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在軍界勇猛善戰,在政界雖然屢被吐槽,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有人說,韓復榘軍政通吃,這么厲害的一個角色,生活肯定過得很奢靡吧?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真相恰恰相反 ,他在青島山海關路13號建了自己的別墅,要求不能花太多錢,他帶兒子參加青島市長沈鴻烈的宴請,卻因沒見過魚翅鬧了個大紅臉。
青島山海關路13號別墅
作為山東省的一把手,韓復榘跟青島之間的故事可以圍繞山海關路13號的那座韓復榘別墅展開。
青島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在《青島老別墅》一書中介紹: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青島為中央直轄市,雖然行政上省、市并列,但青島地處山東境內,韓復榘便常來青島。山東省教育廳在青島開辦國立青島大學,作為山東省政府主席的韓復榘來青島視察,聽說開發八大關別墅區,他到太平灣一帶參觀,覺得果然環境很好,就買下了地皮,由他的兒子來青島操辦建筑。
這座別墅1935年建成,由中國建筑師張景文設計。別墅建筑面積895.57平方米,兩層,有地下室,磚混結構,掛瓦式的屋頂,紅磚墻面,花崗石砌成的墻角,整個建筑莊重大方。與其他別墅主人不同,韓復榘對別墅的要求是:“既要有中國風格,又要融入八大關別墅區歐陸風格的大環境中,并要求不要花錢太多。”
作為一名軍政兩界通吃的老手,不止一個人說過韓復榘是個花花公子,吃喝嫖賭樣樣都會,生活更是奢靡。但魯海先生否認了:“他是馮玉祥帶出來的,在舊中國軍隊將領中馮以生活儉樸著稱,韓復榘受之影響,也非常儉樸。”
魯海先生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韓復榘帶兒子韓子華來青島,青島市長沈鴻烈盛宴招待,有道菜讓韓子華大開眼界,這道菜便是“紅燒魚翅”。韓子華從未見過,便忍不住問父親:“這一根根的是什么東西?”話音一落,大家哄然大笑,韓復榘臉都紅了。
對于這一點,韓子華也曾回憶說:“父親對吃飯十分隨意。平時他在自己辦公室單獨用餐,每餐兩菜一湯,都很平常……在父親身邊的夏天里,我們都會隨父母去青島避暑。母親體胖,非常怕熱。在青島山海關路13號,我們有一所兩層樓的歐式小房子。汪精衛、宋子文都曾在這里住過。這房子到現在還在,成了青島的旅游景點,名字叫‘韓復榘別墅’。”
汪精衛來青島住在這里
在青島期間,韓復榘多住山海關路13號別墅,但次數不多,時間也不長。他的妻子高藝珍住的時間長一些。
韓復榘別墅建成不久,就迎來一位重要客人——汪精衛。
據魯海先生介紹:“1927年汪精衛從法國回國,建立國民黨改組派與蔣介石對抗。1932年蔣汪合作,汪精衛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一山二虎,互相摩擦,矛盾深重。1935年夏,汪精衛離開南京到青島,聲稱‘與大海為友,不問政治’。韓復榘聞聽,請汪精衛住在山海關路13號自己的別墅里,并聘請了高級廚師為他做飯。汪精衛擺出一副脫離政治的姿態,漫步海濱,看書消遣,拒不接見新聞記者。國民黨二號人物汪精衛這一做法引起國內外政界廣泛關注,蔣介石十分尷尬,派人進行斡旋。在國民政府文官長魏懷力勸之下,汪精衛又‘以大局為重’重回南京。汪精衛在青島的一切生活費用都是韓復榘支付的。”
山海關路13號別墅,因在韓復榘妻子高藝珍名下,一直未受影響。1953年,中央接待委員會收購八大關一帶別墅,也從高藝珍手中花了42770元買下這座別墅。1957年,這座別墅撥交青島市交際處使用。如今,這是韓復榘在青島曾經存在過的唯一痕跡。
他想把青島大學改為山東大學
韓復榘來青島時,常常去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改名山東大學)視察,勉勵辦好大學。說到青島大學,有兩個人心里很不痛快,一個是韓復榘,他一直對大學在青島辦而不在濟南辦心存芥蒂,掏經費不痛快,想把青島大學改為山東大學;還有一個人,就是當時的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他幾次提出辭職,不愿跟官員周旋。
《楊振聲在國立青島大學》一文稱,楊振聲心生辭職之意,大概從韓復榘巡視青島大學就萌發了。一天,韓復榘在沈鴻烈的陪同下,來青島大學巡視。楊振聲在休息室召集教員和韓復榘見面。沈鴻烈先開口說:“主席,這是我們自己的學校,你不必客氣,有什么指示,盡管吩咐!”韓復榘嘿嘿兩三聲之后,慢條斯理地說:“我沒有什么話要說,各位老師都教得很好,很好!”隨后大家就走到禮堂,由韓復榘向全體師生“訓話”。楊振聲對韓復榘與沈鴻烈的言行非常反感。
