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影視、音樂等全面發力 青島流亭機場持續吸引年輕流量

    原標題:“活法”,一座機場的應然和實然

    流亭機場,轉場三年,換了“活法”。

    當一個日均8萬客流的空港片區突然中斷或斷流,如何實現流量再度灌注?2023-2024年,流亭機場持續回答質疑,每次“答案”都有所不同。

    在2024年末俯瞰流亭機場,轉場三年后,這里儼然已是青島文化功能最復合、演藝能量最密集、場景業態最集中的一個文化產業片區:

    這里集齊了戶外的演唱會/音樂節功能、電影取景功能、室內Livehouse業態、微短劇影棚業態;影迷不時從科幻大片、微短劇里看到它的場景,而樂迷也在這里留下了歡呼和吶喊。

    近年來,青島影視、演藝產業的升級在流亭機場具體而微地展現:從《流浪地球2》《危機航線》到《歡迎來龍餐館》,青島電影工業鏈條在這里得到補齊,40余部爆款微短劇在這里完成拍攝;從艾可什機場音樂節、大蘑菇音樂節到汽水星球音樂節,這里成為音樂節首演的“首站之選”;從《十天之后回到現實》到《閃光的夏天》到2024年央視重陽晚會,這里成為綜藝的熱門錄制地點……

    一個復合的文化片區,它的多元價值認同需要周邊長期磨合和共營,而文化片區的“活法”亦即它在文化產業生態位的站位。在1.0階段,片區持續尋找有流量的內容,構建音樂節、時裝周、動漫秀等組成的系列活動,實現層級流量的聚集;在2.0狀態,片區形成復合的多業態的集合,嵌合了室內影棚、Livehouse演藝、戶外演唱會和停機坪音樂節,一步步分割空間、確立用途,由觀演場地升級為策劃原創活動的空間運營商;在3.0狀態,一個文化符號鮮明的復合街區已然成型,像是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山西“又見平遙”街區,或是結合駐演直播業態的沉浸式文旅,文化片區完成它的長期業態躍遷。顯然,流亭機場距離真正的片區成熟尚有一段距離。

    當我們談論機場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2023年5月,“艾可什機場音樂節”一著妙手,揭開了一座老機場的“變形記”。轉場以來,流亭機場濃縮了城陽乃至青島的文娛、文旅產業的升級歷程,一次次帶來驚喜之余也帶來思考:城市怎樣呵護、助力,促進文化業態的持續發展——畢竟每一款時尚人群鐘愛且離不開的生活,每一個年輕群體告別又頻繁歸來的地方,都是下一個“流亭機場”。

    一座機場的流量和增量

    由停機坪而音樂節/演唱會,流亭機場為“機場變形”走出了新路;由戶外演唱會到室內Livehouse,則是“變形記”的新動作。

    今年5月開始,坐落于原流亭機場T1航站樓內的艾可什“未來音場”Livehouse一口氣推出了多場演出,類型涵蓋流行、說唱、民謠和國風音樂;以卓沅、蹦飛艇組合為代表的新生代音樂人相繼登臺,話題熱度一路高企。“未來音場”負責人介紹:未來音場包括最大容量2000人的A館和最大容量5000人的B館以及一個商業區。在萬人級別體育場演唱會和千人以下livehouse演唱會之間,新生代歌手已經可以駕馭3000-5000人場次的演出。未來音場發掘了這一市場空間,A館、B館滿足了細分市場的演出需求。盡管今年暑期有10余場大型演唱會,“未來音場”的演出仍然人氣爆棚,說明年輕歌迷市場仍然有較大空間可以開拓。

    在大型演藝活動領域,流亭機場片區的持續探索實現了多個層面的突破。機場音樂節運用了大數據技術,對歌迷群體精準畫像。青島演出市場的大數據積累開始于2021年麥田音樂節,當時,全國202座城市的年輕人參與了搶票。而隨著各地音樂節、演唱會的興起,歌迷群體不斷割裂。大數據畫像遴選出具有強流量屬性的藝人,突破當地音樂節對歌迷的截留,像是馬群耀在2023艾可什機場音樂節制造的轟動效應即為最佳例證。

