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4 09/29 14:44
    · 來源 ·
    · 責編 ·
    鏗鏘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德國人打進膠州灣 章總兵貪玩打麻將貽誤戰機

    \

     

      1897年11月14日注定會成為清政府痛心疾首的一天,這天,以德國強占膠州灣為標志,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席卷而來。在這一天的前夜 ,本文的主角章高元大人還絲毫沒有察覺。據民間的傳言,德國遠東軍艦在近海游蕩之時 ,總兵大人正在打麻將,德國人發來的信函讓他很不耐煩,被他隨手扔在一邊,后來幕客啟封一看大驚失色,知道德軍要入侵,他這才慌了,推倒牌桌想調兵,但為時已晚。11月13日,是章高元統治青島的最后一天,14日,全副武裝的德國軍人,分兵兩路在青島登陸……

      巨野教案成德國入侵青島借口

      在19世紀后期,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德國更渴望展現自己的實力,因為它實在被“壓抑”得太久了。因為國內的分裂,德國始終沒有能力參與到列強瓜分世界的饕餮盛宴之中,等到普魯士完成統一之時,世界已經被瓜分完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德國的實力躍居資本主義國家前列,它開始大膽地向舊的世界秩序發起沖擊,“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陽光下的地盤”這是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對全世界的告誡。

      早在1876年,德國就繪制了《山東東部地圖》,它的作者是德國著名地質學家李?;舴遥ㄟ^勘探指出,膠州灣將會是德軍在山東立足的最佳據點。1896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又派遣德國遠東艦隊司令梯爾匹茨對膠州灣作了一次極為詳盡的秘密調查。他從軍事角度指出了膠州灣的四大優點:第一,有安全的停泊處;第二,容易設防而需費不多;第三,附近有煤田,能提供很大的經濟利益;第四,氣候適于歐洲人。1897年,德皇又派其海軍部建筑顧問、海港工程督辦佛朗求斯來中國,對膠州灣地區進行了更為秘密的重點調查。到目前為止,德國缺乏的只是一個借口了。

      這個借口德國能否找到呢?答案是:很快。1897年11月1日,在山東巨野縣發生了一起德國傳教士被殺的案件,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巨野教案。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巨野縣磨盤張莊教堂傳教士薛田資(漢名)在當地發展教會勢力,指使教徒欺壓貧民,引起當地農民和大刀會不滿。1897年11月1日,臨區的德國傳教士能方濟和韓·理加略去兗州天主教總堂參加瞻禮活動,二人返回時途徑磨盤張莊即借宿教堂。薛田資安排二人在上房休息,自己則睡在了耳房。而此時趕來捉殺薛田資的大刀會義民們在黑夜中殺死了能方濟和韓·理迦略二人。倉皇逃走的薛田資即報告了德國駐華使館。據說德皇威廉二世得知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他在發給德國外交部的信件中說:“中國人終于把我們渴望的理由和意外事件提供給我們了”,這是對中國采取強力行動的“絕對時機”。

      1897年11月7日深夜,以巨野教案為借口的德皇威廉二世向停泊在上海的遠東艦隊司令迪特里希海軍少將發出密令:“全部艦隊立即開往膠州,占領合適的據點和村莊,而且以你認為最好的方式,使用最大可能的力量,堅決地去獲取最充分的滿足。此行目的必須保密。”

      1897年11月10日,迪特里希率領滿載陸戰隊士兵和軍火的3艘軍艦從上海駛往膠州灣。

      德軍登陸時總兵到底在干什么

      一個被不少歷史學者忽視的細節是,德軍侵占膠澳的計劃本來有可能擱淺。青島市教育局普通教育教研室歷史教研員陸安曾撰文說,在下達進攻命令之后,德國國內出現了政策分歧,以首相霍恩洛厄為首的一幫子大臣,擔心出兵之舉可能導致與中國的軍事對抗,年輕的威廉二世狂熱的心漸漸平靜下來也產生些許后怕,11日,他曾給吳淞口的德軍電臺發來一封電報,稱“如果中國滿足了德國的要求,就取消軍事行動”。

      可惜,迪特里希不可能收到這個命令了,離弦之箭難以收回,占領膠州灣的軍事行動以不可逆轉之勢上演了。更滑稽的是,膠州灣的清軍對于德軍的戰略意圖竟然一無所知,還上演了一出“輕喜劇”。

      這輕喜劇有中外兩個版本,來自中方的版本是晚晴筆記《春冰室野乘》。據記載,當炮臺哨兵發現海上有兵艦駛來向章高元報告時,章高元正在與幕客打麻將,聞報,卻說:“外國游船自行海中,偶經此地,何需預報?而你們還用這等的張皇!”過了一會兒,船靠岸,德人的旗幟已經看得十分清楚,船上下來三四個水兵上岸買了些紙筆。又過了會兒,德國人即以照會一函抵送到章高元署中。章高元賭得正熱烈,竟將來函丟在桌上,沒有拆看,還喃喃地說:“是什么大事,來煩我。”到后來因為賭得有些累倦中間休息 ,一幕客拿過照會要啟封,章高元還怪他多事。幕客說:“封已啟矣,且看其中說些什么話。”幕客看后大驚失色,“高元始取視,乃知德人勒令于二十四小時內將全島讓出來。高元這才慌張起來,把牌桌推案倒,盡翻賭具于地上。下令迅速集合軍隊。當他緊急出署,則德兵已滿衢市。這時隊伍已經到齊,將士皆挾空槍,無子藥。急返庫中領取,則火藥庫已為德軍所占。”

