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抗戰傳奇大劇《大秧歌》,在天津衛視和江蘇衛視都贏得了高收視率,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劇中,海貓逃過槍斃的劫難,被昆崳山(道教名山 ,橫亙煙臺、威海兩地)游擊隊政委王天凱救下 。海貓想和王天凱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決定參加昆崳山游擊隊,成了紅隊的一名戰士。從此,這個無依無靠的江湖孤兒加入了革命大家庭,并開始在磨練中迅速成長。
實際上,這段戲恰恰反映了抗戰年代,于得水(長篇小說《苦菜花》主人公之一于得海的人物原型)、鄒恒祿等在昆崳山打游擊的膠東紅色歷史,而鄒恒祿還在青島海港碼頭做過工運工作。
在青島碼頭做工運工作
關于鄒恒祿的資料,留存于世的并不多,倒是威海市文登區委黨史研究室的文章《黨史人物傳略——鄒恒祿》對其有詳細記載。鄒恒祿,又名鄒青言,化名俞可范,代號石匠俞。1901年3月出生于文登葛家鎮林子西村一戶貧農家庭。兄弟3人,他為兄長,其父鄒連群,因病兩耳失聰難理家務,支撐門戶的重擔過早地落在鄒恒祿尚且稚嫩的肩上。因家庭生活窘迫,他讀書兩年就輟學務農。
鄒恒祿走上革命道路是從“農會”開始的。1932年,鄒恒祿在村子里的“同樂處”聽說,有個“農民協會”組織,那里面都是農民,大家聯合團結起來,可以抗租息和苛捐雜稅,他覺得很對心思?;丶揖拖蚰赣H說起此事,母親很支持。鄒恒祿加入農民協會后,積極地宣傳、組織農民,成為該區農民協會的骨干。
眾所周知,農會、工會等組織多是早期孕育共產黨員的搖籃,鄒恒祿在農會中的表現也引起了黨組織的主意。1933年春,中共黨員張連珠(鄒的表弟)以走親戚作掩護來到鄒恒祿家。用一番樸實的話語吸引鄒恒祿入了黨。在入黨初期,鄒恒祿就有著把昆崳山變成膠東“井岡山”的目標,第一年,他就發展了呂式山、鄒恒德、于同芝等8名黨員,并建立了3個黨支部和若干黨小組。年底,文登老三區已有黨員36名。
當時國共尚未進行二次合作,鄒恒祿的很多活動都是秘密進行,其條件惡劣可想而知。據說,有一次,他從文登一富戶家的進步子弟手里弄到一袋子銀元,連夜趕往榮成“堡壘戶”叢日霞(中共地下黨員)家中躲避。叢的母親掌燈一看,見他赤裸的上身沾滿了草屑,遍身被刺蛾蜇得紅腫起來,含淚用堿水給他擦身。叢的父親見他下身短褲被樹枝劃破,已難以遮羞,感慨地說:“身背銀元,卻一寒如此!共產黨啊……”
在大家的努力下,革命形勢一度出現好轉。1934年1月 ,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常子健來膠東整頓黨的組織。2月 ,重新組建了膠東特委,常子健任書記,鄒恒祿任特委委員兼文登縣委委員、職工會會長??砂肽甓嘀螅z東特委成員劉經三、張連珠、李厚生就在文登縣崮頭集被捕了,而后轉押濟南。膠東特委委員遭捕后,常子健由于是陜西人、口音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他單獨在膠東活動十分不方便,遂前往青島,第二屆膠東特委遂告解體。沒多久,團省工委又調鄒恒祿來青島海港碼頭做工運工作。關于鄒恒祿在青島的活動,筆者多方查找,但無所收獲??梢韵胍姷氖牵8鄞a頭的工作肯定不舒服,但這也讓鄒和工人走得更近,宣傳鼓動能力變得更強,為后來他領導暴動積蓄了力量。
“一一·四”暴動后,到昆崳山打游擊
1935年1月,張連珠、李厚生從濟南獲釋,途經青島返回膠東,繼續組織和領導膠東地區黨的工作。他們根據團省工委的指示,于1935年1月在文登縣重新組建了以張連珠為書記的第三屆膠東特委。此時,鄒恒祿也從青島返回,擔任特委委員。
新的一屆特委決定用武裝暴動回應國民黨的絞殺,于是著名的膠東“一一·四”農民武裝暴動爆發了。
耿晶、杜家榮在《張連珠:舉旗“一一·四”農民武裝暴動》一文中稱,在發動暴動前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先是在榮成縣石島黨的地下聯絡站——新亞藥房舉辦軍政訓練班,培養骨干;張連珠、鄒恒祿等又四處進行宣傳鼓動,壯大力量。11月18日,膠東特委在文登縣溝于家天壽宮召開擴大會議,這是舉行暴動前的一次關鍵性會議。起初,會議確定暴動時間為11月26日(農歷十一月初一);暴動領導機構為暴動指揮部,設在昆崳山無染寺;暴動隊伍的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膠東游擊隊”??墒且馔獍l生了,派出去購買子彈的人員逾期未歸,膠東特委決定暴動時間推遲三天,于是暴動改為了11月29日。
1935年11月29日(農歷十一月初四),震撼膠東大地的“一一·四”農民武裝暴動爆發了。暴動分東、西兩路行動,東路是文登、榮成、威海的人員,共編三個大隊,由張連珠和劉振民負責。西路是海陽、牟平的人員,共編兩個大隊,由程倫、曹云章和鄒恒祿負責。程倫去海陽,曹云章和鄒恒祿赴牟平,分頭組織西路暴動大軍。鄒恒祿除負責組織、聯絡外,還負責暴動的旗幟、標語和鈐記(指機關公章)等準備工作。11月29日,暴動正式開始,曹云章、鄒恒祿首先率隊到達午極村,沖進了地主開設的“隆裕油坊”,分了浮財。接著暴動隊伍沿通海、白石村等地向松椒村開進,并一路打土豪,分財物,奪取地主槍支,12月1日到達松椒村。