    與重量級音樂品牌的對接,也是“機場+”的新探索。今年10月,抖音旗下汽水星球音樂節落地流亭機場,陶喆、逃跑計劃、萬能青年旅店、劉雨昕等藝人貢獻了從線上到線下的精彩演出。相較于老牌音樂節,“汽水星球”堅信音樂節的體驗感遠未達到歌迷的需求,主理團隊表示:“音樂節的體驗是由舞臺場景與舞臺之外的無限場景共同構筑的,所有的場景都是為同一個目標服務,就是‘用戶情緒價值’。”主創團隊運用一系列視覺元素構成鮮明美學風格,營造“汽水星球”獨特的空間:音樂節現場設置透氣入境處、打氣充能站、撒氣歡樂站、加汽儀式、抖音創作者巡游等玩法模式,將機場變成音樂游樂園,讓歌迷能找到自己最放松的體驗模式。

    在2023年之前,業內很難相信“每周一場音樂節”能在青島實現;在2024年之前,業界很難相信“每周兩場演唱會”能在青島實現——然而,年輕樂迷把這些構想變成了現實。

    流亭機場的大數據顯示,“00后”女生這一時尚、活力、年輕的高凈值群體已經成為音樂演藝市場的重點目標客群。在老一代樂迷逐漸退出市場主流的當下,未來演唱會很可能是“線上付費觀看”+“線下場景體驗”相結合,抓住新的音樂產業趨勢,才能在突破場次天花板的同時實現票房增量。

    當然,放眼全國,去機場看演唱會——流亭機場的身后,“第二名”已經追上來了。

    2024年國慶檔期,泡泡島音樂節在合肥駱崗機場停機坪舉行,許巍、汪蘇瀧、萬青、吳青峰等歌手現身開唱,營造了熱烈的音樂節氣氛;明年6月,周杰倫“嘉年華”演唱會將在香港老啟德機場停機坪改造的啟德體育園連開三場。

    機場本身具有交通優勢、安保疏散渠道、場地硬化條件和周邊食宿配套等強項,老機場向演唱會/音樂節方向轉型已經成為共識。

    一座機場的科幻與實景

    去年4月,著名攝影師劉寅來青分享了《流浪地球2》在流亭機場的拍攝歷程。片中,太空訓練基地在機場置景,片場上空搭建了100米×100米的燈光矩陣,由于矩陣太沉重,燈光被拆成四部分由六個塔吊吊裝,同時,塔吊還要吊著黑布遮擋陽光,或者吊起白布增加光感?!读骼说厍?》涵蓋了航站樓、塔臺、停機坪等機場實景,使得影片科幻大場面有了現實的視覺基礎。

    在電影《萬里歸途》里,流亭機場候機廳、通道、航站樓到停機坪等眾多細節出現在片中。美術指導李淼介紹:“我們以前也拍過機場,但這次不一樣。之前都是拍攝正常的機場,但《萬里歸途》的故事背景是撤僑,片中機場是已經停擺的,并且滯留了大量難民。我們最初的打算是找一個空間去改造,但改造的空間永遠不如真實的機場,機場的場景可遇而不可求。”據了解,運營狀態的機場需要保證航班的正常起降和飛航安全,可供劇組拍攝的區域、攝影機動線都有嚴格的規定。也是由于場景的特殊性,機場被列為最稀缺的拍攝資源之一。

    2024年暑期檔上映的《危機航線》,308座艙實景棚就坐落于流亭機場。由于《危機航線》講述的是飛航安保故事,片中涵蓋了廊橋、候機樓、進出口到飛機經濟艙、頭等艙、駕駛室等各種場景,實景與影棚實現了絲滑銜接。2024年殺青的電影《歡迎來龍餐館》也在流亭機場取景拍攝,屆時,影迷可以在片中找尋機場的痕跡。

    在2024年12月18日舉行的城陽網絡視聽產業推介會上,流亭機場網絡微短劇基地獲得了重點推介。據悉,目前,流亭機場網絡微短劇基地已修復原流亭機場航站樓及配套大型機庫等建筑載體場地,搭建完成A380飛機內部、醫院、警察局、監獄、辦公室等10余個拍攝場景,吸引40余部網絡微短劇、30余部影視劇組、3檔年度爆款綜藝取景拍攝。結合機場的音樂節/演唱會項目,一個“微短劇+影視+音樂”的文化旅游集聚區正在成型。

