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夏季換席子入睡誘發皮膚疾病 醫生:別忘了除螨
上周,30多歲的陳女士發現手臂、腿上長了很多紅色疹子,頂端還有小水皰,奇癢難忍。昨天上午,她到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皮膚科就診,被告知得了“丘疹性蕁麻疹”。該院皮膚科王佳華主任醫師說,現在正是“丘疹性蕁麻疹”的高發期,陳女士并非個案,最近半個月,每次門診都能碰上十來個。
一場陣雨后,身上起了紅包奇癢難忍
陳女士擼起袖子:“哇,手上、腳上全是紅色的包,太癢了。”據她自己介紹,一個星期前下了一場陣雨后,她發現四肢上長了很多1厘米大小的紅色疹子,頂端還有小水皰,奇癢難忍。“丘疹性蕁麻疹,簡單地說就是蟲子叮咬后的分泌物引起過敏反應。”王佳華主任醫師介紹說,“現在正是丘疹性蕁麻疹高發期。最近半個月,每次門診能碰上十來個,很多人都是下一陣雨后就奇癢無比。”
聽到這里,陳女士十分不解,從沒看到過蟲子在眼前飛,怎么會被咬得這么慘?“下雨后天氣濕熱,蟲子就出來活動。常見的蚊子、虱、螨、蠓等叮咬后都可以引起過敏反應。”王佳華建議陳女士查看居住或辦公室環境是否潮濕、積灰。
陳女士恍然大悟,想起了辦公室上的肉肉植物。她趕緊來到單位,湊近一看,發現泥土里都是針尖大小的小飛蟲。“原來它們就是罪魁禍首!”
在同一間辦公室,為什么只有陳女士全身起了丘疹性蕁麻疹?王佳華解釋說:“最主要還是個人的免疫力有差異。平時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
由于陳女士感覺奇癢無比影響到了工作,王佳華給她開了抗過敏藥物和止癢藥膏,如果病情嚴重還要短期口服小劑量激素。王佳華說,在不再次被叮咬的情況下,丘疹性蕁麻疹一般10天左右會自行消退,最好不用紅花油等涂抹?;謴推陂g,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瘙癢的皮膚盡量不要使勁抓撓,一旦破損容易引起感染。
不少人換了席子后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最近,鄞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迎林也接診了很多丘疹性蕁麻疹患者,“現在正是這種皮膚病的高發季,一直會持續到11月份。我一次門診看六七十個患者,其中有十來個是來看丘疹性蕁麻疹的。在我接診的這些患者中,有不少人是最近家里更換席子后引起的。”
“儲藏了半年的席子,上面會滋生很多螨蟲,而丘疹性蕁麻疹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就是螨蟲。如果席子沒有仔細清洗、殺螨就直接拿出來用,很有可能患上這類皮膚病。”王迎林進一步解釋說。
席子怎樣才能有效除螨?民間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在烈日下暴曬。一般來說,螨蟲最適宜的生存條件是溫度在17℃—30℃,當溫度高于55℃時,10分鐘以上,螨蟲就無法生存。雖然烈日暴曬可以除螨,但對涼席本身殺傷力挺大,容易斷裂或變形,所以比較合適的方法是用溫水擦拭,放在陰涼處晾曬,或者擦拭時用淡鹽水或白醋水同樣有除螨的功效。
曬太陽是除螨最有效經濟的辦法
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家里除了要鋪上席子,還要更換薄被子。一樣道理,薄被子也要經過殺螨后才能使用。而除螨最有效經濟的辦法就是曬太陽,建議在正午的太陽底下曬上兩三個小時。如果太陽不是很猛,可以給被子套一個黑塑料袋,相當于創造了一個高溫“桑拿房”,被子濕度下降,使得螨蟲脫水而死,大大提高了殺螨效果。
現在寧波的溫度、濕度非常適合螨蟲生存。王迎林建議,還要給我們居住的周圍環境除除螨。吸塵器就是除螨一大利器,用吸塵器吸床單表面,再用蒸汽熨斗熨一熨,因為熨斗的溫度很高,超過100℃,而螨蟲在50℃以上的溫度下就大量死亡。
螨蟲喜歡居室里的陰暗角落,所以房間的通風干燥有利于除螨,平常需要多打掃房間,清理灰塵。外出游玩時,盡量穿上長袖長褲,不去草坪陰暗處。
隨著氣溫升高,很多人也開始打空調降溫。那么,用戶在開啟空調之前,一定要清洗過濾網和吸塵網,并用空調消毒劑清潔散熱片,從源頭上切斷污染源。開始使用空調后,每隔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也要進行清潔。(通訊員 徐晨燕 記者 賀艷)
[來源:中國寧波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