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慶余年》登頂2024年文化產業IP價值綜合榜
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編制的《中國文化產業IP影響力報告(2024)》(簡稱“報告”)2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深圳論壇@2024系列活動——文化政策論壇上發布。“2024年文化產業IP價值綜合榜TOP50”中,《慶余年》《黑神話:悟空》《斗羅大陸》《三體》和《斗破蒼穹》位列前五。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代表編制團隊對報告進行了全面深入解讀。
報告設置了IP價值綜合指數,選取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有過小說、動漫、影視、游戲、實體線下衍生等形態的創作或改編,新發布或仍提供更新、下載等服務的前100名中國當代IP,從IP感知力、傳播力、開發力、拓展力四個維度構建綜合評價體系,最終公布了“2024年文化產業IP價值綜合榜TOP50”,《慶余年》《黑神話:悟空》《斗羅大陸》《三體》和《斗破蒼穹》位列前五。
報告以榜單排名第一的《慶余年》為例,小說先后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館、大英圖書館,在海外發行英語、韓語、印尼語等多語種譯版,還被開發成有聲讀物、動漫、影視、游戲、周邊、線下實體娛樂等多業態產品。其中,電視劇《慶余年第二季》今年5月上線后,不僅刷新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歷史最高紀錄,還在CCTV-8上實現連續18天全國全部頻道實時收視率第一,播出期間最高市占率達55%,集均有效播放量1.1億,成今年全網唯一集均破億劇集。承接劇集熱度,《慶余年》IP上新多款衍生周邊,還向消費品授權拓展商業版圖,合作約20個品牌,涵蓋玩具周邊、3C數碼、線下實體娛樂、飲品等品類。宋洋洋指出,這種多端協同、一體開發的IP全產業鏈聯動,被業界冠以“慶余年模式”受到廣泛關注。
報告顯示,文學作為IP改編源頭的地位依舊穩固。在TOP50的IP中,原生類型為文學的IP占比50%,其中超8成為網絡文學。宋洋洋指出,從上榜IP中可以看到,網絡文學的玄幻、仙俠、古言題材表現搶眼,IP轉化程度高、轉化類型豐富,涌現出《斗破蒼穹》《大奉打更人》《墨雨云間》等熱門IP。此外,原生類型為動漫的IP有7個,《一人之下》《熊出沒》《狐妖小紅娘》等優質國漫IP爆發持續生命力,拓展向影視、游戲、衍生等領域,IP產業鏈生態不斷完善。同時,在“IP生態”的構建中,影視、動漫、游戲、衍生品等多元場景成為IP延展的重要載體,實現了IP價值的最大化與持續增值。
為進一步為文化產業IP的開發與轉化提供參考,報告特設IP改編潛力價值榜評價體系,對適合進行動漫、影視、游戲改編的潛力IP進行量化評價。在45個潛力IP中,網絡文學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占比超過82%。其中,《詭秘之主》《流浪地球》《原神》列動漫改編價值榜前三,《千里江山圖》《道詭異仙》《藏海傳》列影視改編價值榜前三,《斗羅大陸》《斗破蒼穹》《詭秘之主》列游戲改編價值榜前三。
為客觀評價IP的國際影響力和對傳播中華文化的貢獻度,報告還增設IP出海影響力榜,遴選了成功出海、具有廣泛影響力且對中華文化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15個IP,《黑神話:悟空》《三體》《原神》《慶余年》《斗破蒼穹》位列前五。
宋洋洋總結,我國文化產業IP未來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一是發揚工匠精神打造世界級超級IP,續寫中華文化傳播新篇章;二是傳統文化IP煥發新生,二次創新帶動新消費;三是從內容驅動到情緒滿足,IP功能將多元化拓展;四是短劇IP將爆發式增長,成為新流量密碼;五是IP乘數效應顯現,IP授權賦能關聯產業升級;六是IP“出海出圈”更加活躍,正逐步成為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完)(記者 應妮)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