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網專訪宋衛平:我一定要收回綠城

    2014-12-11 21:49:57
    來源:信網
    作者:昌旭光
    責任編輯:齊東

    \

    宋衛平臉色凝重

    \

    訪談現場

    “我的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一定要收回綠城。” ——宋衛平

    信網杭州12月11日訊 2014年12月8日下午14時,杭州玫瑰園酒店一會議室內,臉色稍顯疲憊的宋衛平走了進來。與信網記者近三個小時的交流中,他多次表達了要堅決收回綠城,關于融綠之爭,宋衛平講述了前因,也分析了可能的后果。

    而就在這間會議室的對面,綠城正在和融創進行著激烈的談判,是順利回購還是被要約收購,近日可能會有明晰的答案。

    綠城賣錯人了

    信網記者:宋總您好,從五月份您要賣掉綠城,到現在回購,融創和綠城的合作與爭斗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您當時為什么要離開?當初為什么選擇交給融創呢?

    宋衛平:當時離開綠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2008年,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使得中國的經濟不好,傳統行業的民營企業多數都生存艱難,有錢人少了,買房子的也少了,房產市場在這個背景下變得一塌糊涂;二是財務線和資金線一直處于吃緊的狀態,因為中國的房地產事業,本身不存在擴大再生產的金融模式,資金線一直依托銷售的回款,銷售一不好,資金缺口就很大,最近十年,公司的資金線就在疲于奔命,如2014年就有100多億的缺口;三是壽總(壽柏年)年齡也大了,想退休,我個人看到要面對資金線的時候,我也很為難;最后就是我們的團隊,中國的房產事業是從1992年開始到現在20多年的時間了,以前基本上都是順風順水,順勢而為,只要買到地蓋房子,虧錢的少,賺錢的占絕大部分,習慣了這種順利的方式,而在市場出現變化時,團隊沒有很好地轉換,努力不足。就因為這四個方面吧,當時就想賣掉算了。

    至于為什么交給融創,我們之前就和融創有合作,有一個融綠品牌,這個平臺我們和融創是五五開,兩年合作時間,至少融創在這個平臺上表現還不錯,我當時認為也算知根知底了,決定賣掉后,就交給了融創。

    信網記者:當時還算放心的交給了融創,為什么現在又要回購呢?社會上對于回購有很多的議論,您是怎么看的?

    宋衛平:雖然五月份就交給了融創,但實際上從7月7日開始,才把綠城所有業務都交給融創,就是從那以后,綠城的問題就陸續出現了。群體事件發生好幾期,青島這次65折促銷的事件就是比較大的,都是因為降價以及方方面面配套引起的。在這期間,我也是不斷接到業主的投訴,有時候一天甚至能接到10起電話短信投訴,而以前一年也就幾十起,要不就是反映降價,要不就是反映房屋質量問題。我意識到到綠城賣錯人了,業主投訴、合作單位也投訴。

    從8月份開始,我就找融創談了好多次,要求他們不要亂降價,不要降低房屋的品質,但是收效甚微。所以從8月份開始,其實在問題突然間大量增加的時候,我就決定了,這樣情況下股份是不能交割的。

    信網記者:您覺得這中間到底是什么出了問題?

    宋衛平:對于融創,我不能說他不好,孫宏斌和其他一些高層思路應該也是好的,但是下邊執行出現偏差。在這期間,京東劉強東也來找我談過,我們的想法是一致,還是核心價值觀不同,兩方存在不同的經營價值觀。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