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教你如何 “安撫”敏感皮膚
記者:小苗是位膚白貌美的姑娘,皮膚護理意識非常強,每天都特別關注皮膚的變化情況,但也總是抱怨自己的敏感性皮膚很難伺候,稍有不慎就會過敏,泛紅刺痛、長紅血絲、出小疙瘩……面對琳瑯滿目的化妝品,她又總忍不住去嘗新,從而陷入“過敏、更換化妝品,再過敏、再更換新的化妝品”的惡性循環。
敏感性皮膚是否就等于皮膚過敏呢?愛美的女性朋友們又該如何護理自己“傲嬌”的敏感皮膚呢?今天,記者請來了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孟宏教授,為屬于敏感性皮膚的朋友指點迷津。
孟宏教授:首先要明確一點,“皮膚過敏”與“敏感性皮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皮膚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由變應原進入機體后,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進而誘發抗原、抗體反應,表現為紅斑、丘疹、風團等臨床客觀體征,常伴有瘙癢等癥狀。“敏感性皮膚”通常是皮膚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出現的一系列異常感覺反應,大多缺乏客觀體征,其發生機理與“皮膚過敏”也不盡相同。
其次,敏感性皮膚的角質層一般都比較薄,對外界刺激以及對很多化妝品的耐受性也都較差,所以在護理時不能過度去角質,也不宜選用具有深層次潔膚作用的磨砂膏、去死皮膏以及撕拉性面膜等,更不宜采用熱敷或者熱的噴霧等方式來為皮膚進行補水,以免加重皮膚的敏感性。
因敏感人群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所以在選用化妝品時,應避免使用含有香精香料、防腐劑、表面活性劑等易引起皮膚個體不耐受成分的產品,要盡量挑選配方簡單的產品,最好是具有修復皮膚屏障功用的產品。像那些專為敏感性皮膚設計的舒緩類化妝品,僅含有積雪草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馬齒莧提取物、維生素B類、尿囊素及紅沒藥醇等舒緩成分,不含或少含香精、乙醇等刺激性成分,作用溫和,能起到修復角質層、抗敏止癢的功效。
另外,敏感人群除了在使用化妝品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皮膚的反應外,也不宜在皮膚正處于敏感狀態時更換化妝品,否則難以辨別是更換化妝品產生的皮膚不耐受,還是因皮膚本身狀況而造成的敏感;更不宜同時使用過多品種的化妝品,給原本就脆弱的皮膚接觸更多刺激源的機會,從而增加皮膚負擔。
針對皮膚敏感的防護,應以抗敏、抗刺激為主,在舒緩皮膚敏感狀態之余,注意標本兼治,加強補水保濕等基礎護理,修復皮膚角質層屏障。由于敏感人群的皮膚角質層薄,皮膚更容易出現干燥、老化現象,這類人群如果想抗衰老、增加皮膚營養成分,建議選擇那些作用溫和、刺激性小或者無刺激性的護膚產品。需要提醒的是,產品配方簡單與產品含有有效性成分并不矛盾。敏感性皮膚人群要謹慎選擇,最好先做一下皮膚實驗,以確保安全性。
美白產品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一些美白成分容易引起皮膚不耐受,所以有美白訴求的敏感性人群,也應遵循成分精簡原則,先在局部皮膚試驗,若無過敏反應,再在建立耐受性的基礎上使用,切忌濫用或頻繁更換。
另外,做過激光除皺、激光換膚、激光去痘印等手術的人群,也要特別注意皮膚的抗敏舒緩,因為激光治療后,皮膚的角質層變得非常薄,屏障功能受損,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最后還要注意防曬。紫外線也會造成皮膚過敏,尤其是已經發炎的敏感肌膚,在陽光照射下更易加重癥狀。安全起見,可以選擇專業的針對敏感性膚質的防曬產品,或說明書中標注有“通過過敏性測試”“不含香料、防腐劑”等字樣的產品。當然,最好的防曬品還是物理防曬。
□ 文/圖 本報記者 張小岑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