。”

    從經營層面來看,藏馬山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的成立應該站在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的高度來理解。在行業內,北方微短劇基地的落地、運營是對青島影視基地現有影視配套資源的整合,也是對全域化微短劇資源的整合。比如,西安已經建立古裝微短劇的優勢,而青島在海外劇方面的優勢也在逐步確立?;毓ぷ魅藛T介紹:“星光島建立了出海劇的外景,包括別墅、游艇會等比較高端的場景,別墅內部包含20余個豪華房間,提供辦公、娛樂等現代室內拍攝場景,與藏馬山已有的外景搭配,非常適合出海劇的拍攝。藏馬山基地內設置4.6萬平方米歐美風情街區以及海邊豪華別墅、歐式莊園等場景,能夠1:1還原歐美建筑風格,有效降低出海微短劇拍攝成本。”

    目前,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已接拍11部出海微短劇。“我們將海外劇演員配套做了資源整合,同時,一些海外留學生帶回了好萊塢體系。他們深入了解海外劇集的文化看點,在制作流程管理方面結合了好萊塢和國內行業經驗的雙重優勢,作品很受歡迎。”徐振雙介紹,青島影視人與多個海外拍攝平臺達成長期合作,開拓版權基礎較好的海外微短劇市場,為制作方提供拍攝條件和創作空間,“在已有的影視劇拍攝之外,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彌補了青島在短劇、中劇及微短劇等腰部內容領域的空白。”

    布局全方位保障,迎來“破局”

    在北方微短劇影視中心落成之前,藏馬山外景地主要拍攝了《封神三部曲》《天星術》等影視項目,以外景為主,內景比較少。當下的藏馬山旅游區已經建設了籃球場、游泳館、婚禮禮堂、大宴會廳以及超市、書店等配套,試圖結合民宿行業向文旅方向發力。

    適逢2024年微短劇“起風了”,結合藏馬山場景全、影視基礎深厚等特點,活躍在藏馬山的經營團隊持續盤活場景,投入到微短劇賽道。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特意邀請了抖音平臺團隊,結合微短劇“端原生”的新趨勢對青島相關行業開展輔導培訓,導入行業資源成立青島微短劇行業協會,促進微短劇在西海岸新區的落地生根。

    2024年,制作人劉雨辰在西海岸新區拍攝了12部微短劇,堪稱對微短劇最有熱情的制作人之一。“2024年,微短劇行業在全國范圍內都非?;馃?,包括上游的發行有了大型發行公司入駐,業內戲稱‘微短劇發展到第三個年頭,跑贏了電影的30年’。

    然而,冷靜來看,行業的系統還不夠完整,商業邏輯也一直在變革和動蕩,我們做項目的思考量很大。”在劉雨辰看來,微短劇解決了青島影視行業幾個痛點,“首先是群演。以往,劇組甚至要用大巴從別的基地請群演過來;現在,青島最基礎的群演和特型演員都已經比較完善,密集的微短劇拍攝使得部分群演回流到青島,帶動行業不斷成熟。其次是精品劇的提升。以往,一部微短劇標準為100集;現在,大多微短劇是40集到80集。精品劇的拍攝大約一周左右完成,后期耗時兩周,一部劇從立項到上線控制在一個月以內,頻率和周期非常快。”

    實現如此快的周期,離不開藏馬山基地針對行業特點的設計。徐振雙介紹:“首先,我們建立了包括運營中心、審核中心、編劇中心、成劇中心、劇服中心、演員中心在內的六大中心,為劇組提供全方位拍攝保障。其次,我們的古裝外景優勢較大,適合承接春秋、西周時期的故事,基地的內景也比較新。為了招引劇組,我們釋放了一些政策,比如,自有場景向劇組免費開放三個月。12月31日之后,自有場景將逐步開啟收費,而新建場景、合作場景本來就收費,但收費標準比較低,對劇組的吸引力比較高。”

