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15 07/16 08:57
    · 來源 ·
    · 作者 ·
    宋義彪
    · 責編 ·
    光影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打工仔李壽山當漢奸 解放后潛逃終落網

    李壽山早年在青島打過工惹事后到畢庶澄手下當了兵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在此期間,出現了許多賣國求榮的漢奸,李壽山便是其中之一,他原籍即墨縣,后隨父親遷居到安東縣(遼寧省東港市舊稱)大孤山??谷諔馉幤陂g,李壽山伙同日本浪人張宗援,瘋狂圍剿抗日隊伍,用極其殘忍的手段率部殺害抗日戰士、無辜群眾達300多人。本期《發現青島》,咱們來說說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殺人魔王。

    早年曾在青島汽車行打工

    “關于李壽山的出生地,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據《丹東名人傳略》記載,李壽山,別名李紫盈 ,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出生于即墨縣城陽鎮,少年隨父到安東縣大孤山;而東港市政府門戶網站 ,說他祖籍山東省即墨縣城陽鎮,1891年生于安東縣孤山鎮附近的李家臥龍屯。”魯青抗戰史研究專家張成先生對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說,“在《親歷者講述:漢奸內幕》一書《我所知道的李壽山》中,稱李壽山原籍即墨縣城陽村,后遷居大孤山鎮。這篇文章的作者李保德曾在李壽山部下當過軍需官,所以李壽山的原籍是即墨縣城陽村的說法應該比較可信。”

    據李保德記述,李壽山原名李保仁,綽號李大刀,小時候念過幾年私塾,放學后在大孤山鎮賣魚和菜,后經人介紹到青島市一個交通汽車行打工,后在青島買了一臺汽車到大孤山跑運輸。在一次運輸中,李壽山把托運的郵包丟了,郵局找他索賠,李壽山不給,和人家吵了起來,還和弟弟把郵局的人打了。事后,李壽山怕有關方面追究,就離開大孤山,一跑了之。

    在青島汽車行期間,李壽山在一次交易中認識了張宗昌的軍需官畢庶澄。1922年李壽山打了郵局工作人員之后,就去沈陽找畢庶澄,想要當兵。畢庶澄就把李壽山介紹到綏芬河軍事講習所當了一年兵。第二年,畢庶澄當了奉軍第二十三旅的旅長,李壽山也跟著沾了光,在畢庶澄的部下任排長,還隨著畢參加了直奉戰爭。奉系軍閥張作霖獲勝,張宗昌當了山東督軍,畢庶澄被提升為膠東護軍使、第八軍軍長,李壽山在第二師第八團任團長。1926年,北伐期間,畢庶澄在上海接受了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一軍軍長的委任,張宗昌知道后,把畢庶澄調回青島槍斃,畢的隊伍也被改編了。李壽山見勢不妙,便離開部隊,逃到大連金州隱居起來。

    開旅館認識了張宗援

    1929年,李壽山來到沈陽,和一個叫于景福的人在南站租借日本人渡邊的房屋,開了一家旅館。渡邊經常和一個叫張宗援的日本人去旅館收房租,李壽山就認識了張宗援。關于張宗援,之前的《發現青島》曾經提到過,他的中國名字叫張宗援,日本名字叫伊達順之助,認了張宗昌的母親侯氏為干娘,成了張宗昌的干兄弟,還起了個中國名叫張宗援。李壽山結識張宗援,他的漢奸之路也就拉開了序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侵占了東北。1932年初,張宗援和營口大漢奸王殿忠到奉天(沈陽)招募偽軍,住在李壽山的旅館里,招一個兵給旅館一角錢。這樣一來,李壽山和張宗援的聯系越來越頻繁,李壽山又萌發當兵做官的念頭,于是,經常對張宗援敘舊情,獻殷勤,并參與招募偽軍。不到兩個月,招收2000多人,成立了奉天警備軍第一旅,王殿忠為旅長,李壽山當副旅長。后來,因為合不來,1932年1月,兩人各領1000多人,分道揚鑣。

    張宗援依仗日本人的勢力,成立安奉地區警備司令部,讓李壽山當司令,他自己當副司令,下設3個步兵營及騎兵連、機槍連、擊炮連、山炮連、大刀隊各一個。李壽山網絡趙保原、還有自己的二弟和地痞張振有,分別擔任步兵一、二、三營營長。

    刀鍘抗日戰士和無辜群眾

    隨著日軍侵占東北,這一地區的抗日烽火越燒越旺。據《中國抗日戰爭全史》記載,在日軍鐵蹄踐踏下的東北大地,義勇軍、游擊隊、紅槍會、大刀會、山林隊等各種抗日武裝猶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從此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抗日義勇軍,在遼寧地區興起最早,發展很快,斗爭也相當活躍。

