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智庫"扎堆嶗山科技城 研發"引燃"經濟態勢

    2014-11-07 11:12:05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亞麥
    近日,斥資15億元、占地27萬平方米的海信新“智庫”開啟,海信新研發中心部分樓宇投入使用,一期整體建設基本完成。青島市舉足輕重的創新中心、嶗山“六大研發平臺”之一,2014年尾聲之際完成獻禮。

    近年來,研發平臺的企業化與市場化是主導趨勢,也誘導出研發集聚這一新課題。與樓宇或總部經濟不同,高端人才集聚、高技術創新與高產業帶動力,讓“智庫”在布局上更有前瞻性,也帶上了更多文化的軟環境因子。

    半數“智庫”扎堆嶗山科技城

    此次剛剛落成的海信新研發中心,是海信以青島為核心,美國、加拿大、德國等七大全球研發布局的核心環節,是未來青島市參與國際化多媒體顯示技術研發的核心力量。

    一個“中心”,展開后是多個“國家級”站點。記者采訪獲悉,海信規劃形成海信多媒體研發中心、光通信技術研發中心、智能交通技術研發中心、智能商用設備研發中心、用戶體驗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研發機構。同時,國家級技術中心、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個“國家級”科技平臺將一并落成。

    科研平臺近年來“偏愛”嶗山區。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統計顯示:青島市50%以上海洋科研院所、海洋科研人才選址嶗山區。以青島藍色硅谷產業創業帶為例,截至目前,已經集中了中國海洋大學等3所高校;中科院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9家國家級科研機構;3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級、12家省級、2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這一趨勢仍在延續。日前國家科技部公布2014年度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名單,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圍。成為全國計劃單列市唯一獲批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嶗山已經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占全市總數半壁江山。

    “高智”鐘愛嶗山山水

    近年來,技術人才開始騰出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地,全國“研發型”平臺的個性化與郊區化成為趨勢,花園化案例層出不窮。

    青島也開始主動響應人才的“軟性需求”。反響不錯的國際創新園,依山傍水,樓頂有巨型草坪,有休閑咖啡廳,樓下是靜水浮萍。還將國內第一餐飲企業、知名物業公司引入。這暗合企業心意,其中入駐的電商平臺企業,雕花的木欄隔斷,甚至還為員工和客人辟出酒水吧臺。花園式結構與傳統“格子間”布局全然不同。其CEO告訴記者,企業搬遷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有地停車”,此外,工作環境要好是員工的一致要求。

    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剛分析,嶗山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區域醫療、教育、服務業的國際化,都為吸引高智,凝成智庫積累了優勢。而反向高智集聚帶動產業提升,也與嶗山定位相合,能為區域發展帶來無可比擬的推動力。

    這是對產業園同質化的一種破題。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青島市已有產業聚集區100個,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園區76個,有規劃但尚未形成規模的園區24個,工業園區總產值6549億元,占青島市工業總產值51.8%,聚集青島22.3%的就業。而如何突破重圍,構建園區吸引力?

    在王剛看來,青島城市空間利用一直在發生變化,區域化產業分工核心是人才。而無論是內生型還是引入型人才的扎根,都不僅需要硬性的人才落戶政策,還渴求精神文化層面的融入感。結合區位優勢,專注軟性環境與服務,而非單純比硬件拼價格,是一條出路。

    研發“引燃”經濟態勢

    “智庫”扎堆的最大推手依舊來自市場,其反哺也反饋給了產業與經濟。研發集聚后,會帶來泛化的區域整體“氣質”。

    近日,中海油海工英派爾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基地、中科院蘭化所青島研發中心、山東海洋生物研究院先后竣工啟用……一批科研機構陸續落戶增勢嶗山。據嶗山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科技投入的比重約80%。而“研發氛圍”又反身引導產業發展形態。截至目前,嶗山區擁有3家國家級、7家省級、23家市級創新型企業。

    研發扎根后值得期待的更多。前不久,世界風電設備龍頭企業SSB集團,也已將其原設于德國的研發中心功能陸續遷入嶗山區。遷入之后,埃斯倍風電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在原有制造的基礎上,增加了自主設計與研發功能,為青島市的風電力量帶來新突破。

    當地產業發展升級之外,還意味著承接更大范圍產業轉移能力的提升。在TSC海洋工程及石油裝備研究院,面對全球用戶在建與交付的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已達10座,機械吊裝總包180個,打破了國際巨頭的行業內壟斷。這一以青島為核心的研發體系,形成了更大的聚攏力。據TSC海洋工程及石油裝備研究院副院長李宏偉透露,目前,TSC集團整體戰略正向青島集聚,不僅產業鏈下游鄭州機械加工制造工廠將轉至青島,年底,TSC集團總部將移至嶗山,意味著青島海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再添新勢力,其背后的潛臺詞,就是研發集聚帶來的區域力量。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