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海關復制上海自貿區14項制度 將逐次實施

    2014-10-16 16:11: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齊東
    \

      青島海關關員現場監管保稅港區進口商品

    \

      青島海關現場巡查監管場所

    \

      青島海關在保稅港區實施監管袋直通業務改革

    \

      青島海關快速驗放國際船艇展參展游艇

    改革試驗田——上海自貿區里的“幼苗”在青島生根發芽。

    近日,上海自貿區14項海關監管制度在青島關區的復制推廣工作正式落地實施。而此前不久,山東檢驗檢疫局剛剛在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改革經驗;青島市商務局等商務部門則積極與海關、檢疫部門配合,引導企業積極申請、完善相關設施。關檢貿合力,將青島的對外開放推向更深層次。

    外來經驗正在本土化

    今年4月,上海海關對外發布14項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引起強烈反響。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這些制度將有序、分層次地在全國各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

    “制度創新和復制推廣是一篇文章的上下篇,要像推進制度創新一樣推進復制推廣工作,讓苗圃變森林。”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對這一工作寄予厚望。

    然而,復制推廣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必須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和企業實際需求進行“本土化”改造。

    青島海關的做法是:結合轄區特殊監管區域發展實際,以“需求導向、分步實施、協同推進”為原則開展創新制度的分批分類復制推廣。

    在實際工作中,基于明確企業實際需求,以復制推廣條件是否具備為前提,青島海關啟動上海自貿區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的分批分類復制推廣工作。“其中,企業有需求,復制推廣條件已具備的‘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統一備案清單’、‘簡化通關作業隨附單證’、‘融資租賃’5項已于9月19日正式啟動。其余創新制度,青島海關將本著‘成熟一項,實施一項’的原則,循序漸進實施。” 青島海關關長臧玉健介紹道。

    自貿區海關監管改革紅利的蛋糕近在眼前。為讓山東省特殊監管區域盡早享受到這一“美味”,山東檢驗檢疫局和青島市商務局也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多個部門積極響應,映射出青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下半年初,山東檢驗檢疫局發布21條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措施。在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改革經驗。

    山東檢驗檢疫局局長周建安明確表示,將加強“關檢”合作,圍繞“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推動實現檢驗檢疫與海關的“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提升通關效能。

    青島市商務局第一時間著手組織有關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向青島海關申請復制基本具備條件的5項制度;協調各特殊監管區域完善相關設施;開展各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培訓,幫助企業享受到海關和國檢相關優惠。

    “不敢想”的紅利顯現

    面對一項項改革舉措,很多企業表示,改革帶來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紅利。

    “公司目前主要從事國內設備的融資租賃。這一業務開通后,我們就可以向承租企業提供質優價低的保稅進口設備,還可以享受分期繳稅來緩解資金壓力。”華商匯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經理彭超介紹說,目前,公司正積極聯系相關的國外設備供貨商和國內設備需求企業。

    據介紹,此前,全國僅有少數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企業才可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而現在,僅在青島保稅港區內就已有9家企業獲得相關資質。業務啟動后,相關企業可通過融資租賃模式對國內的承租企業出租保稅進口設備,承租企業根據分期租金分期繳納關稅和增值稅。

    如果說“融資租賃”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機,“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則為企業節省了通關時間,降低了通關成本。

    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怡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貿易物流倉儲企業,經常辦理輪胎等大宗貨物的出口通關業務,客戶訂單量大、企業生產周期較長,“批次進出、集中申報”能給公司帶來極大便利。“比如一票出口貨物有5000條輪胎,我們需要分10批次出口。以前,我們需要進行10次報關,每次通關需要大約半個小時。” 公司副總經理楊云凱說,“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實施后,企業可在貨物全部出口后每月一次集中申報,節省了通關時間和費用。

    談到這次變革具體能給企業帶來多大效益,楊云凱測算后表示:“現在我們每月進出口報關單量大約400票,這個數據較之前減少1/3到一半。”

    與此同時,“集中匯總納稅”讓企業從“一票一繳稅”變為每月一次集中匯總納稅,緩解了企業的資金流轉壓力;“簡化通關作業隨附單證”取消了對企業無紙通關作業模式下申報提交合同、發票、提單等作業單證的要求,企業申報手續更加便捷;“統一備案清單”則直接簡化統一了特殊監管區域備案清單的申報項數,有效促進特殊監管區域一體化運作,進出境通關更加高效。

    青島再攀“改革高地”

    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聲,上海自貿區“一石”激起全國改革開放的“千層浪”。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是新形勢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一招,誰能率先做好對接,誰就能搶占開放高點,更多改革紅利。

    青島市委、市政府很早就認識到這點,在新一輪開放競爭中先人一步,2013年4月,正式啟動了青島自由貿易港區申辦工作,并于今年3月將青島試點總體方案報送至商務部,同時積極爭取相關32家部委的支持。中央提出復制推廣上海自貿成果后,青島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動,召開專題會議調度部署,在全市掀起了改革創新的發展熱潮。

    目前,山東省共有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其中4個位在青島。專家認為,隨著自貿區創新制度的復制推廣,青島將再次成為“改革高地”,在新的動力引擎驅動下引領區域外向型經濟加速發展。

    新鮮出爐的統計數據印證了專家的預測。來自青島海關的數據顯示,自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工作啟動以來,青島海關為特殊監管區域內無紙申報的近2萬票報關單辦理放行手續,簡化了通關隨附單證約3萬份;160家企業啟用“統一備案清單”申報進出境清單2萬余票;700余家企業簡化了通關作業隨附單證;28家企業開展“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進出特殊監管區域3000余批次,集中申報600余票。

    從外貿來看,今年前8個月,山東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進出口113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其中出口532.7億元,增幅高達28.5%,進口增長12.5%。同時,山東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以保稅加工為主,檢測維修、研發等新型業務均實現大幅增長。

    “青島將用更深層次的改革創新,推動對外開放邁向縱深。”青島市副市長劉明君表示,“青島正在緊抓國家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推進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開放戰略,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推進財富管理金融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研究推進自由貿易港區建設,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