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長安十二時辰美食刷屏 唐代飲食究竟是怎樣的?

    2019-08-08 10:2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美食刷屏 唐代飲食究竟是怎樣的?

    這幾天,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里的美食再一次刷屏:一頓令人垂涎欲滴的宮宴引發熱議,還有烹羊、火晶柿子、胡麻餅……令許多吃貨差點忘記了緊張的劇情,直呼“長安吃播”開始了。

    有許多人感嘆劇組的用心。實際上,在很久以前的唐代,飲食原本就是如此豐富。

    水盆羊肉?這不是唯一的美味

    一開始,在《長安十二時辰》美食圈站C位的應該是水盆羊肉,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大快朵頤,看得觀眾食指大動。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長安十二時辰》視頻截圖

    唐代人確實有點偏愛吃羊肉。當時的皇室設有太仆寺,責任之一就是養羊。有人曾做過統計,在《太平廣記》里105次提到肉類,其中羊肉占了47次,排名第一。羊肉的烹飪方法挺多,可以炒、蒸等等,烤羊肉是人們的最愛。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羊肉成為各種宴會的主角。當時,長安流行過燒尾宴,新官上任或者官員升遷,會舉辦一次燒尾宴,58道菜里與羊肉有關的有8道。

    羊肉吃膩了,其實還有魚肉。白居易的詩里提到,“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飯紅似花,調沃新酪漿。”鮮魚先去腥,再加桂姜清蒸或者燒烤,配上一碗紅米飯,味道相當不錯。

    如果魚夠新鮮,唐代人也會選擇吃生魚片。在用點芥末醬調味之余,一餐用畢,再搭配點水果,相當愜意。

    除了米飯、胡餅,主食可以更有想象力

    唐代物質豐富,給人們研發美食提供了各種可能。餅類在長安很常見,有蒸餅、胡餅、肉餅等,深得古人喜愛。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唐人想出了各種吃米飯的花樣。據說,有一種團油飯,材料包括了煎蝦、烤魚、羊肉……還要用到姜、桂皮等調味料,十分豐盛。要是煮粥呢,就加點奶,變成“乳粥”。

    面條也是當時頗為流行的食物,但那會兒叫湯餅,天氣涼快些時吃熱湯面,夏天天氣熱,就吃冷面,比如槐葉冷淘,先將槐樹葉榨成汁和面做面條,出鍋后過涼水再食用。

    大詩人杜甫就很喜歡這種吃法,還專門寫過:“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經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

    米面吃膩了,就來碗餛飩。晚唐文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當時長安的美食有一個蕭家餛飩、不僅味道好,湯也好,要是過濾掉湯中油脂,都能煮茶。

    水果與零食:櫻桃的進階史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對唐代,荔枝可能是人們印象比較深的水果之一。

    實際上,櫻桃也是當時比較重要的水果。據說唐代進士科放榜恰好與櫻桃成熟的時間重合,它便成了新科進士請客的標配。每逢初夏時節,唐代宮廷中還會賜給群臣櫻桃。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記載,有人曾以科舉等第品評諸果,櫻桃排名第三,足見受歡迎程度。

    對于櫻桃,簡單粗暴一點的吃法,洗干凈入口即可。講究一點的吃法,要預先準備糖漿、乳酪,澆在櫻桃上,夏天吃起來清甜可口。

    唐代的水果當然不止櫻桃、荔枝。徐堅等人編纂的《初學記》中“果木部”提到的,大概就有李、桃、棗、梨、橘等十二種之多。

    水果之外的零食數量亦很可觀,譬如檳榔、栗子、菱角、荸薺等,隨著時間推移,開心果等堅果也慢慢地傳入了。

    市井生活中的飲食文化

    唐代美食種類之多,如果都詳細羅列出來,沒準能寫一部小書。

    在各種接地氣的食物外,唐代人充分開腦洞,設計出富有藝術感的菜品。比如在燒尾宴中,用二十四種精致餡料,包成二十四種不同的餛飩,相當考驗廚師手藝。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長安十二時辰》視頻截圖

    所以,如果穿越回唐代,估計能發現那時人們飲食的豐富,饆饠、透花糍、槐葉冷淘……僅僅聽到這些美食的名字,就已經令人饞涎欲滴了。

    從品類繁多的菜品,到花樣翻新的面食,還有各種新鮮水果和層出不窮的吃法,唐代美食在尋常巷陌之中都不難尋見,酸甜苦辣咸,飲食背后是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