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5 01/21 17:08
    · 來源 ·
    · 作者 ·
    田野
    · 責編 ·
    蘇青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劉邦勸降田橫遭韓信搗鬼 被追殺自刎洛陽

    劉邦曾派重臣酈食其勸降田橫因為韓信搗鬼,被田橫煮了

    \

    徐悲鴻著名油畫《田 橫五百士》

    1930年,藝術大師徐悲鴻創作了一幅197厘米×349厘米的特大型布面油畫,這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田橫五百士》。畫面選取了田橫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著重刻畫了田橫這一著名的歷史人物。他身著紅袍,挺胸昂首,面容肅穆地拱手向島上的壯士們告別。徐悲鴻甚至把自己的五官畫在一名壯士的臉上,以表達自己對田橫的敬仰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由于畫作出現于抗日戰爭時期,它所傳遞出的意義自然也非同凡響,田橫精神一度成為重慶《新華日報》和延安《解放日報》的熱門話題。葉劍英元帥在同學錄誓言中寫道:“成則周武三千,敗則田橫五百 !”田橫精神已成為義勇氣節的象征。那么,這幅油畫作品中的田橫到底是誰,《田橫五百士》描述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田橫靠刺殺官員起家

    驚心動魄的故事往往伴以波瀾壯闊的歷史,田橫的故事也不例外。盡管我們熟知五百義士自殺的壯舉,但誰又會想到田橫一門的起家竟是從刺殺官員開始的,畢竟這種行為并不十分光彩。

    時值秦末,陳勝吳廣首倡的農民大起義已經燃燒了大半個中國,我們故事的主角田橫一族也在這時登場。當時陳勝部署的起義軍已經殺到了齊國狄(今山東高青縣東南)地的邊境之外,太守據城不出,城內人心惶惶。在此之前,田橫及其哥哥田儋、田榮已經實際上控制住了整座城池的人心,他們是貴族之后,同時又禮賢下士能得人心,動亂的環境給他們創造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謀反。

    這一天的上午,田儋和一名少年押著自家奴婢來到了狄地長官的辦公場所,他們奏稱奴婢犯下罪行 ,請求允許斬首。秦朝是個法治社會 ,按照律令規定,即使斬殺自家奴婢也得告官,所以他們的這一舉動并沒有引起這名官員太大的注意,此時農民起義軍已經包圍了狄城,誰會在意殺死奴婢這樣的小事?長官剛要開口說話,長刀反而貫穿了他的心臟,這一刻他才知道,田儋告官殺婢是假,刺殺造反是真。

    我們從田儋接下來的一番豪言壯語中可以窺見田氏一族在這場農民起義大風暴中的立場,他面對著城中的官吏父老說:“現在天下大亂,各地諸侯全都反秦自立。齊國 ,乃是周朝就設立的古國,田氏自古就是齊國之主 。我田儋就是田氏之后,這大王之位應當由我來坐!”他當仁不讓坐上了第一把交椅,而他的弟弟田榮、田橫就成了他的股肱之臣。

    田氏一族在確立了自身地位之后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擊退了陳勝的農民起義軍,解除狄城的包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田儋的雄心壯志是不小的,他不想依附于陳勝,而是想獨立干出一番事業來。但隨后群雄隕落,天下呈現楚漢爭霸態勢的時候 ,田橫便陷入了被動。

    首先,田氏一族并沒有依附西楚霸王項羽,在項羽的叔父項梁面臨危機時拒絕救援,這就給齊楚關系留下了一層陰影,后來雙方越鬧越不愉快,等到項羽重分天下時干脆把齊國分給了別人;其次,田氏一族也沒有應和漢王劉邦,因為劉邦當時的實力實在過于弱小,又遠在巴蜀之地,絲毫沒有問鼎天下的實力。這種“不結盟”政策看上去好像很自主,實際上給田氏一族埋下了禍根,因為仔細想想就知道,楚漢一方無論誰獲得勝利都會對齊國下手,而齊國過于獨立自主反而會給勝利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田氏一族樹大根深,非除不可!

    降漢還是自立?這是個問題

    公元前204年,楚漢爭霸進入到關鍵時刻,這一年,項羽和劉邦在滎陽訂立盟約,東西而治,是為楚河漢界。同樣是在這一年,田橫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決斷,偌大一個齊國,到底跟誰站在一邊?

