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COACH欲退市 轉重心or為收購
美國輕奢品牌公司COACH集團剛剛完成更名不足一個月,又突然宣布將退出港交所。六年前,COACH集團赴港上市便是一個擴張中國市場的營銷之舉,因此,此次退市不禁令人疑惑COACH在亞洲市場的戰略是否出現調整?
緣何退市
在香港上市六年之久的COACH打算退出香港資本市場。北京商報記者聯系該品牌的中國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在港上市擴張門店的目標圓滿達成。業內專家認為,退市行為只是為了股市進行的操作,立足產品品質與創新,控制品牌形象不向下是另一關鍵。
更名后的COACH品牌母公司TAPESTRY集團11月1日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有意從港交所主板退市。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摘牌的原因是因為交易清淡,為集中投放資源于作為第一上市地的紐約證交所,公司有意申請撤回在港發行的預托證券,以從聯交所主板退市。
但北京商報記者查閱香港聯合交易所財務數據后注意到,COACH退市前公司業績并未出現嚴重下滑或虧損。截至2017年7月1日,公司資產凈值為300.19億港元,純利潤為5.91億港元,每股盈利2.11港元。但是公司股票在過去3個月中,只有4個交易日有交易記錄,且最高單日成交額僅約7.8萬港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COACH集團在港交所的交易量偏低,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公司在香港并未籌資資金,導致鮮有成交量和研報關注。另一方面,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入股的時候一般會選擇第一上市地進行投資和交易。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美國本土市場股市交易量則很活躍。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TAPESTRY集團得到的解釋稱,在2011年集團積極擴張大中華區的業務和布局,在港上市也是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體現中國市場對COACH的重要性。上市以來,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增加了逾100個直營門店。因此在港上市的主要目標已經圓滿達成。
COACH品牌在香港總共有14家門店,在澳門總共有4家門店,剩余門店主要集中于內地一線城市。優他國際時尚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楊大筠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OACH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的確已經完成,但深耕細作肯定還需要更多的投入來持續推廣品牌影響力。現在品牌方已經開始進行了市場推廣,邀請明星代言都是其發展影響力的舉措之一,而且會有更多的舉措出臺來發展影響力。
實際上,COACH品牌先后邀請過王力宏、劉雯、宋茜、楊穎等大牌明星與國際名模代言,瞄準中產階級和上班族。自從COACH更換設計師后,整體設計感和質感又有進一步的提高,但還保留著輕奢品牌的價位,穩居輕奢品牌老大地位。
面對COACH母公司方面對退市的兩種說法,楊大筠認為,集團退市其實是一個好選擇。因為COACH在紐交所的表現很好,但在港交所表現平平,漲幅不大,也沒有募得資金。再加上作為一家二板上市公司在港交所需要花很多金錢和精力去維護,一定程度上也會拖整體業績的后腿?,F在COACH品牌在亞洲的影響力已經足夠大,不再需要依靠港股的影響力去擴充,所以該集團選擇退市,既能夠提高利潤,又能專注于紐交所的市值,這樣對于整體集團幫助更大。
多品牌戰略
無論是退市還是更早宣布的更名,都預示著COACH母公司將進行的重大調整。10月11日,COACH集團宣布正式更名為TAPESTRY集團,同時宣布實行多品牌運營和多元化戰略。北京商報記者查閱“TAPESTRY”一詞的翻譯解釋了解到,它意為歐洲的一種傳統織錦掛毯工藝品。TAPESTRY集團中國公司方面解釋稱,這個詞頗像中國傳統工藝中的“緙絲”,有比刺繡還要高的工藝和藝術價值。名稱的變更,背后也傳達出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即藝術性與豐富性。
此外,TAPESTRY集團CEO Victor Luis也公開表示,全球高端手袋、配飾、鞋履及外套市場總值達800億美元,并持續增長。公司正處于重塑的關鍵時刻,正從單一品牌的專業零售商轉變為一家擁有高度情感連結、令人向往的多品牌公司。此言也令外界紛紛猜測,或許退市一舉也與“未來更靈活的品牌收購戰略”密切相關。
楊大筠分析稱,TAPESTRY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跨品類集團,不局限于皮具與包類,因為COACH以前一直嘗試做服裝和鞋品,但效果并不明顯。所以該集團肯定還會進行更多的品牌并購措施,慢慢強化輕奢老大地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該集團旗下的高端鞋履品牌Stuart-Weitzman 2017財年收入相比去年增加了2900萬美元。另一輕奢品牌Kate Spade則瞄準更年輕的市場,2016財年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9.2%至8550萬美元。Victor Luis曾宣稱,集團三年前就已經制定了轉化COACH的策略,現在尋求COACH品牌以外的成長機會。
強化高端優勢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奢侈品集團的發展戰略是要整合產業鏈資源擁有多種優勢,包括產品制造、客戶發展、渠道優化、品牌向上等,但僅靠輕奢概念維持不了長遠發展,所以通過多品牌整合特別是更高端品牌的收購強化在高端消費領域的優勢。
周婷還認為,消費多元化帶來品牌多極化發展,打破了大品牌壟斷市場的局面,而小品牌獨立全球化發展實力薄弱,需要資本支撐也需要市場支撐。對于TAPESTRY集團的多品牌發展戰略,“因為剛具有雛形出現,只能說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只要品牌的其他產業整合的舉措,特別是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的動作如收購工廠控制原材料等,與最后收購并購的品牌統一整合,才能更好地發展,”她說。
不過,楊大筠則認為,在去年奢侈品發展領域的百強評比中,前20個奢侈品發展最快的品牌中,80%都是輕奢品牌。這說明輕奢相對重奢而言發展空間更大,所以預計COACH會選擇在輕奢領域擴大份額,集中發力。他稱,大力發展多品牌戰略不會對COACH單品牌有過多影響,因為更換過設計師和CEO后,品牌近兩年的質量和設計感在朝重奢方向靠近,但還保留著輕奢的價格。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