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象山|與巴黎不同,這才是青島的時尚密碼
1950年,海明威告訴一位友人:“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
檢索世界城市迤邐的發展史,每一座偉大的城市,無一例外,都是時代的禮物?;蛘哒f,每一座雄心勃勃的城市,都不懈求索著一條屬于自己的“絲綢之路”。
在國際的維度上,建設時尚之城,是青島躍上卓越之城的引爆點。毋庸置疑,7月14日舉行的“發現·青島”城市定向賽是一個標志性事件——這場活動參照起源于北歐的時尚運動方式,萬人沉浸其中,是這座城市少見的全民狂歡。
時尚,是衡量城市最耀眼的魅力曲線。對于每個感受和體驗著時尚的個體來說,它可能是潮流服飾,一段樂曲,一種品位和風格。可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時尚”理應具有一種更廣義的價值,它意味著多元文化集聚、交匯、融合,正如Chanel的創立者加布里埃·香奈兒對時尚的理解,“時尚不僅關乎衣著,它漂浮在空中,蔓延在街道。時尚關乎創意、生活方式和當下。”
最為重要的是,時尚是創新思想的策源地。這一界定不僅勾勒出一座城市的雄心,也是對不斷進化的城市的全新賦能。
當我們回顧一千多年的世界城市發展史,11世紀以來,全球先后形成了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時尚之都。以創新為第一要義的時尚,讓這些城市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始終都具備一種獨特的魅力和張力,始終保持著不亢不卑的引領力量。
從國內來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國內先進城市無一不是國內時尚城市的典范。在青島的對標城市深圳,全國高端女裝有70%出自這座城市,中國鐘表十強中有7家位于深圳,深圳全市400余家文旅科技企業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
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2019時尚業態報告》中預測,“中國將成為世界時尚產業的最大市場”。我國時尚產業近年來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國家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已經成為當今全球最活躍的時尚市場。
不過,我們建設國際時尚城,不只是因為時尚市場前景大,也不是因為對標城市發展這個產業,就邯鄲學步。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視野置于全國乃至全球城市版圖之上進行觀察和比照,就會發現,青島這座城市擁有建設國際時尚城的豐富稟賦,這一定位,極為契合這座城市的基因和潛能。
青島文化的源頭主要是齊魯文化,近代開埠以來,又融入了西方文化、工商文化、移民文化,呈現出多元性的海派文化特色,而文化的多元,是紐約、東京等時尚名城的共同特征。
此外,上世紀初以來,青島在東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是國內最早一批具有國際化特征和時尚范兒的城市。大量歐陸風格的建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批文化名人的聚集,以及紡織、服裝、鞋帽、化纖、印染等產業鏈的深厚積淀,都為青島建設國際時尚城市帶來了先機。
意大利時裝商會名譽主席馬里奧·波塞利認為,青島應吸引更多創意和龍頭企業加入國際時尚之都建設,促進青島時尚產業的發展。
作家卡爾維諾說,時尚是時鐘的指針剛剛抵達某個時刻的纖細體溫,是生活淬煉出的稀有的光澤。所以,時尚是創造新的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
青島現在提出打造國際時尚城,是否為時已晚?要知道,深圳在8年前就已經明確提出打造“時尚之都”,而它在國內外時尚城市中也只是“后起之秀”。
其實,從時尚產業的特性來看,這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因而也為“多極”發展提供了可能。眼下,中國時尚產業剛剛起步,正以單純的以產品為導向,轉向關注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而當前,科技+時尚催生出新材料、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在時尚產業廣泛應用,這為時尚的“超車”發展提供了機遇。
