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拼多多對假貨發動“雙打”行動
7天強制關店1128家
上市后深陷“假貨”漩渦的拼多多終于下了狠心和狠手,果斷啟動“雙打”行動,在短短的7天里,就關了1128家店鋪。這家成立剛剛3年,被譽為代表上海整個城市互聯網創新高度的超級獨角獸企業股價仍在發行價之下徘徊。
拼多多真的拼了
一周強關1128家店
備受假貨困擾的拼多多真的拼了!拼多多在8月22日晚發布的《關于整治涉嫌銷售假冒侵權商品的公開信》顯示,在8月2日至8月9日期間,拼多多平臺已強制關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萬件,批量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鏈接超過45萬條。
“近段時間,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監管部門的全程指導下,拼多多立即核實處理了輿情報道中涉嫌侵權的商品。”拼多多在公開信中表示,對于沒有商標注冊證、涉嫌“傍名牌”侵權電視機商品和媒體報道的其他涉嫌假冒侵權商品全部下架處理,對于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等區域“傍名牌”電視機商家入駐和商品上架申請不予受理。
《公開信》顯示,拼多多以“傍名牌”等涉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為重點,對平臺商家和商品開展全面清查。同時,拼多多還通過技術升級的手段,使消費者輸入山寨詞的搜索結果指向正規品牌,促使“傍名牌”商家無利可圖而主動停止此類行為。目前此類山寨詞庫每天都在不斷更新和豐富。
負面情緒沖擊股價
市值瘦身近百億美元
拼多多自美股上市以來,一直備受“山寨”、“假貨”的困擾。面對愈演愈烈的輿論質疑聲,拼多多的創始人先后站到前臺予以回應。7月31日,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在回應質疑時委屈地表示,拼多多在打假方面一直特別認真。“山寨”并不等同于“假貨”,假貨是人性問題,是社會問題,讓3歲的拼多多獨自承擔是不公平的。
8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拼多多,對媒體及消費者反映的“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展開調查,只要是構成違法的都將嚴肅處理。拼多多隨后回應稱,已經接受上海市、區兩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約談,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進一步打擊平臺上的侵權、假冒商品。
深處“假貨”漩渦中的拼多多,在資本市場也遭受重創。7月26日,拼多多在美股上市時的開盤價為26.5美元,較19美元的發行價曾暴漲近40%。可惜好景不長,在緊隨而至的“售假”輿論浪潮的沖擊下,拼多多的股價一路下行,最低下探至17.6美元,市值距高點已蒸發近百億美元。截至當地時間8月22日,拼多多的股價報收于18.4美元,仍未達到19美元的發行價。
8月23日,拼多多發布公告稱,將于美國東部時間8月30日美股盤后(北京時間8月31日)發布第二季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報告。市場人士認為,如果業績能夠超出市場預期,或許能幫助拼多多的股價止跌企穩。
北京晨報記者 陳瓊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三人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