12月2日下午,暴動隊伍召開會師大會,宣布成立海陽、牟平兩個大隊,并決定到青山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大會尚未結束,突遭國民黨軍第81師展書堂部千余人的包圍。鄒恒祿等人一面組織還擊,一面向西山撤退,途中隊伍被打散,程倫、曹云章被俘。鄒恒祿沖出敵人的包圍,輾轉到昆崳山西麓。
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在鎮壓了暴動隊伍之后,又親自指令三四萬人馬,分兵在膠東半島東部四縣進行“清鄉”。鄒恒祿白天溜山溝鉆樹林,晚上冒死進村了解情況。然而結果很不幸,東路暴動隊伍也失敗了,特委書記張連珠被俘,鄒恒祿成為僅存的幾個特委委員。但他并沒有灰心,數日后,他開始著手恢復牟平縣委,又找到特委的劉振民等領導同志 。后來,于得水率領參加暴動的東路三大隊二十余名隊員突出重圍,轉入昆崳山。與此同時,王亮也率領東路一大隊十余名突圍的隊員轉到昆崳山。不久,在膠東特委委員劉振民、鄒恒祿的主持下,兩支三十余人的隊伍會和,于得水任大隊長。從此這支紅軍隊伍以昆崳山為根據地,機智勇敢地同敵人展開游擊戰爭。
1936年4月,在昆崳山東坡山腰的“老蜂窩”山洞里舉辦了訓練班。鄒恒祿歷盡艱險,找同志 ,尋關系,籌措糧 、油、菜等生活用品,巧妙地撇開了敵人的盯梢,秘密地送上山。訓練班雖因敵人的破壞而中斷,但它卻為以后的革命斗爭和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犧牲時年僅38歲
歷經國民黨多次鎮壓,膠東特委依然生命力頑強。1936年1月 ,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的游建鐸,坐船來到青島。當時的青島飄著鵝毛大雪,與青島一海之隔的劉公島因連年戰亂,一片破敗景象,與自己在書中看的風光旖旎的美麗海島完全不同,對家國民族的傷懷之心涌上心頭,他就在此時決定將名字改為“理琪”,取的是列寧俄文名的諧音。之后,他雇上馬車,直奔文登。后來,理琪重建了膠東臨時特委,并被選為特委書記。在理琪的領導下,鄒恒祿等人的思想理論水平提高很快。這年夏季的一天,鄒恒祿、于得水、王亮等,在西院下村西北山山庵里開了個會,議定要拔除昆崳山區的一顆釘子——界石鎮聯莊會。大家要鄒恒祿去請示,爭取理琪的同意。6月2日,于得水、王亮、鄒恒祿等率領昆崳山紅軍游擊隊奇襲界石聯莊會獲勝,繳獲20余支槍。8月 ,膠東臨時特委秘密從文登遷至煙臺。鄒恒祿為配合掩護理琪工作,化名俞可范,隨同前往。同年11月 ,由于叛徒告密,膠東特委機關遭到破壞,理琪、鄒恒祿等人被捕。在濟南監獄里,兩人受到了慘無人道的刑訊。但任憑敵人如何拷打、逼問,對我黨的機密兩人都不肯吐露半個字。
此后,革命的形勢出現重大轉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者以制造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1月 ,經黨組織營救,理琪、鄒恒祿出獄。12月24日,在膠東特委領導下,以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為基礎,在文登縣天福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這時,鄒恒祿在牟平、海陽及文登西部一帶加緊活動,積極發動黨員和群眾參軍抗日,迎接第三軍西上。次年2月 ,鄒恒祿隨第三軍西上。不久,受膠東特委指派,先后到萊陽、平度、掖縣等地,溝通黨的組織聯系,聯絡各地抗日武裝。3月間,到達掖縣剛建立不久的“膠東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
9月18日,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三支隊奉命統一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支隊(年底,改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鄒恒祿任司令部直屬騎兵連政委。1939年3月,鄒恒祿在反擊偽軍劉桂棠(外號劉黑七)進犯根據地的戰斗中,頸部被流彈打穿。在養傷期間,鄒恒祿得知醫院缺醫少藥,就拒絕服藥,并說:“我這點傷算不了什么,把藥給重傷員吧!”4月10日,鄒恒祿因傷口惡化犧牲,年僅38歲。
特約撰稿 田野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