    楚國?顯然是不行的,要知道,就在兩年前,因為項羽在滅亡秦朝后把齊國分給了別人,田儋一族再次造反控制了齊地,雙方大小惡戰數十場,田儋、田榮雙雙戰死,同樣因為自己的謀反,劉邦得以趁項羽兵力不濟暗度陳倉,項羽一定恨透了齊國也恨透了田氏;降漢?似乎也不行 ,因為劉邦已經把韓信部署在河北一帶,強兵壓境,絲毫沒有要談和的意思。到現在這個時候,田橫終于意識到當初“不結盟”政策給自己留下的禍患了。

    劉邦果真有了行動,他自然不會信守什么盟約,和項羽訂立盟約不久,他就策略百出,先是離間了范增和項羽的關系 ,接著又展開了多面外交,他居然派人向田橫遞來了橄欖枝。

    使者名叫酈食其,這位老先生曾向劉邦建議通過和談的政策,說服齊國投降,他稱齊國人詭詐多變,強兵守衛要沖,真要大戰,恐怕一年半載打不下來,“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番。”

    酈食其和田橫很快就見了面,老先生一番說辭很有意思,在《史記》中有詳細記載(為方便閱讀,直接進行了白話文處理):

    “大王知道現在天下都歸向誰嗎?知道的話,齊國可保,不知道,齊國就危在旦夕。”

    “天下人心何向?”

    “歸向漢王。”

    “為何這樣講?”

    酈食其接下來就用了一大段話來陳述道理,他自然分析了政治上、軍事上的諸般優劣,但關鍵還在最后幾句話:“漢王奪取天下指日可待,誰后歸順第一個就要倒霉,更何況目前韓信已經在進攻齊國的途中了,如果大王歸降,齊國江山尚可安然無恙,不歸降,危在旦夕。”

    可以想見田橫當時內心經過了復雜的斗爭,最后,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在此后的楚漢爭霸中,和劉邦站在一起。隨后,他撤除了歷下一帶的重兵防守,史書上說他此后終日“與酈生縱酒為樂。”

    田橫的決定是正確的嗎?應該說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但世事不遂人愿,他哪里知道,他有意投降,可韓信還不接受呢。

    烹殺酈食其,田橫劉邦結仇

    公元前203年冬,韓信接到了酈食其的來信,信中說田橫已經答應歸降劉邦,這讓他很是舒心。畢竟在河北一帶已經屯駐很長時間,既然山東歸降,就可以放手南下攻擊楚國了。韓信特意對來使說:“既然酈大夫已經說服齊國 ,那我就立即揮師南下了。”他整裝待發,可老毛病又犯了。

    韓信的一生中有數次關鍵轉折是拜謀士蒯徹所賜,可該聽的他不聽,不該聽的他偏偏要聽。后來劉邦偽游云夢澤,蒯徹勸韓信不要去,韓信不聽,結果被劉邦生擒;這次蒯徹勸韓信進攻齊國,違背盟約,韓信反而聽了。

    《資治通鑒》記載蒯徹的一段說辭,道是:“將軍您受詔進攻齊國,劉邦派人去說服齊國,但劉邦派人讓將軍就此打住不進攻了嗎?沒有啊!那您為什么就決定不打齊國了,而要揮師南下呢?況且這個酈食其,一個儒生罷了,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居然拿下齊國七十余城;而將軍您率領數萬之眾,一年多才拿下河北五十余城。當將軍這么多年,反而比不上一個儒生的功勞嗎?”

    蒯徹的一段說辭可謂字字敲打著韓信的神經,他好面子,講功勞,頗為自負,想到自己連個書生都比不上,登時變了主意。酈食其是死是活他可管不了,眼下齊國撤防,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這年十月份,韓信的北方軍團進入齊國境內,軍群勢如破竹,連下歷下、臨淄,大敗齊軍。諸田分頭逃亡,分兵守土:齊王田廣東走高密,丞相田橫出奔博陽,守相田光逃到城陽,將軍田既退守膠東。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項羽居然派大將龍且率領大軍(號稱20萬)救齊,在高密與齊王會師,與漢軍展開決戰,所謂“政治上沒有永恒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誠如是也。

    田橫此刻六神無主,慌亂之中他走了一步錯棋,本來抵抗劉邦已經是錯誤在先了,他還活活烹殺了酈食其。要知道,酈食其乃是劉邦重臣,況且韓信攻齊跟他沒有絲毫關系 ,但田橫還是把賬算在他的頭上,可憐這位儒生被活活煮死。

    公元前203年是關鍵性的一年,這一年楚漢之爭初見分曉,劉邦奪取天下只是時間問題;這一年,田橫喪失了齊國土地,殺掉了酈食其。從此之后,田橫跟劉邦結下了梁子,雙方不再信任彼此,五百義士的故事也就拉開帷幕了。 記者 田野[編輯:蘇青]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