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校園限售"三高"食品能否破解"小胖墩"困局

    原標題:校園限售"三高"食品能否破解"小胖墩"困局

    自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多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以來,困擾一些中小學校和家庭已久的“小胖墩”現象再次受到社會關注。

    記者在江西南昌調查了解到,當地近日一項涉及10多萬中小學生的體測結果顯示,營養過剩率占比28.8%、肥胖率占比11.7%。今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衛健委、教育局、市場監管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南昌市“體重管理年”活動方案》,其中明確“校園及周邊500米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從“管住嘴”到“邁開腿”,相關舉措如何落地?能否破解“小胖墩”現象困局?

    近三成學生營養過剩

    “9歲的年紀、100多斤的體重,身高體重比例已經達到肥胖程度,跑幾步都費勁。”提到孩子的體重,南昌市羊子巷教育集團朝陽洲校區三年級學生小墨的母親非常憂慮。

    小墨母親的擔憂并非個例。2024年南昌市針對城區100余所中小學校6-18歲學生的體測結果顯示,這十萬多名學生中,肥胖率占比11.7%、超重率占比17.1%。

    南昌市教育評估監測和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何靜麗說,上述調查中營養過剩率占比已達28.8%,可見做好體重管理對青少年來說已刻不容緩。

    南昌的調查結果足以以管窺豹。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持續上升,若該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31.8%。

    為了扭轉“小胖墩”增多的趨勢,近期出臺的《南昌市“體重管理年”活動方案》提出了多項具體目標,其中提到以2018-2023年超重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2024-2026年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10%。

    限售舉措面臨執行難

    《南昌市“體重管理年”活動方案》提出,“校園及周邊500米內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但這一措施如何落地見效,困難仍然不少。

    南昌市教育評估監測和技術推廣中心事業服務發展科負責人徐峻認為,《方案》落地至少面臨三大難點:如何精準界定“三高”食品,亟待細化標準提高可操作性;校園周邊食品銷售點多面廣,既有正規商店,還有流動攤販,實現全面有效管控有難度;商家尤其是流動攤販出于利益考慮,存在抵觸情緒,如何化解由此產生的社會矛盾?

    “流動攤販與執法人員往往是打‘游擊戰’。”南昌市教育局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科干部黃曙光認為,校方對周邊沒有執法權,發現問題只能向城管和市場監管部門報告,等執法人員到場,限售食品早賣完了。“關鍵還在于如何引導攤販規范經營。”黃曙光說。

    為了讓《方案》真正落地見效,南昌市對經營者規范引導方面也沒少花心思。

    原本在南昌市朝陽小學附近主營奶茶、烤腸的個體戶徐慧蘭告訴記者,她最近已相繼在學校周邊開了兩家饅頭面點店。“主要賣針對兒童的蛋奶低糖饅頭,也有針對瘦身三高人群的五谷雜糧饅頭,沒有添加劑,回頭客不少。”徐慧蘭說,剛開始她并不想更換經營項目。

    “出于對學生健康的考慮,我們沒少上門與店主溝通更換經營項目,但店主剛開始比較抵觸。”西湖區朝陽洲街道綠源社區書記楊雯艷說,后來通過做工作為徐慧蘭推薦加盟了一家饅頭店,讓她嘗到了“甜頭”。

    “改善校園周邊的食品健康環境,最難的是做通個體戶和小攤販的工作。”南昌市西湖區朝陽洲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肖斌說,轄區內學校點多面廣,經營時間集中在上下學階段,很難在每個校門口安排一個執法隊員。

    減重需標本兼“管”

    南昌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管科負責人勒曄介紹,自《方案》實施以來,南昌進一步加強了校園周邊超市、便利店的監督檢查,嚴查“辣條”“五毛零食”等高風險食品,督促食品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孩子們營造更加健康的食品環境。

    “完善校園周邊環境,仍需要多部門齊抓共管。”黃曙光建議,可以考慮設立小攤販的固定經營區域,既降低執法成本便于校園周邊管理,也能促進小攤販經營規范化。

    對于如何減少“小胖墩”現象,一些基層教育工作者認為,教育引導未成年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和生活方式才是關鍵。

    前不久,南昌市西湖區站前路學校華僑城校區的30多名學生就在老師指導下,用面粉和紫薯制作“水晶糕”供師生們分享。

    “過去有的孩子放學喜歡買零食吃,我們就嘗試讓他們自己動手,既了解營養知識、飲食安全,又學會挑選食材制作健康的食品。”站前路學校華僑城校區校長鄧穎潔說。

    “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胖墩’的難題。”南昌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科科長李道義說,《方案》同時明確“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在這一要求基礎上,我們正在探索中小學生校內運動時長達到2小時。

    “體重管理不是一兩年就能立馬見效,需要持續推進。”南昌市衛健委疾控科科長熊光星說,下一步將聯合多部門細化活動實施的標準規范,通過加強科普和宣傳引導、調動社會參與積極性、推進重點群體精準管理等舉措,致力于讓校園里“小胖墩”更少,社會公眾對體重管理的意識更強。

    北京師范大學經管學院教育服務標準與認證研究中心副主任程芳建議,學??勺プ÷鋵?ldquo;體重管理年”活動的良機,探索進一步完善孩子們的健康檔案,細化身體形態、體能狀況、心理狀況等健康標準,對不同肥胖類型的孩子分類、精準指導。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源菁]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02 08:11
    · 來源 ·
    新華網
    · 責編 ·
    李源菁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