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星”當“名師”含金量幾何
日前,演員吳彥祖在社交平臺上開設“吳彥祖教英語”賬號并推出相關口語課程,僅上線48小時銷售額就破200萬元,引發網友關注與熱議。從歌手到演員,明星入局教培領域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當“名師”與“明星”的界限日漸模糊,我們需要追問:剝開流量外衣,明星光環下的教培產品,究竟能為學習者提供多少真實價值?
“販賣星光”還是真心教學?
截至目前,吳彥祖在抖音賬號“吳彥祖教英語”上共發布了4條英語教學視頻,獲得96.5萬點贊量,其中一條“阿祖全英文買咖啡”的視頻點贊量高達75.5萬。而在小紅書平臺上,其同名賬號獲得點贊量25.4萬。除此之外,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吳彥祖此次推出的《吳彥祖帶你學口語》英語課程,在高途App上線48小時內,銷售額已突破200萬元。
目前可供消費者購買的“吳彥祖教英語”相關課程,在雅識App和高途App上均有鏈接。高途App的產品介紹中顯示,“吳彥祖帶你學口語”分別推出了“2節課免費搶鮮版”和“84節課398元正式版”,課程時長在5分鐘左右,由吳彥祖真人參與錄制,搭配中教知識點講解,運用語言識別AI技術“SR”實現口語對練互動,包含七大主題單元和35個高頻對話場景;雅識App上,“吳彥祖帶你學英語:90天變身流利口語達人”產品標價498元,共99講。
高贊視頻下,“早知道吳彥祖教英語,我當年就不該逃課”“很帥的英語”等“抖機靈”評論獲得了大量網友的認可。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盡管不少粉絲對“阿祖”的顏值表示了充分肯定,但也有部分消費者質疑:“每節十分鐘的課程其實只有五分鐘是吳彥祖講課,剩下的時間由其他老師講解知識。而宣傳的AI陪練,也只有語音對話的形式,并非視頻對話,明星更像是讓人購買課程的噱頭。”
實際上,明星跨界教培并非偶然。在傳統娛樂行業競爭加劇、個人IP商業化路徑趨同的背景下,教培行業已成為明星拓寬商業版圖的新賽道。以吳彥祖為例,其英語課程的爆火邏輯清晰可見:他早年在美國成長的經歷構成“專業背書”,演員身份帶來的高知名度則成為流量入口。課程宣傳中,“吳彥祖真人教學”“美式發音”等關鍵詞精準切中粉絲對“偶像同款”的追逐心理。
“明星入局教培”,早已有之
從明星搖身一變成為“名師”,吳彥祖并非首例。
英語教學行列,尹子維早已是“前輩”。去年下半年,尹子維在抖音平臺開設教學直播,他一改昔日在港片中痞帥、冷感的熒幕形象,在一面寫滿英文板書的白板面前當起了老師,當未婚妻徐冬冬大聲地用東北口音把“prepare”喊成“撇兒片兒”時,仍面帶笑容,一遍遍糾正發音。一個努力教,一個學不會,兩者意外擦出了“火花”,詼諧的直播效果逗樂了許多觀眾。與吳彥祖相比,尹子維的英語教學雖屬玩樂性質,但也通過打賞、點贊等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
在語言訓練領域中,2018年主持人張泉靈瞄準語文賽道推出少年得到App,向5-15歲青少年提供知識付費、訓練營、直播課等服務,其中“泉靈講名著”課程新人售價9.9元,已有4.8萬人學習;今年,主持人楊瀾也在其直播間售賣299元語言課程《創造性社交+3天幸福力閉門直播》,目前已售出1.2萬件。
音樂培訓領域,2015年歌手胡彥斌與兩位音樂圈合伙人推出線上音樂教育平臺“牛班”,并發展到線下;2018年歌手沙寶亮成立“全民歌星”,推出線上App和線下課程。
表演培訓領域,演員劉天池開設了“劉天池表演工坊”,包含大眾戲劇表演臺詞班、演員組前試戲訓練營、大眾戲劇表演零基礎班、專業鏡前表演實戰班等多種課程,收費從百元到數十萬不等;郝蕾面向具備一定學習基礎和經驗的“行業新手”開設了“郝蕾·觀照”表演班,其工作室曾回應網友收費標準,為“一期32+88+16=136課時,29800元”,平均每課時219元。據悉,吳謹言、紀凌塵、何瑞賢等演員都曾上過郝蕾的表演課,此前金莎也在綜藝中稱想帶男友一起上郝蕾的表演課。
莫讓娛樂性消解專業性
這場跨界熱潮的背后仍是明星IP的變現游戲,其實質是對粉絲經濟的延伸——將觀眾對明星的喜愛、信任甚至崇拜,直接轉化為教育產品的購買力。當明星的聚光燈照進課堂,第一課賣的往往不是知識,而是人設。
不過,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恰恰在于,產品的核心價值取決于內容體系的科學性、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師資的專業性,而這些恰恰是多數明星難以直接提供的“硬實力”。盡管許多教培產品主打“明星教學”,但在實際運營中,課程研發與授課多由專業團隊完成,明星更多扮演品牌代言人角色。教育不是快消品,明星的“貼牌”可以制造爆款,卻難打造經典。當用戶發現課程內容與明星關聯度有限時,復購率和口碑極易滑坡。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明星的流量屬性與教育行業的長期主義存在天然沖突。明星授課往往依賴個人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可能難以長期維持。一旦明星的熱度下降或課程內容缺乏持續更新,教學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短期來看,明星IP仍是教培市場的“流量密碼”,但不應忽視的是,其中也暗含娛樂性消解專業性的危機。正如教育學家杜威所言:“教育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當明星們放下“立人設”的捷徑,真正以教育者的姿態躬身入局時,這場跨界或許才能誕生更多值得期待的價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劉宗智
[來源:齊魯壹點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