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被贊“最棒的兒童節禮物” 豎屏微電影《悟空》

    2019-06-03 10:56:56
    來源:
    責任編輯:格若

    原標題:被贊“最棒的兒童節禮物”

    豎屏微電影《悟空》火了

    孫悟空,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也是很特別的精神力量。兒童節前后,用華為手機拍攝的豎屏微電影《悟空》在社交網絡刷屏了,片長8分6秒,既魔幻又現實,孫悟空的記憶點、華為手機的畫質及豎屏放映等特點,引發了網友熱議。

    《悟空》講了啥?

    男孩為去鎮上看電影歷經八十一難

    該片讓70后80后兩代都很感慨,講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那時電影《大鬧天宮》首映,男孩想去鎮上看這部電影,不惜用父親新買的鋼筆換取了一張電影票,結果招來父親的毒打,小伙伴的奚落。在一心想看大圣的激勵下,男孩帶上“金箍棒、手電和刀”,決定自己翻越大山去電影院。

    但“理想的豐滿逃不脫現實的骨感”,山中險象環生,失足落山、迷失方向、被毒蛇咬……一次次危險過后,男孩將大圣化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戴上“緊箍咒”,直面險阻——勇斗毒蛇、火烤毒蛇、上樹掏蛋、下河摸魚,還吃蟲蛹……不知過了多久,男孩終于在山腳遇到了穿著“妖精”T恤的卡車司機,乘車來到心心念念的電影院……理解起來,大概就是這個男孩像孫悟空一樣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靈感來自哪?

    導演翻山越嶺看露天電影的記憶

    該片由FIRST青年電影展牽頭,導演蔡成杰及制作團隊用華為P30 Pro拍攝,記者也看到,拍攝和編劇都是蔡成杰自己。他自己概括說,“《悟空》=童年大圣夢+時間折疊+電影級制作”。

    蔡成杰表示,他自己也有和片中男孩一樣,充斥著“大圣夢”的童年,以及翻山越嶺看露天電影的記憶。

    繼蘋果手機請陳可辛導演用蘋果手機拍攝微電影《三分鐘》后,這似乎也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商業策劃,而華為手機創新地用豎屏拍攝和播放,話題性更強。蔡成杰認為,手機比起電影設備,確實存在一定拍攝上的差距。但華為P30 Pro比較輕便靈活,鏡頭顏色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它的微距非常好,可以解決近距離拍攝問題,還有它的廣角鏡頭等功能也可實現不一樣的拍攝效果。另外,豎屏電影對手機用戶來說更友好,不需要橫過來。

    網友熱議

    大量舊物件讓70后80后仿佛回到童年

    《悟空》的故事開篇就呈現了一幅具有年代感鄉村氣息的畫面——倒貼著模糊的福字,洗衣盆里的搓衣板,老舊電視中傳來1990年亞運會開幕的播報聲、一晃而過的西游記人物貼紙、墻上泛黃的黑白照片和日歷,都將觀眾帶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這些也絕對是70后、80后的強烈記憶。網友@榑木西棠說,當男孩戴上金箍咒時他哭了,果然年齡大了,淚點變低。網友們驚呼,“看到這些舊物件時自己仿佛回到童年,也仿佛看到了那些以為永遠長不大的時光”。

    記者 孔小平

    [編輯:格若]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9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采編許可證:3712018002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