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商標品牌亂象不斷 “香港稻香村”被判傍名牌

    2018-03-22 08:58:00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香港稻香村”被判傍名牌 業內:賠償過低約束乏力

    “稻香村”商標亂象不斷。糾紛不僅存在于“南”與“北”稻香村之間。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微信公眾號“知產北京”近日發布“稻香村(香港)攀附蘇稻商譽,被判不正當競爭”的結案信息。知產北京信息顯示,北京市香村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香村園公司”)通過在涉案商標包裝上突出對“稻香村”三字的使用,企圖“傍名牌”。判決為,判令香村園公司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香村園公司賠償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稻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4.5萬元。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該糾紛案件的訴訟周期近三年,香村園公司支付4.5萬元為侵權行為“買單”。業內人士表示,商標糾紛案件的處理周期較長,使企業維權成本增加,而侵權企業受到的懲罰力度或不足以為戒。不過,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總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將加快推動修改專利法,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并引入懲罰性賠償措施。

    “香港稻香村”敗訴

    近日,知產北京發布的結案信息顯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二審審結一起上訴人為香村園公司、被上訴人為蘇稻公司、一審被告為樂購特易購商業(北京)公司(以下簡稱“樂購公司”)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案件的判決結果為香村園公司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樂購公司停止對涉案商品的銷售行為、香村園公司賠償蘇稻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4.5萬元。

    據了解,蘇稻公司著手香村園公司侵權案件,源自消費者投訴。蘇稻公司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15年9月,公司接到了消費者、市場工作人員的反饋,發現香村園公司存在侵權行為,之后,向法院提交了起訴狀。案件信息顯示,香村園公司生產的月餅商品包裝的醒目位置突出標注“稻香村(香港)食品有限公司”字樣。香村園公司作為糕點行業的從業者,在明知蘇州稻香村工業公司的“稻香村”字號及“稻香村”商標的行業知名度及影響力的情況下,仍將“稻香村(香港)食品有限公司”字樣突出標注在商品包裝醒目位置,在主觀上具有攀附蘇州稻香村工業公司企業字號及商標商譽的故意,客觀上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和誤認,構成不正當競爭。樂購公司則是香村園公司的銷售商。

    蘇稻公司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香村園公司和樂購公司連帶賠償蘇稻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10萬余元。一審法院做出判決,判令香村園公司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樂購公司停止銷售涉案商品;香村園公司賠償蘇稻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4.5萬元。

    香村園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上訴,二審中主張在企業名稱中使用中文“稻香村”,不等于將蘇稻公司的注冊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稻香村”與蘇稻食品公司不存在惟一、穩定的對應關系,不是被上訴人的企業名稱。不過,二審法院最終維持一審判決。

    二審法院認為,香村園公司在涉案商品外包裝及禮盒右上角標注的“稻香村(香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字樣,將“稻香村”三個字正立居中,其他文字均為傾斜或倒立,這種名稱的使用方式,以及在禮盒下部顯著標注“稻香村(香港)食品有限公司”字樣的行為,使消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稻香村”三個字。上述行為明顯具有攀附他人商譽的主觀故意。

    商標亂象叢生

    香村園公司借著“稻香村”的名氣進入市場,但在北京商報記者采訪調查過程中,香村園公司商品包裝上稻香村(香港)也未獲得商標專用權。

    北京商報記者在商標網查詢了解到,2014年香村園公司申請注冊“稻村”商標,該商標與“稻香村”存一字之差。且“稻村”商標申請已被駁回。“稻香村(香港)”在商標網中沒有申請記錄。記香村園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已經不再生產稻香村(香港)糕點,工廠已拆除。當記者追問商標糾紛案件時,工作人員掛斷了電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香村園公司仍為開業狀態。該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14日,公司注冊地址在豐臺區。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在網絡中搜索香村園公司禮品盒標注的“稻香村(香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檢索到一家名為“稻香村集團(香港)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這家公司曾在2011年申請注冊商標“香港稻香村”,但被駁回;另一申請注冊的商標“港稻”已經完成注冊。此外,稻香村集團(香港)食品有限公司網站中介紹,該公司授權北京市榮洲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洲公司”)生產商品。

    不過,榮洲公司也曾與蘇稻發生過商標侵權糾紛,2011年在案件二審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支持蘇稻公司提出“榮洲公司承擔停止銷售侵權商品的民事責任”的主張。在連續調查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2010年榮洲公司曾嘗試注冊申請“港島稻香村御品”商標。但注冊以糕點、干果、腌制品品類的“港島稻香村御品”商標并未通過審核。

    賠償過低約束乏力

    北京奕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東陽表示,對于品牌維權,商標權利人要經歷漫長的爭議程序,可能會涉及商標異議、異議復審、行政訴訟一審、二審等程序。異議是否能夠成功,還要等最終的裁定或司法判決。商標無效申請時間需一年,訴訟階段的一審審理周期約一年,二審的審理周期約6個月。如果案件需要中止審理,等待的時間可能要長達3-5年,這是企業發展中的羈絆。

    在采訪過程中,蘇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訴訟所獲得的賠償并不能消耗公司在法務業務的投入。劉東陽分析認為,案件信息中蘇稻公司對香村園公司侵權事實舉證較少,蘇稻公司起訴的目的或并不在于賠償,而是希望對方停止侵權行為,并以案例形成維權的正面效應。

    不過,在賠償層面,被侵權企業的舉證存在一定難度。蘇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村園公司的生產規模、銷售商的銷售數據難以獲取,舉證難讓公司的訴訟主張得不到支持。對此,劉東陽表示,對于“權利人損失”、“侵權人獲利”的舉證很難被認同。這個主要是不好舉證,往往不能獲得全額支持。在計算損失或不當獲利時,往往因雙方對侵權范圍、市場份額的變化、當地消費水平的差異等存在爭議。盡管權利人可以從第三方獲得數據,但是這往往是一種參考。法官最終根據案件情況及證據證明的事實進行裁量。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總局局長申長雨公開表示,將堅定不移地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快推動專利法修改,引入懲罰性賠償措施,加大對各類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