      來自德方的版本是德國人C·胡居寧當時撰錄的《德國第三海軍營營史》(海大德語教師朱軼杰翻譯),內中說:“此時(1897年11月14日上午),登陸部隊的一部分人必須經過下青島村,那里有衙門和清軍指揮官的官邸。章將軍湊巧就在他家門口的空地上,他一點也不清楚這支德國登陸部隊的意圖。他深信,他們只是在進行登陸演習。他很友好地與這支小分隊的指揮官打招呼,并通過翻譯表達了他對他的部下得到觀看歐洲軍隊的示范性演習這樣難得的機會的滿意之情,他們能學到很多東西。很有意思的是,在各個地方,德軍部隊都碰上了正在操練的清軍士兵,他們中一小部分人都在按照德軍的條例和口令由士官訓練 。在這批人中有幾個人受的訓練是直接得自德國在清軍中的顧問。這些人甚至還不時地用德語交談,他們為了盡可能仔細觀察德國士兵而好奇地靠近我們。”

      看完這兩個版本后,我們大致能想象出膠州灣被占領時的場面,那是一個充滿喜劇意味的過程,當然,笑過之后,恐怕還會留下些許的苦澀。

      章高元上演“單刀赴會”鬧劇

      章高元在接到德軍強占青島的消息后,反應如何?青島文史愛好者金鵬在上海圖書館復印的《章鼎臣軍門節略》中說:“德兵由青島登岸,章軍與遇將接仗。詔不許輕開兵釁,章軍不敢動,而德兵益驕橫。”筆者對于這一說法是存疑的,因為文中稱“詔不許輕開兵釁”,這份“詔”是誰發出的?

      時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翁同龢在16日的日記中記載:“晨入,看四電,德兵船入膠澳,占山頭,斷電線,勒我守兵三點鐘撤出,四十八點鐘退盡云云。即草電旨二道,(電山東巡撫李秉衡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李秉衡勿先開炮,一令許景澄向德外交部理論,邸意以為然。”也就是說,清政府是在16日下詔不許輕開兵釁的,此時的章高元早已經撤到四方去了,那么撤退到底是遵照清政府指令還是自己決定的呢?此處摘錄11月14日章高元致李秉衡電文一則,或許可以明白就里:

      “千急。濟南撫帥鈞鑒:今早德兵突然上岸,元以向奉公文接待保護,未便擅阻……元欲戰恐開兵端,欲退恐干職守,再四思維,暫將隊伍拔出青島附近青島山后四方村一帶,扼要據守,元仍駐青島立候示遵行,飛速至盼。”此后,在清廷“惟有鎮靜嚴扎,任其恫喝,不為之動”的電令下達后,章高元在德軍的威逼下,又一次后撤至滄口。

      如果說章高元撤兵滄口是顧全大局之舉的話,那么接下來的一則史料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了,《章鼎臣軍門節略》中說,在德軍占領青島后,章高元曾親臨德軍軍營,大有關云長“單刀赴會”之風:“鎮軍單騎赴德營,欲折以理,德將慚不面,使偏裨露刃威嚇,令退兵,鎮軍大笑謂曰:‘我百戰身余,豈畏死哉?畏死不來也。’德將欲止之,鎮軍拔佩刀自刎,不得,欲蹈海,又不得……”章總兵不畏兵刃,親自面見德軍,德軍居然因為羞愧而不敢見,德軍拔出兵刃威脅,章總兵大笑不懼,欲自刎,欲投海,均被德軍攔住。那么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作為戰爭親歷者和敵方,從史料取舍的原則上講,C·胡居寧的史料更有分量:“章將軍沒有和他的軍隊待在一起;他擔心自己的腦袋,也擔心他的同胞報復,因此他請求,暫時繼續待在這里,留在他的衙門里……而當他在炮營里繼續他的秘密通信時,他又被轉到了威廉王妃號上。他嘗試用所有的勁兒反抗,甚至還上演了一出很有戲劇效果的一幕,他請求護送他的軍官把佩劍給他,他想用這把佩劍自殺。最后他卻愿意服從看守人員的命令,在船上很快就感到很舒服了。只有當他害怕如果待得時間過長,朝廷里的權力部門會用習慣的方式關起他的家人時,才會讓他擔心。為了避免這件事,他請求釋放他,在他保證立即離開他的軍隊駐扎的地區后,他得到了自由。”

      1897年12月17日,章高元奉令退守煙臺。據說他離開青島時,曾“對德方在他停留期間的對待道謝”,“他甚至還和身邊的幾位軍官交換了小紀念品”。今人論及章高元,仍要冠以“不怯戰”的稱號,說他退守是“迫不得已”,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致”,這種理念,實在是可笑、可嘆!

      特約撰稿 田野

      未經城市信報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編輯:鏗鏘]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