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烏稔飯菠菠粿暖菇包 這些清明節美食你嘗過嗎?

    2019-04-04 10:09:48
    來源:信網綜合
    責任編輯:梁周

    原標題:清明節美食不止有青團!東西南北這些特色小吃你都嘗過嗎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自古中國人就有“吃清明”的說法,這吃清明可不是隨便什么都可以吃,是根據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進行的,且因地而異,各有各的特色。除了江南的青團,還有畬族的烏稔飯、福州的菠菠粿、泰寧的暖菇包等等,這些清明節傳統特色美食你都嘗過嗎?

    畬族——烏稔飯

    很多人可能連名字都沒有聽過,但是這種飯其實是畬族的一種特有的美食,在跟別的民族進行交流的時候,這種美食也被傳播的越來越廣 ,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這個時候吃這種美食。它的做法也就是烏稔的葉子通過煮水,然后滲出里面的顏色,然后再放進來糯米,過一段時間之后,顏色就會變成黑色,然后經過上鍋蒸之后,就能聞到很明顯的清香味溢出來了。

    福州——菠菠粿

    清明節前后,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時”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長于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卜絲等為餡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綠意。

    泰寧——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鮮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

    青島——大蔥蛋餅、捏面花

    山東煎餅在全國各地都很有名,尤其受到北方人的喜愛。但青島人在清明節吃大蔥和蛋餅的習俗你知道嗎?大蔥和蛋餅是老青島人家每逢清明節必備的美食之一,據說是取其清白之意,望后世子孫要清清白白地做人,此外,還有寓意聰明伶俐之意。

    除了地道的大蔥蛋餅外,特色捏面花也是青島人清明必備。青島的捏面花可是當地一絕,惟妙惟肖十分逼真,特別是白面小雞最受孩子們歡迎,有著心明眼亮的美好寓意。

    山西——馓子、子推饃

    山西省在清明節有吃馓子的風俗。馓子是一種非常酥脆的油炸食品,古時叫“寒具”。雖然現在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地區都把這種食物當做日常磨牙的零食。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里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北京——十三絕

    清明節在北京又被稱為寒食節,當天是不能開火做飯的,所以點心和冷食成為當天必備的祭祀用品和食物,其中著名的寒食十三絕最具代表性。寒食十三絕不僅是北京的文化傳統,也是古時清明祭拜必備的祭祀用品,具體包括:姜絲排叉、螺絲轉兒、硬面餑餑、糖卷果、豌豆黃、艾窩窩、馬蹄燒餅、焦圈、馓子麻花、驢打滾、蜜麻花、糖火燒、芝麻醬燒餅。其中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等最為被大眾熟知。

    蘇州——青團子

    清明時節,蘇州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只有清明前后才有,所以又稱為清明果。蘇州的青團子顏色鮮艷,翠綠欲滴,光看著就十分有食欲。如果你以為這綠色是由人工色素染成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蘇州的青團采用艾草或漿麥草等野生植物搗爛后與糯米混合后揉制而成,十分的香甜軟糯。現在這種青團已經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不僅在南方,北方的街頭在清明時節也能看到賣青團的小車或小攤販。

    閩東——芥菜飯

    這個是閩東一帶的人經常在這個時節會吃的一種食物,是帶有一些寓意的,在蒸米飯的時候加進去一些芥菜,是據說能讓接下來的一年都不會長出來疥瘡的,所以每到了這個時節,人們就會采集芥菜回家蒸飯。

    [來源:信網綜合 編輯:梁周]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9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采編許可證:3712018002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