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從萬氏兄弟到餃子:國產動畫百年如一日的赤誠和堅守

    原標題:從萬氏兄弟到餃子:國產動畫百年如一日的赤誠和堅守

    電影春節檔以來,《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屢創佳績。很多人喜愛《哪吒2》,不僅因為它好看,更在于它再次證明了“認真做事”的意義。站在今天回望,國產動畫電影今天的驚艷綻放,正源于中國動畫人百年如一日的赤誠和堅守。

    一顆種子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哪吒2》的臺詞,不僅點燃了觀眾的熱情,也映照出中國動畫電影打破桎梏的決心。自誕生之日起至今,中國動畫已有百年歷史。

    1923到1927年間,上海《申報》曾陸續報道過我國最早一批從事“活動墨水畫”或“滑稽畫片”的人士,如制作了《暫停》(1923)、《過年》(1924)等片的楊左匋,完成真人鋼筆畫攝影片《狗請客》(1924)的黃文農,執導了動畫特技電影《球人》(1926)的秦立凡等人。

    在這批最早的中國動畫創作奠基者中,不得不提的是萬古蟾、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組成的“萬氏兄弟”。從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到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再到第一部動畫長片,他們創造并見證了這些歷史時刻。

    青少年時期的萬氏兄弟,既拜過孔子上過私塾,也在教會學校學習過英文;既受到手影、剪紙、皮影戲等民間傳統藝術的熏陶浸潤,也見識過西洋影戲和類似“活動視鏡”的電動書;既會繪制傳統的山水人物,也學過西式的素描和雕塑。這些“中西合璧”的經歷,讓當時尚且年幼的萬氏兄弟逐步成長為精通于技術并熟稔于藝術的“通才”,也正是這樣長久的積淀,使其在不遠的未來成為中國動畫的先驅人物。

    得益于上海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的支持,萬氏兄弟早期的創作探索從動畫廣告片開始。在萬籟鳴先生看來,“這些廣告片為我們提供了制作動畫片的原始經驗和極為樸素的動畫理論。”1922年,萬氏兄弟創作了《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動畫廣告片,雖然商業性質較強,但填補了我國動畫產業長久以來的空白。

    四年后,萬氏兄弟在受邀加入長城動畫公司后制作的《大鬧畫室》問世,這部動畫短片僅有12分鐘,講述了一個淘氣的紙人在畫家的畫室中搗亂的故事,這也是首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動畫片;十年后,萬氏兄弟交出《駱駝獻舞》,中國動畫進入有聲時代。

    拾荒者

    “做中國的動畫”于萬氏兄弟而言,絕非一時興起的“三分鐘熱度”,而是一場持續幾十年的熱忱與責任。1941年,萬氏兄弟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長篇有聲立體卡通動畫電影《鐵扇公主》,該片成片1小時20分鐘,是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影片上映一個半月后,因強烈的社會反響一度遠赴海外,甚至影響了后來許多的日本動畫從業者,其中就有日本的“漫畫之父”——手冢治蟲。

    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萬氏兄弟又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隨后不久,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推出了中國動畫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大鬧天宮》?!洞篝[天宮》由萬氏兄弟中的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分為上下兩集,分別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改編自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前七回。據資料記載,當時沒有電腦制作,全憑動畫人手中的一支畫筆,50分鐘的《大鬧天宮》上集和70分鐘的下集,總共耗時四年,原畫數量高達15.4萬張,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藝,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廣泛贊譽。回想起兄弟四人在亭子間內設計、繪畫的日子,萬古蟾坦言,“很多年后,人們把我們萬氏兄弟譽為動畫領域的‘拓荒者’,其實,想當年,我們更像一個‘拾荒者’”。

    匯聚了萬氏兄弟、錢家駿、虞哲光、華君武等諸多名家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也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創作出了《神筆》《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贰渡剿椤贰毒派埂贰短鞎孀T》《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中國動畫學派”的名號享譽世界。

    復蘇崛起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大量外國動畫被引進,國產動畫受到了嚴重沖擊,動畫人才流失嚴重。據時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的嚴定憲回憶,“新公司會給這些人很高的待遇,甚至是當時上海美影廠員工工資的十倍。”如此一來,國產動畫的處境更加艱難,再加上當時品牌意識形成較晚,國產動畫錯過了商業運作的黃金期。

    2000年后,相比于動畫人,電視臺、動畫公司和他們出品的動畫作品的名號更為突出。比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大耳朵圖圖》、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的《圍棋少年》、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的《豬豬俠》、中國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秦時明月》等。

    2015年,田曉鵬執導的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橫空出世,以9.56億元的票房佳績,開啟了中國動畫電影工業化進程的大門。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這一年,光線傳媒正式宣布成立彩條屋影業,與光線影業并駕齊驅,專注于動畫電影的發展。

    產業化進程

    過去十年間,諸多動畫作品中都出現了彩條屋影業的身影。比如“體系化生產”的《哪吒》系列、引領東方美學風潮的《大魚海棠》、創造出“水墨粒子”技術的《深?!?、對人性和社會深刻剖析的《大護法》等。其中,也涌現出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原創國產動畫導演,比如田曉鵬、不思凡、餃子等。這些高質量作品相繼問世,代表著國產動畫產業化進程提速。

    萬氏兄弟之一的萬籟鳴,曾在回憶錄中談到舶來品“卡通片”給他帶來的震撼與沖擊:“當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外國卡通片時,心里不禁一震,畫筆底下的人物果真動起來了!從此我視卡通片如珍寶,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買票觀看,有的片子還會重復看多次,鉆研其中奧妙。這樣強烈的藝術理想,驅使我如同當年刻苦自學美術那樣,發奮鉆研,決心為創作中國的美術電影貢獻自己的青春。”

    從1922到2025,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二維到三維,從創業時的篳路藍縷,到“中國學派”的享譽世界,從面對外來沖擊下的彷徨,再到如今的未來可期,中國動畫不斷前行,進行著民族化表達路徑的探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劉宗智

    [來源:齊魯壹點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2/27 08:21
    · 來源 ·
    齊魯壹點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