    群演一直是困擾影視基地的難題。隨著近百部微短劇的持續推出,群眾演員得到了較為穩定的演出機會,加上影視職業教育持續培養新人,藏馬山演員陣容也持續擴大。“藏馬鎮的群演公社跟我們建立了聯系,群演團體可以滿足現有的拍攝需求。我們跟‘海發’成立了演員中心,收錄的資料不止群演,連男一號、女一號資料也在填充中。演員中心小程序已經上線試運營,持續充實演員資料。”徐振雙介紹,藏馬山已經初步形成了對微短劇項目的全鏈條支持,“西海岸新區在影視方面出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政策,吸引微短劇項目持續落地。”

    激活影視IP潛力,“鏈”動文旅

    微短劇行業迅速發展,拍攝成本也在迅速提升。9月的微短劇單集還能做到2萬元成本以內,到了年末微短劇光是演員單日酬勞已經漲到3000元,男女主角也從萬元片酬漲到了3萬元左右。在高強度、高密度的拍攝環境下,如何降低劇組成本、提供最便利的拍攝條件成為影視基地的重要課題。

    青島小螞蟻影業2024年與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合作,推出的微短劇《強國少年之軍魂不滅》口碑和反響俱佳。10月,該系列又完成了續集《覺醒吧少年》的拍攝,計劃明年與觀眾見面。制片人張鑫介紹,《覺醒吧少年》已經不是微短劇,而是一部電影的體量,而且,“強國少年”已經成長為影視IP。在《覺醒吧少年》拍攝期間,來自四川、甘肅的家長帶著孩子到劇組觀摩,甚至在山里參演了七天,體現了對“強國少年”的高度認同。

    兩部“強國少年”系列的現代戲份在藏馬山拍攝,戰爭戲份選在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攝——轉戰兩個影視基地完成一部戲,說明影視基地的協同、優勢互補已然走上正軌。“之前,我們在藏馬山基地只拍幾個鏡頭而已,今年第一次深度合作,感受到了這里優質便利的拍攝條件。”張鑫表示,隨著“強國少年”IP影響力的擴大,出品方計劃推出影視研學等內容。影視IP的積累對于影視基地來說有著鮮活的示范意義,從唐風演藝小鎮、藏馬老街到影棚研學,微短劇IP將為藏馬山文旅帶來新的契機。

    西海岸新區各個片區的互動也是藏馬山“變形”的重要依托。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靠近東方影都,配合西海岸新區的多個特色片場,對藏馬山影視基地產生了協同作用。從道具庫、服裝、化妝到攝影器材,西海岸新區都有著充足的積累。小型片場可以提供年代場景、醫院場景等現場場景,配合影視學院的專業培養,讓藏馬山成為微短劇向精品化發展的沃土。

    制作人劉雨辰將微短劇比作青島影視生態圈的“益生菌”。“青島影視產業面臨的問題不是人才,而是浮動性:從吃住行到拍攝工作量,青島都是夏季貴而其他時節便宜,而且,夏天的拍攝項目多,使得影視生態不均衡,不能穩定地供應劇組。”劉雨辰認為,藏馬山在微短劇領域構建的生態鏈條,有助于調節行業的波段浮動,讓人才、片場和拍攝團隊在淡季、旺季動態調整,促進影視行業的均衡發展。

    展望2025年,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提出兩個階段目標。“2.0階段,基地將著力構建微短劇產業的小閉環,從單一場景支持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隨著??磮F隊落地藏馬山,我們將加大自制劇的拍攝數量,基地平臺上的優秀編劇也會參與到承制工作中,深度參與劇本開發,提供從編劇到拍攝的全流程支持,逐步構建我們自己的產業鏈。”徐振雙認為,在未來3.0階段,基地會將邁向高規格的內容制作領域,組建由微短劇、豎屏劇、橫屏劇最終覆蓋到電影、劇集和網劇等產品體系。

    微短劇不是終極,激活文旅才是目標。2024年,藏馬山片區增加了演藝演出的項目探索,計劃承接音樂會、演唱會,盤活7萬平方米的戶外場地。同時,藏馬山的游樂設施也在升級,推出熱氣球、低空飛行等項目,冬季還可以滑雪、泡溫泉,全民滑雪錦標賽也在積極籌劃中。設想一下,觀眾既可以追看藏馬山出品的微短劇,又可以參加微短劇IP研學,同時還有機會欣賞《封神》西岐城里的實景演出——最懂微短劇的藏馬山,它的文旅雄心終究“藏”不住了。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2/16 07:23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