    當時,奉天、安東、莊河、岫巖一帶,抗日隊伍更加活躍,搞得日軍惶惶不安,這些地方正是李壽山的防區。劉海全帶領的第15路抗日救國軍,駐扎在奉天北面的肥牛屯,這支隊伍士氣高漲,戰斗力強,使日寇望風喪膽。在東港市政府門戶網站有一篇文章《殺人魔王李壽山》,據該文披露:1932年3月11日,在奉天東陵大營集結待命的李壽山,接到關東軍的命令,偷襲劉海全的隊伍。當日凌晨,李壽山穿著日軍少將戰服,騎著高頭棗紅馬,手持鬼頭刀,腰掛手槍,帶領一個步兵營和騎兵連、迫擊炮連、機槍連、山炮連等千余人,肥牛屯進發。摸進屯子時,向劉海全的隊伍發起猛烈進攻。抗日隊伍奮力突圍,雙方發生激戰。劉海全的隊伍損失較重,抗日戰士被打死30多人,還被劫去大車16輛、牲口60多頭,被抓去的抗日戰士和無辜群眾200多人。李壽山命令部下將他們押到東陵大營操場。第二天,李壽山想出了一個鬼主意:殺害20名“俘虜”,為陣亡的偽軍祭靈。于是,部下寫了20個帶有死字的紙簽,連同空簽混為一起,逼迫“戰俘”逐一抽簽。抽到死字的人員,被五花大綁,拖到偽軍的尸體跟前跪下。這時,李壽山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從人群中拖出一名帶著傷痕的抗日戰士,抽出鬼頭刀便砍下這個戰士的頭顱。這時,四周鞭炮齊鳴。緊接著插著死字簽的20名“俘虜”,全被鍘刀鍘下頭顱。

    此后,李壽山拉著隊伍,進入了他的防衛區,瘋狂地圍剿鄧鐵梅率領的東北民眾自衛軍等抗日武裝。鄧鐵梅,原名鄧古儒 ,曾任鳳城縣公安局長、牡丹江警察分署署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后,鄧抱定“不能俯首甘當亡國奴”的決心,拜會省警務處長黃顯聲 ,在黃的贊同與支持下,從錦州回鳳城縣,聯絡近200名抗日志士,于1931年10月,成立東北民眾自衛軍,被推舉為司令。同年4月初,李壽山指派一批偵探,查尋鄧鐵梅的蹤跡。探子向李壽山報悉:鄧鐵梅部下一個連在大營子宿營。他便命令兩個步兵營襲鄧部宿營地。當李壽山帶著隊伍剛剛接近宿營地,埋伏在四周的抗日隊伍便勇猛地向李壽山沖殺,立即打死匪徒20多名,李壽山深知中計,抱頭帶隊逃竄。

    這一敗仗,引起李壽山的警覺。他命令部下:凡是經常接近軍營的人,要查清砍頭示眾;凡是捆紅褲腰帶的、穿制服的、留分頭的、鑲金牙的要嚴加盤查,可疑的就殺。部下遵令執行,查出3名接觸軍營的可疑人,砍下其頭顱,懸掛在街頭的電線桿上。此后,李壽山還在龍王廟把數十名無辜群眾用鍘刀鍘死或用大刀砍死。有一次龍王廟村牛春榮從李壽山部下買了一粒子彈,準備拔下彈頭,取出彈藥治病,李壽山知悉后,硬說牛春榮是“鄧匪”的探子,共產黨的親信 ,命令手下斬首示眾。牛春榮的妻子抱著孩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李壽山掄起鬼頭刀,用刀背將她砍昏后,又把孩子踢到水溝里,還把牛春榮的頭顱砍下掛在樹上示眾。當時有村民為免遭慘害,用菜刀將自己的金牙摳去。

    “所以,李壽山和趙保原等漢奸不一樣,趙保原‘反正’之后還進行過短暫的抗日活動,李壽山始終是個漢奸,無惡不作。”魯青抗戰史研究專家張成說。

    半路被鄧鐵梅部突襲

    抗日自衛軍的發展,使敵人驚恐萬狀。日軍將偽軍李壽山部調往大孤山、龍王廟,討伐抗日自衛軍,偽軍司令部設在龍王廟街。

    李壽山部隊燒殺搶掠,無惡不做,老百姓恨之入骨。羅占元在《抗日民族英雄鄧鐵梅烈士》一文中說,鄧鐵梅決心突襲龍王廟,狠狠地教訓一下這個漢奸。龍王廟是一個有1000多戶的大鎮。鎮內有商戶120余家,是鳳城南部、岫巖東部、安東西部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的集散地。鎮子周圍有外壕,還有鐵絲圍墻,敵人防守十分堅固。鄧鐵梅調動隊伍,于7月1日凌晨1時發起攻擊,以大刀隊為先導,突破北門,沖入鎮內,自衛軍戰士迅速占領各處隘口,以重火力擊毀幾個碉堡,攻進街巷。日偽軍這時正在熟睡之際,有的來不及穿衣,赤身逃竄 ;有的在渡河逃跑時被淹死。李壽山隨亂軍竄出鎮外,逃往大孤山。這次戰斗打死日偽軍100多名,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據《我所知道的李壽山》記載,李壽山率其部下500多人逃往大孤山,行至黃土坎時,受到了鄧鐵梅部下朱錫久團近的堵擊。李壽山騎兵隊發動了兩次沖擊,都被扼守在黃土坎南山嘴一帶的自衛軍打了回去。一直打到晚上,李壽山和他的人馬未能過黃土坎。夜里只好在附近的村子住下。第二天,李壽山又開始攻打,自衛軍見李壽山的人越來越多,只好撤退。李壽山逃往大孤山。后來,為了報復,李壽山下令往黃土坎打炮彈三百發,日軍還派去了一架飛機,投了四五顆炸彈,不過只炸死了一個姓高的老頭。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宋義彪[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