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
按“暫停”鍵 脫產讀博
不算大的辦公室里,桌上擺滿了各種零件、產品圖紙,白板上貼著空氣懸架系統示意圖……昨日,記者來到張廣世位于青島博士創業園的辦公室里,這個致力于打造國產舒適汽車的“夢工場”,看上去更像是大學教室和實驗室的合體,而張廣世即使創業已近兩年,身上卻很難看出商人氣質,不斷冒出的專業術語,信手拈來的種種數據,讓他仍然保持著研究所工科男的諸多特征,仿佛下一秒就要換上工作服,進入實驗室開始做車輛實驗。
山東寧津出生、長大,1992年考到上海鐵道大學鐵道車輛專業,1999年碩士畢業,直接進入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工作。 2003年,彼時張廣世已成家,兒子剛剛一歲,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在別人眼中,他的生活看上去相當圓滿,但此時,張廣世卻做出了一個很多人不太理解的決定,離開研究所重新脫產讀博。每個月只有2000元的補貼,這樣的選擇,妻子默默選擇了支持。
33歲
學了本事 帶頭攻關
“1996年、1997年全國鐵路大提速,當時四方車輛研究所的郭榮生已經解決了鐵道車輛空氣懸掛系統國產化的問題。”張廣世說。2003年張廣世攻讀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車輛系統動力學仿真方向。“在國內,進口空氣懸架在90年代后期開始廣泛應用在公交、大巴車上。 ”張廣世說,2006年博士畢業后,張廣世重回四方車輛研究所,極力爭取這方面的攻關,2007年、2008年兩年,他申請了汽車用空氣彈簧國產化項目,成了這個課題的帶頭人。
35歲
上市公司 當上高管
國產空氣懸架系統在乘用車領域仍是空白,成了進口高檔車的“專屬”配置,產品全部來自于國外,張廣世的夢想是研發出國產系統,搶占國外市場,甚至走出國門,讓國外的車輛用上“青島制造”。像精確地編寫每個算法那樣,張廣世也準確地實踐著自己的夢想,考慮到研究所還是以鐵道系統為主,張廣世為了實現夢想,毅然放棄研究所工作,開始為創業鋪路。
2008年,張廣世進入省內一家上市企業當高管,2010年成為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在上市公司里擁有股份。
39歲
放棄股票 從零開始
就在北京分公司工作期間,張廣世偶然間接觸到了德國一家生產電控空氣懸架系統的企業,見識了這一系統的研發現狀,就像在黑暗中發現了火種一樣,他心里對于這一系統的小火苗一下子被點燃,2012年底,張廣世從上市企業退出,放棄所有的股票,開始了孤身創業之路。
“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好,但研發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沒人愿意去啃這塊‘硬骨頭’。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張廣世不僅是在創業,更是在從零開始披荊斬棘開辟新市場,創造市場需求開發產品,將產品賣到這個市場中,整個創業風險可想而知。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