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榮耀否認獨立 加速去華為化變革已勢在必行?

    2018-10-08 08:32:03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榮耀否認獨立 加速去華為化變革已勢在必行?

    編者按:近段時間,手機市場風起云涌,蘋果推出新款手機,因為價格等原因在國內并沒有叫響,聯想集團節前推出新款手機殺入市場,加上原有的華為等知名品牌,市場格局如何演繹,值得持續關注。

    近日,榮耀要從華為獨立而單飛的消息,鬧得是沸沸揚揚。

    對此,榮耀和華為高層雖先后發聲,表示仍將雙劍合璧,但終究止不住業內的廣泛猜想。

    不過,業內人士稱,華為有意在未來兩年沖刺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并要在今年實現2億部手機出貨量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靠中低端手機的銷量,這讓其旗下主打中低端的互聯網品牌榮耀的表現顯得極為關鍵。“榮耀的使命暫未完成,華為不會輕易在短期內讓榮耀獨立出去。”

    榮耀使命尚未完成?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手機的互聯網子品牌榮耀,將要徹底從華為體系中脫離,成立獨立的公司。獨立之后,榮耀可以強化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場。

    消息傳出后引發市場熱議。日前,榮耀和華為高層先后現身予以回應。榮耀總裁趙明發微博表示,“榮耀手機成立四年多,用青春加速度在蛻變、成長。無論是榮耀年輕科技潮品的定位還是堅持華為、榮耀雙品牌戰略都得到市場充分驗證,未來,榮耀將會更加堅定的與華為品牌一起,雙劍合璧,共圖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奪冠大業。”

    對此,榮耀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榮耀在品牌上一直是獨立運作,公司方面沒有對“徹底獨立”的傳聞發布官方說明,但趙明的說法算是對這一消息進行回應了。而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也在趙明的微博后面附言,表示支持:“雙劍合璧、妥妥的。”

    榮耀是華為旗下的互聯網子品牌,誕生于2013年,最初作為華為的附屬品牌而存在,而后在品牌和渠道上慢慢獨立,并借著互聯網的東風站穩了腳跟。在策略上,榮耀與華為并不相同,各有地盤,榮耀對標小米等互聯網手機品牌,而華為定位高端。近幾年,榮耀產品也逐漸去掉了華為LOGO,在渠道上獨立運作。

    雖然榮耀與華為在品牌、渠道和運營上相對獨立,但雙方在產品技術、研發等方面擁有共享機制。同時,無論是在榮耀拓展國內市場還是走向國際市場時,華為都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對于榮耀的獨立,華為是有過想法的。早在5年前,華為內部高層就曾傳出“榮耀獨立運作已在內部獲得一致認可,進行電商化發展”的消息。此后,華為電商還醞釀了一系列變革舉措。而彼時,業界普遍認為,榮耀開始單飛之旅。

    不過,隨著榮耀和華為在市場份額的壯大,“單飛”卻鮮被人提及。“目前,華為的重心在‘第一’上,這里主要指的是出貨量第一。要想實現‘第一’,榮耀的出貨量無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單飛’也就被擱置了。”業內人士認為。

    余承東曾經豪言“2年之內超蘋果、5年之內超三星”。目前華為的單季度銷量、市場占比已經超過了蘋果,但距離“第一”的霸主地位還有一定距離。而華為品牌統計銷量數據是包括榮耀在內的,在業內人士看來,華為在獲得“第一”之前,是不會輕易讓榮耀獨立出去的。

    奧維云網手機分析師張金陽表示:“華為短期內將榮耀拆分出去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榮耀與華為在研究機構、供應鏈體系上均為共享的。同時,華為內部各體系分工明確,各部門人員數量龐大,想要將其完全拆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榮耀的出現是華為對于互聯網手機布局的結果,其定位與華為有較大差異,被作為子公司而獨立暫時來看意義不大。且華為本身并未上市,沒有來自資本上的壓力,表面上看也沒有必要拆分榮耀以保證自己的利潤率。”

    榮耀加速去華為化

    雖然華為方面否認了榮耀獨立的消息,但其變革的跡象已顯現。

    近日,此前主要負責華為終端產品的全球品牌推廣工作的張曉云回歸榮耀,知情人士稱這或是華為為進軍美國市場,拋棄本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包袱”而做的調整。而如若如此,榮耀從子品牌升級成為子公司,就顯得尤為必要。同時,在榮耀每每試圖通過新品沖擊高端時,又常常會遇到與華為高端系列可能產生的沖突及定位交叉等問題。

    產業經濟觀察家丁少將認為:“榮耀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華為研發、制造、渠道、資金、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今后其發展依然不可能完全脫離華為的支持。但榮耀未來將加速在品牌等方面‘去華為化’,進行更獨立的財務核算、人事布局、渠道策略、激勵機制,在資本等方面壯大自身的同時,也將給華為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目前榮耀和華為的關系,仍是相互依存,榮耀要徹底脫離華為,或還需豐滿羽翼。

    “榮耀雖然具備互聯網手機基因,但其發展并不單純地依賴互聯網,而是在線上線下平衡發展。輕資產布局線下渠道,也成為榮耀沖頂互聯網手機市場的關鍵舉措。未來,隨著互聯網紅利的進一步減少,榮耀線下渠道的作用會更突出,而這還將進一步依賴華為。華為的整體戰略還是突出技術和服務,榮耀是華為一些新戰略戰術實驗的最佳平臺,反過來榮耀團隊的出色表現也會刺激華為整體競爭能力的提升。” 丁少將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