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5 06/25 09:01
    · 來源 ·
    · 作者 ·
    田野
    · 責編 ·
    光影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黎元洪夫人改嫁被逐出青島 李香蘭曾在青演出

    黎本危是民國第一如夫人她和店員再婚被沈鴻烈逐出青島

    一戰前后 ,世界上的女權運動逐漸興起,這股爭取女性解放的風氣自然也刮到了中國。先是民國時期的“天足”“天乳”運動(禁止纏足和束胸),繼而是一大批女子學堂甚至男女同校的設立,女子參政、女子參軍……女人活動的社會領域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民國就誕生了不少奇女子。

    民國時的奇女子身上都有一種“民國范兒”。一方面,她們剛剛從傳統社會走來,身上還有一種端莊的氣質,尚沒發展到“暴露即是性感”的荒唐地步;另一方面,她們又迎來中國嶄新的一個歷史時期,開各種風氣之先河,在思想上十分進步。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就來說說民國時期跟青島相關的兩位奇女子。

    黎本危是黎元洪的小妾

    黎元洪是中華民國的第一位都督,首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他的小妾黎本危就是一位民國奇女子。

    黎本危原名危紅寶,又名危文繡,嫁到黎家之后,乃改名為黎本危。按徐海所著《黎元洪傳》,關于黎本危的來歷,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但她的出身各方均認定是煙花女子。

    據黎元洪長女黎紹芬的回憶,黎元洪在武昌做新軍協統時,限于當時的風尚,黎元洪之姑為他物色了一個陶姓的姑娘。然而共同生活了幾年,陶氏并沒有生育。辛亥革命之后,黎元洪又花三千元買了一個小妾,陶氏與之不睦,就負氣出走。這個花三千元買來的小妾就是黎本危。不過,黎紹芬在辛亥革命時,才十一歲左右,她的回憶比較籠統。

    另據章君谷發表于《中外雜志》上的《黎元洪傳》所載,黎本危原本出身蘇北望族,但是黎本危的家里面窮困到無法生存的程度,只好將面目姣好、聰明伶俐的女兒賣與上海十里洋場的娼門,開始倚門賣笑的皮肉生涯。黎本危淪落風塵中,卻有一雙慧眼,看出黎元洪不是等閑之輩。兩人定情之夜,黎本危有從良的心愿,黎元洪亦決心幫她脫離苦海。后來,她聽說自己的恩客黎元洪頗為風光地做到了新軍協統之職,就抱著一試的態度,與黎元洪通了消息。沒想到黎元洪果然允諾,不僅替她贖身,還把她迎娶到家中做了如夫人。

    徐海認為,章君谷的這段關于黎本危身世的記述,也有一些值得推敲之處。一是黎元洪身為海軍軍官時,薪俸較低,還要養家糊口,哪里還有多余的錢去嫖妓?同時,從黎元洪一生的行狀來看,黎元洪并不是一個放浪形骸的人,何況當時清朝嚴禁海軍軍官狎妓。相比之下,薛觀瀾之子薛民見在《黎元洪年譜》中的記載顯得較為可信,其記載如下:

    1904年12月,清朝政府派欽差大臣鐵良南下,在鄂閱兵并觀察政務,湖北文武官員按日接宴。一日,同僚在漢口南城公所某伎館征花侑酒,黎元洪與焉。飲至深夜,爛醉如泥的黎元洪不能行走,就宿妓女危紅寶室,后遂納以為妾,并改紅寶之名為黎本危。

    這段資料后來被多次引用,并加以演繹,最終成就了黎本危的傳奇經歷:這個普通的妓女,因為黎元洪的垂憐而得以從良,并隨著黎元洪的升遷而身份上升。黎元洪后來成為民國第二任大總統,黎本危也一躍而成“民國第一如夫人”。

    曾幫黎元洪保管大總統印

    在黎本危嫁到黎元洪家之前,黎氏本有一妻,名吳敬君。吳氏9歲就來到黎家做童養媳,長大后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但吳氏畢竟是一名傳統女性,不能幫助黎元洪應付官場上的交際,而黎本危的到來恰恰彌補了這個缺陷。別看黎本危是煙花出身,但她粗通文墨又聰明大方,逐漸成為黎元洪處理公私事務的得力助手。她和吳氏一主外,一主內,雖然偶有摩擦,相處倒也融洽。

    在應對外部麻煩上,黎元洪顯然更信任黎本危。黎元洪本來并不對革命黨抱有好感,野史記載,武昌起義當晚,他得知革命黨人要推他做都督,遂躲在黎本危床底下,以避出山。此事被部下馬隊第一標第一營的排長蕭燮增知道了。蕭帶著眾人把黎元洪從床底下硬是拖了出來 ,“床下都督”之稱即由此而來 。起義者用手槍逼著黎元洪來到湖北省咨議局,還把他關押在樓上,用重兵看守。就這樣,黎元洪做了新政權的都督。

    相比黎元洪的保守,黎本危雖是一女子,但某些方面卻敢開風氣之先。黎元洪做了都督之后,清政府調集重兵圍剿武漢,湖北民軍雖然打過幾個勝仗,但自10月26日后,清軍海陸夾攻,民軍傷亡慘重。黎本危多次代表黎元洪到各個醫院探望傷兵鼓舞士氣,每到一處都要反復表示:“都督本擬親來,因軍各吃緊,不克分身,特命妾代達微忱。”令下級傷兵頗為感動。

