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聲入人心》賈凡:流量和藝術并不沖突

    2019-05-31 10:52:30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聲入人心》賈凡 流量和藝術并不沖突

    近日,從《聲入人心》節目中走出來的山東小伙賈凡獲得了“齊魯最美青年”稱號。從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又到波蘭攻讀戲劇博士,原本一直埋頭在音樂求學之路上的賈凡,因為綜藝節目《聲入人心》,意外地和“流量”沾了邊。賈凡認為,藝術和流量兩者之間并不沖突,“現在大家的音樂品位提高得非常快,更有藝術性的作品只會被大家更喜歡,自然就有所謂的‘流量’。”

    記者 劉雨涵

    出色的音準,受益于父親的“打擾”

    《聲入人心》的節目雖然已經結束了四個多月,賈凡卻還處在十分忙碌的狀態。就在采訪的前一天,賈凡剛在上海完成了兩場演出,第二天一早又要參加2019年《聲入人心》南京站的全國巡演,接下來是寧波站、上海站,緊接著還有一臺音樂會的巡演。一邊是國內演出,一邊是國外讀博,賈凡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演出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我雖然27歲,但是已經學了28年的音樂。”賈凡在《聲入人心》節目里第一次登臺時說的這句話,道出了他深厚的音樂修養。賈凡的父母都曾做過歌劇演員,后來都成為了音樂老師,賈凡的音樂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的。成長于這樣音樂氛圍濃厚的家庭,賈凡自言壓力不小,“我在家里練習唱歌的時候,我爸如果聽到哪一聲不對,就會立馬推門進來跟我討論應該怎么唱會更好,這樣的經歷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有的。”

    在成長的叛逆期,賈凡對于父親貿然打斷他練習的做法提出了異議,發生過不少磕磕絆絆,但是后來他終于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良苦。“在我還沒有那么成熟的時候,父母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幫我做一些判斷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些小錯誤積少成多,將來會在聲音的架構上造成嚴重問題。”賈凡在《聲入人心》節目中所展現出來的出色音準水平,被阿云嘎和王晰都稱贊過,這正是父親十幾年如一日的教導結果。

    每天睡4小時,在“音樂界哈佛”只能拼了

    考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是賈凡一開始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賈凡首先考入了紐約的曼哈頓音樂學院,來到美國之后,賈凡發現他的學校與茱莉亞的距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遙不可及,“兩個學校一個在66街,一個在123街,其實就隔了不到60條街而已,所以我決定報考一下,哪怕考不上,備考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的提升。”

    賈凡這一無心插柳的嘗試,沒想到竟敲開了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大門,賈凡成為當年他所在專業錄取的唯一非本土學生。當得知自己通過時,賈凡激動得掉下了男兒淚,“我馬上跑到琴房里給我媽打電話,我媽聽到我在哭,以為我沒有考上,就安慰我說沒關系明年再考,我跟她說其實是考上了。”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第一節課就給了賈凡很大的觸動,老師在課堂上說,“這里不是培養singer(歌手)的地方,而是培養artist(藝術家)的地方。”當時拿到茱莉亞的offer時,賈凡覺得他這一輩子算是值了,沒有什么遺憾了,但是老師的一席話讓他覺得自己應當有更大的夢想。“這是不同的緯度,藝術家要了解涉獵更多領域的東西,歌唱跟雕塑、繪畫等都有著關聯,對于歌曲背后的文化歷史也要了解。”

    茱莉亞音樂學院會聚了全球的音樂精英,到處都是大神級的人物,這給了賈凡很大的壓力,但同時也是動力。拼搏就是他的出路,在歌劇排演期間,賈凡的課程從早上8點一直上到下午4點,從下午4點到6點又是歌劇排練的時間,晚上7點到12點還要進劇場排演。結束后回到家賈凡還要準備第二天的作業,每天只能睡不到4個小時,這樣的狀態持續近一個月。最終賈凡以全A的成績從茱莉亞拿到碩士學位,這期間的付出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顏值管理,不僅要追求聽覺也要提升視覺

    雖然頭頂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光環,但賈凡并沒有恃名校而驕,“我一直認為英雄不問出處,功夫最后還是要臺上見的。”很快,賈凡就與觀眾“臺上見”了。因為《聲入人心》這檔節目的火爆,賈凡成了公眾人物,他的微博粉絲也漲到了66萬。因為在節目中樂于助人的表現,觀眾還給他送上了“小天使”的稱號,賈凡笑言,自己這一米九的個頭肯定不能算“小”了,“我并沒有覺得這是什么‘天使’行為,我只是想讓別人能夠舒服一點。”

    因為高水準的顏值,《聲入人心》的成員被網友稱為“梅溪湖三十六子”,粉絲們幾乎是按照偶像男團的標準來追星。暴露在公眾視線下的賈凡感慨:“鏡頭真的好挑人啊!”除了練習唱歌之外,形象管理也成為賈凡需要操心的事情,“這樣也很好,可以更嚴格地要求自己。”

    《聲入人心》的成功,讓原本屬于高冷藝術的美聲唱法突然有了流量,參與其中的賈凡也是流量加身。藝術與流量之間,賈凡認為兩者并不矛盾,“大家對于文化的渴望,對于音樂的品位提高得都非常快,更有藝術性的作品只會被大家更喜歡,而喜歡的人多了就會被認為有了‘流量’。大家能夠喜歡美聲、喜歡音樂劇這是好事情,只有我把音樂做得更好,才會有更多人喜歡我。”

    賈凡覺得,所有的藝術到最后拼的都是人性,“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的音樂就會傳達出什么樣的態度。”他認為唱歌就是要把自己所有的殼都剝開,用對音樂最初的喜愛之情來對待,“尊重每一個音符,尊重每一個觀眾。”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9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采編許可證:3712018002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