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王哥莊海蜇捕撈迎來大豐收 端上餐桌邂逅“百年大集”

    原標題:王哥莊海蜇捕撈迎來大豐收,端上餐桌邂逅“百年大集”

    海蜇拌黃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爪子燉拉瓜、海蜇涼粉……今年,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海蜇捕撈迎來大豐收。8月4日晚,黃山海蜇宴首次在“百年煙火氣,醉享王哥莊”海鮮燒烤啤酒節上亮相。地道的海蜇宴搭配上燒烤啤酒,在醉人的夏日晚風中,伴隨著精彩的文藝表演,讓舌尖和視覺同享盛宴,人們在山海小城盡情品嘗著大海的鮮美饋贈,舉杯慶祝當下的幸福時光。

    黃山海蜇今年大豐收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海蜇捕撈的旺季,這幾天黃山碼頭一片繁忙,當地漁民忙著出海捕撈海蜇。“今年海蜇捕撈迎來大豐收,海蜇捕撈會一直持續到9月份。”“一年一度的海蜇捕撈季剛剛開始,現在村里12條漁船,一般情況下一艘船一天要出海2-3次,一次能帶回1000到2000斤的海蜇,一天下來,黃山村漁民最少能收獲6萬斤海蜇。”王哥莊街道黃山村村委委員林先鋒說。

    黃山村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有近半數村民從事海蜇捕撈,捕撈加工海蜇成為漁民世代傳承的技藝,2010年,海蜇加工技藝已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海蜇加工技藝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林先鋒介紹,在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每年七八月份,相關部門會為當地海蜇捕撈漁民在禁漁期期間辦理海蜇捕撈證,方便漁民合理合法進行海蜇捕撈工作。由于是近海捕撈,漁民駕駛小船從碼頭到捕撈區域只需要15分鐘到半小時,保證了海蜇的新鮮度。

    據悉,捕撈海蜇也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根據漁民的經驗,要在海水由退變漲或者由漲變退的時機進行捕撈,這個時機水流較緩,容易捕撈。

    “今年海蜇不光產量大,價格也不錯,海蜇里子每斤能賣到100元,去年每斤是70元。”林先鋒說,為了方便處理,海蜇被打撈上船后,漁民們會接著在船上對海蜇手工分離,分成海蜇皮、海蜇頭、海蜇里子、海蜇腦子等。經過多年對海蜇的加工經驗,黃山海蜇非遺傳承人已經練就了一手分割海蜇的絕活,讓海蜇從“上岸”到“上桌”不到倆小時,滿足了市民游客的求鮮味蕾。

    船只靠岸后,在岸邊設立加工區,婦女們也早已經支起了爐灶,將分割好的海蜇腦子、海蜇里子、海蜇爪子進行分開煮,煮時需要大火并不停攪動鍋底避免糊鍋,并把多余的廢水及時清除,此動作需一氣呵成。婦女們頂著30多度的烈日加上爐火的燒烤,最熱高峰期,加工區域溫度可達上百度。男人們則將海蜇皮、海蜇頭進行腌漬。經過深加工處理的海蜇可在常溫下保存一兩年。

    海蜇捕撈加工一直是黃山村的特色經濟支柱,鼎盛時期捕撈海蜇戶數占全村三分之二,海蜇里子、海蜇腦子、海蜇爪子的加工技藝至今已傳承七、八代人,2021年村里共有捕撈海蜇戶30余戶,傳承這項非遺技藝的有60余人。

    海蜇宴成王哥莊海鮮“夏日C位”

    近年來,在王哥莊街道的支持下,黃山村因地制宜,突出品質,不斷創新,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在海蜇產業上書寫出致富經。

    黃山村的漁民們成立了海蜇專業合作社,開起了漁家宴,創制了“黃山海蜇宴”,逐漸形成了“黃山海蜇”產業鏈,促進了品牌化、規?;ㄔO,已成為拉動鄉村特色產業與旅游業的有力引擎,黃山村也因海蜇而被稱為“中國特色海蜇第一村”。

    黃山海蜇宴總共有將近10道菜,主要以海蜇里子炒白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涼粉、海蜇爪子燉瓜等為主,為當地農家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意。

    為了推介王哥莊街道特產,傳承海洋民俗文化、非遺文化,振興海洋經濟,助力漁民增收,8月4日晚,“百年煙火氣,醉享王哥莊”海鮮燒烤啤酒節首次推出海蜇宴。為了讓這項流傳百年的海蜇加工技藝讓更多人知曉,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活動現場,給觀眾發放了黃山海蜇宣傳折頁,播放了黃山海蜇宣傳片,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黃山海蜇。邀請黃山海蜇加工技藝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述了海蜇從捕撈、分離、加工到最后做成“海蜇宴”的全過程,展示了部分海蜇美食的加工制作方法及海蜇宴主打菜品。

    “我們是專程來王哥莊游玩的,今晚特意品嘗了海蜇美食,菜品口味很不錯,海蜇吃起來爽口嫩滑,這是我四十幾年來第一次吃到的美味。”來自江蘇的游客王先生說。

    據悉,王哥莊街道首次把海蜇宴搬到王哥莊百年大集,通過這次活動,將非遺文化與特色美食結合起來,既推廣了王哥莊海洋文化,展示了嶗山特色美食,也讓更多人喜歡上了非遺技藝與文化,展現了非遺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轉化,為山海小城王哥莊夏日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

    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周文玉 招婷婷

    [來源:齊魯壹點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8/07 08:57
    · 來源 ·
    齊魯壹點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