如果悉心留意這座城市,我們就會發現,從提出建設國際時尚城市以來,青島其實已經開始發生一些變化——
上個周舉行的“譚盾·青島音樂周”,是全國首個譚盾創意的城市音樂周,讓這座城市與“音樂之島”的夢想又近了一步。據說,譚盾對于這次活動的選址有一項要求,那就是“聽得到大海的呼吸”。靜坐聽海,而后是旋律流瀉而出,這樣的詩意城市怎能不讓人動容。
“音樂之島”這張名片,正在散發聚集效應。在月初舉行的青島鳳凰音樂節上,崔健、樸樹、李健、華晨宇、毛不易等知名音樂人紛紛到場,這樣的音樂“盛況”在青島并不多見。除此以外,青島樂都音樂谷、鳳凰之聲大劇院、星光島大劇院,以及在各區市落地開花的“酒吧一條街”,都預示著青島正高規格、大覆蓋面地推進“音樂之島”建設。
青島馬拉松誕生于2017年,算是相當“年輕”。今年5月份的“青馬”賽事,有42800名跑友報名,有近18000人因沒有中簽而無緣參賽。“青馬”這張城市時尚新名片已吸引了大量人氣。
兩年前,太平角萬博匯項目啟動,啟動之初,項目方為一棟老房子招募運營方時,只有一兩家企業參與招投標工作。現在情況有所改變,拿項目負責人的話說,這些老房子已是“好閨女不愁嫁”。太平角地區的經典建筑已開放了十多棟,變身成現代藝術展覽館、郭沫若書吧、咖啡館、精品民宿等多種時業態。
時尚的溫度在產業帶動下在逐步升溫。過去,青島被譽為“天然攝影棚”,每年約有200部影視作品在青島拍攝,約占全國影視作品的1/3。但其弊端是,影視劇取景較為分散,無法形成更具帶動力的影視產業鏈條。而現在,2018年才全面投入運營的青島東方影都平均出租率已經超過60%,先后拍攝完成《長城》《環太平洋2》《流浪地球》等40余部影視作品。
4月份,山東首個大型高科技舞臺演藝水秀——《青秀》在青島亮相,超大水舞臺及投影弧幕、首創表演用造浪系統、大型水幕噴泉等高科技手段,將八仙過海傳說進行了現代化演繹?!肚嘈恪愤@一“爆款”產品及周邊電影博物館、酒店群、游艇中心陸續投入使用,使得東方影都日均接待游客已經突破4萬人次,酒店入住率達到80%以上。
根據《中國時尚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國際時尚中心的形成主要依靠三種力量,即設計驅動、智造驅動、消費驅動,不能忽視的是,在建設國際時尚城市的過程中,青島在這些方面都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青島一名時尚產業領域企業的負責人分析過,山東作為服裝產業大省,在紡紗、織布、印染、成衣等環節都有良好的基礎,但產業鏈條中卻一直缺少設計端,缺乏優秀的時尚人才。
青島要怎么增長板、補短板,建設建設國際時尚城市?
在7月至10月青島旅游黃金季期間,以“時尚”為主題的10項重大活動、20項重點活動和100項一般性活動將陸續舉辦。青島為何要舉辦國際時尚季?活動主辦方的回答是,通過舉辦一批時尚活動,吸引更多時尚潮人,激發新思想、新創意、新體驗,全面推進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
這是青島百年來首次以“時尚”為主題,舉辦的全城參與、全民參與的狂歡盛會。也是剛剛對外發布的《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中今年下半年推進計劃的具體執行。
面對城市發展的全新命題,青島在以全新的形式推進。
4月中旬,青島市委、市政府針對國際時尚城建設舉行了一場答辯會,從晚上7點一直持續到11點半。會上的答辯人說,如此整體、寬泛、深刻地研究時尚城市建設,提出各領域行動方案,青島是“第一城”。
接下來,青島將大力發展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化和潮流化時尚產業及相關服務業集群。在行動方案中,對國際時尚城的描述是“創意活躍、消費時尚、文化多元、體育發達、會展高端、令人向往”。
時尚與文化、時尚與旅游、時尚與體育、時尚與會展被確立為青島建設國際時尚城的四大攻堅任務。仔細看這些攻堅任務的具體內容,就可以想象這座城市接下來會發生怎樣的蛻變。
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說 “我知道,南海中的一些島嶼能給人一種天下為家的巨大誘惑。但我可以肯定,即便整個世界被我握在手中,我也會把它統統換成一張返回道拉多雷斯大街的電車票。”那條“道拉多雷斯大街”,就是令天下游子魂牽夢繞的鄉愁啊。海風吹拂的青島,也藏著無數條“道拉多雷斯大街”。
時尚是沁人心脾的青春氣息。八大關、太平角將被打造成為青島時尚樣板區域。青島將學習借鑒芬蘭國家圖書館建設運營模式,打造時尚閱讀體驗中心,加快建設市圖書館新館。春天,市民將迎來“繽紛島城”櫻花節。沖浪、馬術、攀巖、滑板這些潮流運動都在推進計劃當中……
就像一部氣勢恢弘的大樂章,每個輕盈的音符后面,都藏著勇氣與熱淚,都藏著決定城市未來走向的蕩氣回腸的大故事。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