    除此之外,黎本危還和其他高官內眷聯系緊密。據歷史作家張耀杰《民國紅粉》記載,1912年4月9日,已經辭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應黎元洪邀請率領夫人、兒子孫科、女兒孫娫和孫婉,以及胡漢民、廖仲愷、汪精衛等二十多人,乘坐“聯鯨”、“湖鶚”兩艘軍艦抵達武漢。4月10日中午,都督府舉辦盛大宴會,并由黎本危出面招待孫中山夫人及其女兒孫娫、孫婉。席間黎本危與孫娫、孫婉達成合辦女子學校的意向,并于1913年如約創辦了湖北第二女子師范學校。

    黎本危的交際能力讓黎元洪刮目相看,也對她倚重日深。據張耀杰記述,1913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后,為了加強專制權力,以“磋商要政”為借口逼迫黎元洪赴京,將其軟禁在中南海的瀛臺。當時黎元洪的發妻并未一同前來,隨侍在側的只有黎本危。據說袁世凱為了表示特殊照顧,曾經專門安排京漢鐵路局定時用火車運送黎元洪、黎本危喜歡的洪山菜苔和樊口鳊魚,以撫慰他們的思鄉之情。在京期間,黎本危很快成為活躍在京津地區社交場所的一名政壇名媛。據記載,京津上流社會都知道副總統夫人黎本危女士,近年跟著教師學習英 、法語言,已經能與外國人直接談話。每當有社交舞會,黎夫人就負責招待女賓,她深諳西方禮儀,每每令賓主盡歡。

    直到黎元洪政壇生涯的最后一程,我們依然可以看見黎本危扮演著重要角色。1923年6月13日,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在直系軍閥逼迫下通電離京,他所乘坐的專車在前往天津途中,被直系軍閥王承斌攔截。王向黎索要總統府印信,黎被迫說出印信被黎本危存放在北京東交民巷法國醫院。北京警察總監薛之珩找到黎本危,黎本危臨危不懼拒絕配合,直到黎元洪從天津車站打來電話,她才到法國醫院取出印信。民國大總統印信是國之重器,將如此重要的物品交與黎本危保護,足見黎元洪對黎本危的信賴之深。

    和小10歲的綢緞鋪店員再婚

    1928年5月25日,黎本危陪同黎元洪去英國租界賽馬場看馬會。黎元洪突然昏倒,黎本危急忙扶住,派人急送醫院診治。自知不治的黎元洪,先在黎本危處住了七天,后在原配夫人吳敬君處去世。

    黎元洪的去世無疑給黎家的分裂埋下了伏筆。據說黎元洪在去世前遺囑將其天津房產留給黎本危,這讓吳敬君十分寒心,加上喪夫之痛,吳氏也在1930年撒手人寰。這下子黎本危和原子女的關系更加緊張,恰在此時,一件大事發生了。

    原來,黎元洪去世時,黎本危不過40歲,加上和子女關系不和,黎本危決計改嫁。而這改嫁之人是一個小她10歲的天津綢緞鋪店員王葵軒?,F在看來 ,此事辦得尚且有些唐突,更何況這是民國時期,考慮到黎本危的身份,黎元洪的子女對此事大為不滿。大女兒黎紹芬警告黎本危,假若不能遵守婦道就將其掃地出門。黎本危也不甘示弱,于1932年攜帶黎家遺產證書出走青島,并且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要求分家產。

    因為手上有遺產證書,黎家天津房產大部分為黎本危所得。后來 ,黎本危把名下房產出租給天津東興樓飯莊,她自己投資巨款與王葵軒在青島開辦一家綢緞商鋪。由于王葵軒頗善經營,綢緞商鋪生意興隆,不到三年時間,王葵軒竟成了青島頗有名氣的綢緞老板。而此時的黎本危卻足不出戶,真正做起家庭主婦,過起了隱居生活,正當青島人對黎本危漸漸淡忘時,她又掀起一場輿論風潮。

    常言道,花紅一陣子,人活一輩子。此時,王葵軒想讓和自己同居了六年的黎本危名正言順成為自己的妻子,黎本危也有此意。于是,二人向青島商界發出請柬,在青島有名的國敦大酒店舉行了一場場面宏大的婚禮。這樣高調的結合立刻引起敬仰前大總統黎元洪的一部分軍政大員的強烈不滿。胤凌在《悲情民園“如夫人”》一文中說:當時不少人上書青島市政府,要求懲治這等傷風敗俗、有損政府顏面的行為。青島市長沈鴻烈震怒了,他下令警察局抓捕了王葵軒,并查封了他在青島的綢緞鋪。理由是王葵軒竟坑蒙拐騙黎老總統的錢做生意!至于黎本危,因其放蕩成性,道德敗壞,損壞了老總統的臉面而被驅逐出青島。

    黎本危孤身一人離開青島來到杭州不久,收到了王葵軒托友人從天津轉來的信。王葵軒信中說,他答應了沈鴻烈開的出獄條件,今后不打算再和黎本危有任何往來了。王葵軒還在信中說,他是一個下里巴人的賣油郎,本不該和黎本危這種陽春白雪的民國花魁產生戀情……

    至于黎本危后來去向,史書記載不詳。有的說她出家為尼,還有的說她隱姓埋名活到新中國成立之后。特約撰稿 田野[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