    在機場本身場景之外,流亭機場網絡微短劇基地的影棚搭建頗具針對性?;胤矫娼榻B,影視劇、微短劇離不了醫院場景,由于醫院以診療功能為主同時兼顧患者隱私,基地搭建了急診區場景,利用率極高。此外,《狂飆》《我是刑警》引發了刑偵題材熱,而公安局、監獄等場景都需要嚴格審批才能進入,基地特意搭建了兩個警局內景——一個20世紀90年代的老公安局,一個現代新公安局,其中還包含辦公區、會議室、探監室、審訊室等多種場景,影棚已經拍攝了《滅罪》《安全危機》等多部大型劇集。

    從最早“發現”流亭機場的郭帆導演(《流浪地球》系列)到剛剛撤離的文牧野導演(《歡迎來龍餐館》),流亭機場的拍攝功能深深嵌入了影視產業的鏈條中,并在微短劇的新浪潮里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影視產業語境下,一個機場復合了多種拍攝題材和創作的需求,也跟影視政策扶持、文旅流量吸引產生了“接口”。

    一座機場的騰籠與煥發

    2024年,流亭機場片區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文娛流量數據:

    這里舉辦了艾可什機場音樂節、汽水星球音樂節等大型戶外演出;“未來音場”運營5個月共舉辦演出32場,接待觀眾超4萬人次;機場還吸引了愛奇藝《十天之后回到現實》、浙江衛視《閃光的夏天》、央視《山海霞滿天》重陽特別節目等綜藝劇組拍攝,更有40余部網絡微短劇在這里完成拍攝。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機場片區的發展增添了新的科創屬性。未來的機場片區將打造成為“青島市科創中心、文體娛中心、消費目的地和青年人向往的聚集地”,而年輕人去往機場的頻次也將越來越密。針對群體“年輕、時尚、活力”的特點,城陽區推出了歷史人文游、時尚文藝游等多條適合青年旅游的主題線路,全面推介青島山海人文景的文旅資源,拉長了年輕群體的旅游消費鏈條。文娛與文旅結合,在機場片區有了鮮活的實例。

    需要看到的是,機場片區的“變形”節點與青島文化產業的發展同頻、同構:電影工業化在青島的實現,使得影視大項目紛紛落地,流亭機場承接了部分影視大制作的外景拍攝;青島音樂演藝產業迎來爆發期,2024年,青島審批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58場,同比增長152%,而流亭機場也攬獲了年輕樂迷的洶涌流量;微短劇行業規模在2024年超越了電影產業,青島確立了藏馬山、市北區、流亭機場等多個微短劇拍攝中心,集中了影棚優勢和外景優勢的機場片區也承接了時尚微短劇的拍攝工作。

    從音樂、影視到微短劇,機場的文化產業生態一個個落地,然而,想要營造街區活力還需要常態的客群流量、常駐的文娛消費場景。在機場“騰籠”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否引入大型文化IP或文創產業,打造類似西安“長安十二時辰”街區等成功項目,還有待時間向度上的落實。另一方面,機場片區也是青島市文化產業營商環境的風向標。能否實現對于音樂頂流項目的持續招引、提升演出商的好感度,能否維護本地音樂節/演唱會項目的長期口碑,能否在橫屏、豎屏、銀幕上持續看到機場片區的出品項目,機場片區需要來自政策層面、執行團隊和市民的協同合力。

    應該看到,機場片區的產業多元與業態脆弱并存,多元化并未外溢到機場建筑范圍之外。機場片區本身IP和藝術廠牌需要持續多年培育,在這期間,樂迷口味、營商環境變化、經營主體更替、票房周期起伏等都有可能造成業態的擺動。對于這一凝結了多重文旅期許的“老地方”而言,升降起伏已然是常態,流亭機場和歷代“乘客”都處在變化的中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陸云琦]
    2024 12/23 07:2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