其實,國立青島大學的成立離不開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何是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的努力,更離不開韓復榘對他的支持。韓復榘剛到濟南上任時,省府班子基本上都是他從河南帶來的原班人馬,只有教育廳廳長何思源是蔣介石點名安排過來的。但韓復榘主政山東七年,從未拖欠教育經費,也沒有向教育界安排過一個親信,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
“韓青天”與膠州石姓后人
主政山東期間,韓復榘還有個名字在濟南、青島兩地叫得響亮——“韓青天”。因為韓復榘喜歡審案斷案,所以自稱“韓青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十月二十三日的《青島晚報》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濟南郊外駐軍抓到兩個小偷,一個偷牛的、一個偷雞的。而韓復榘審判的結果是將偷牛的無罪釋放,偷雞的被判處死刑。為什么呢?因為“韓青天”說了,牛是又蠢又笨的東西,從牛棚里偷出來,并不要什么本領,這是牛主人自己的疏忽。而雞呢是能飛的,偷雞賊一定要有飛檐走壁的本領才行,要是山東有這么十幾個能飛檐走壁的人,那我韓復榘的腦袋也保不住了。
《膠州百家姓》中也記載了一件事:石姓家族的后人石德昌和石寶林為爭18畝老塋地,把官司打到膠縣衙門,縣里沒法斷案,兩人又把官司打到了濟南。韓復榘親自審理案件。雙方陳述完后,韓復榘讓他們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才是石姓家族的人,石寶林拿不出,石德昌卻從包袱里拿出石姓歷代先祖的神主牌位。根據這個牌位,韓復榘判案了,塋地歸石德昌所有。石德昌打贏了官司,回到旅館后把這牌位擺在房間的大梁上,因為高興多喝了幾杯酒,第二天走的時候又忘帶了。
“韓青天”的名號實在太響,甚至還成為相聲大師劉寶瑞的經典相聲:為了迎接韓主席來演講,一個小兵早上六點就開始站崗,可誰知中午11點了還沒有到,也沒人換崗,又困又餓,小兵扛著槍倚著墻打起盹來。可就在這時,韓主席的車來了,他下車上去就是一個大耳光,開罵:“他媽的,讓你在這兒站崗,你怎么睡了,真他媽的玉不琢不成器!”一說這句話,那當兵的就跪下了:“我永遠記住韓主席這句話!”韓復榘一聽來氣了,說道:“你記住這句話干什么?你知道這句話什么意思嗎?”小兵說:“我在這里睡覺,你要是遇不著 ,不就不生氣了嗎?”韓復榘一聽樂了:“好小伙子,沒想到你能耍槍桿子,還能耍筆桿子,看來你有點學問,來人,給他弄個連長當當!”
沈鴻烈與韓復榘
看到這里,見識了韓復榘的多面性,大家是不是也很疑惑,他到底是個什么人?不光我們看不懂,就連當時與他關系不錯的沈鴻烈也沒看透,沈鴻烈曾經說:“韓先生這個人真奇怪。你說他好賭吧,他只打打麻將,而且打上四圈就讓給別人;你說他好嫖吧,他常常睡干鋪。”因為看不懂,所以更難以理解他對很多事情的選擇和決定。
1938年1月24日,日本人侵入山東后,韓復榘不戰而逃,蔣介石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槍決了韓復榘。這是抗戰期間中國因作戰失敗被槍決的最高官員。
為什么偏偏是韓復榘?原因太明顯了:他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除“共”不力,又在青島接待過汪精衛,于是替罪羊只能是他。
韓復榘被槍決后,山東省政府主席空缺,蔣介石有意讓張學良的部下于學忠接任,于學忠考慮到韓復榘逃跑后,山東省政已亂,情形極為復雜,自己不熟悉山東情況,對韓復榘的舊部亦難以指揮,于是便向蔣介石推薦了沈鴻烈。沈鴻烈雖也是東北軍舊人,但他1931年任青島市長后,一直在青島及山東活動,情況較為熟悉。就這樣,蔣介石選擇了沈鴻烈。1938年1月底,沈鴻烈被任命為山東省政府主席。
韓復榘的突然離去也改變了五個孩子的命運。韓復榘共育有四子一女:兒子韓嗣燮、韓嗣烺 、韓嗣輝、韓嗣煌,女兒韓嗣慮。韓嗣燮在北京精神病院去世。韓嗣烺(韓子華)參加了解放軍,后任民革甘肅省委員會秘書長。韓嗣輝在成都讀了黃埔軍校最后一期(當時已稱中央軍校),解放后先后在西安運輸公司及黃埔同學會工作。韓嗣煌清華大學畢業后,在北京電力學院研究生部(現華北電力大學)當教師。韓嗣慮畢業于北京電力專科學校,是一名高級工程師。韓嗣慮是韓復榘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