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5 01/05 16:08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蘇青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三村莊入選山東省傳統村落名單

    \

    走近李家周疃村你便會知曉,這里不是尋常之所——乃是清中后期李秉和莊園所在地,與棲霞牟氏莊園并稱膠東兩大封建地主莊園。在李秉和莊園西宅遺址現場,包括議事廳、烏龍院在內的幾棟老屋恢復修繕已悄然啟動。

    “李氏莊園是清代即墨首富李秉和的居室建筑群,”李家周疃村支書李永新介紹,該莊園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90年),原有房屋313間,“如今尚存較完整的就是西宅這三五幢,”他指著眼前的議事廳、烏龍院等說道,每幢大約長12米,寬3米,高3.5米。議事廳的梁、架、墻、瓦都已經翻新,懸山、出檐、青色小瓦蓋頂的建筑風格一一呈現出來。

    史料記載,李秉和家族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國期間即墨境內最大的地主,在全國的商鋪有120多家,其土地之廣、店鋪之多、錢財之巨、莊園之豪華,為即墨之冠,聞名省內外。

    “李秉和莊園不同于牟氏莊園之處,就是它有大大的圩墻,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式中國莊園,”李永新介紹,這個莊園自李秉和始,經過五代擴建,特別是其曾孫李葆初等人大興土木,整個莊園圩墻環圍,東寬西窄,略呈梯形,總占地面積為10公頃。圩墻周長約1.5公里,高5米,頂寬4米,由三合土板筑,內外墻壁砌以磚石,在68歲的村民孫方湖記憶中,“圩墻可以跑兩輛馬車”。

    圩墻開南、北、東三個圩門,分別筑有古式城樓,其式樣仿即墨縣城的古城樓而建,青磚綠瓦,雕梁畫棟。圩墻外周圍挖有深約3米、寬約6米的城壕溝,吊橋懸空。莊園北門內一條長達270米的大街將莊園分成東、西兩宅,東宅名“尚理堂”,有房180余間;西宅名“尚敬堂”,有房140余間;兩宅又各分東、西兩院,臨大街一面為住宅。東宅臨圩墻一面為菜園,西宅臨圩墻一面為花園。各宅的中間為主建筑,富麗堂皇。

    這一切,現在大多都蕩然無存了。

    在議事廳,自西而東是一排楹柱挺立,屋頂承以椽梁,精巧美觀,“這些楹柱還是200年前這棟老宅里的,”李永新介紹道,如今都已修飾一新。一根根支撐屋頂的楹柱之間,還用木頭打制了一方方新框架,“這些過去都是大型屏風、雕花門格、窗格,”李永新告訴記者,當年議事廳可謂雕梁繡戶,很氣派,以后由于被作為糧倉用,這些雕繪華美的門戶都被拆掉了。

    李氏莊園擁有較強的護院武裝。圩墻頂外側筑有女墻,按地形分別筑有向外凸出的4個炮臺,抗戰前有長槍60支,李葆初以下大小主子各有手槍1支,曾趕跑了從東北趕來打劫的幾百人的土匪隊伍,仗打得驚心動魄。莊園的鎮宅之寶、“大將軍”銅炮長約3米,口徑25厘米,據傳后來被日本人劫走。

    李家在莊園內外還立有三座牌坊,均為漢白玉石雕成。李永新告訴記者,聽老輩人說,一般的有錢人家是不敢建牌坊的,但李家不同,家族出了二品官員三位,五品官員三位,七品的五位。

    李氏莊園的保護性修繕,即從現在所存的房屋做起,金口鎮啟動了一期工程——西宅尚敬堂修繕恢復工程,初步預計明年完工。至于東宅的恢復修繕,當地人士表示,顯然難度更大,從資料搜集到項目規劃等等,尚須“從長計議”。[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蘇青]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