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奶價格逼近國產奶
“1升裝的進口純牛奶還不到10元錢,不比國產奶貴,而且口感要更好一些。”11月8日,在市南區一家超市的液態奶專區,市民李青說,她最近發現很多進口奶都經常搞活動。
今年以來,青島市區大型超市幾乎都設立了進口奶專柜,產地有新西蘭、英國、法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品種有純牛奶、全脂牛奶、脫脂牛奶、低脂牛奶等,均在顯著位置標著“原裝進口”字樣。
在南京路一家超市,一款來自英國的純牛奶正在搞促銷,每盒僅售12.8元,與同樣規格的國產雀巢純牛奶12.5元的售價相差無幾。“我們銷售的進口液態奶有近20種,根據季節實行不同的優惠。”超市導購員表示。
在進口奶的低價競爭下,國產奶特別是高端產品也加入了促銷的行列,不過并沒有以降價的形式出現,多通過“買二贈一”、“贈送禮品”等方式變相降價。
該超市導購員介紹,今年牛奶搞促銷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以前奶制品企業只有在每年6月份到9月份會統一搞促銷。今年促銷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有,而且幅度越來越大。”
國內原奶成本剛性上漲
去年由于“奶源荒”,各品牌牛奶價格均出現暴漲。在經歷去年的奶荒后,青島幾家企業加大了奶牛的引進及大規模牧場建設,今年上半年開始,市場逐漸進入豐奶期。
近幾個月,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主產地奶源大幅增產,國際市場奶源充足,拉低了國內進口奶的價格。數據顯示,8月上旬,全球乳制品按期拍賣,全脂奶粉價格下降至每噸2725美元,比上次拍賣價格下跌11.8%。全球原奶的平均價格也在下挫,平均價格在3.1元/公斤、3.2元/公斤,與年內最高點相比,下降四成。
保質期也是進口奶降價的原因之一。“不少進口液態奶在口感、奶源質量上的確較部分國產奶有優勢,但從出廠到在我國上市,中間經歷報關、檢測、運輸等,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耗時使其在保質期上不占優勢,這也是不少超市經常低價拋售進口液態奶的一大原因。”青島海洲通達商貿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中國奶業協會透露,2014年上半年進口牛奶(常溫)13.8萬噸,同比增長34.6%。
業內人士介紹,進口牛奶其實在近兩三年在國內的銷售量都在增長,但是與嬰幼兒奶粉所不同的是,在國內液態奶還在市場占據主體的情況下,進口牛奶的這種增長不太容易讓人察覺,只是在經歷了去年奶荒之后,由于成本拉動,國內液態奶多次漲價,導致進口液態奶與國產液態奶的價差進一步縮小。
原奶價格仍將下行
國際原奶價格下降勢必會對國產奶造成沖擊,首當其沖便是本地產原奶。
記者在青島奶源基地萊西了解到,原先從青島收購原奶的乳制品企業,紛紛轉收進口奶,導致本地原奶收購價格被迫一降再降。
萊西榕昕牧業總經理黃紹軍說,從去年年底開始,原奶收購價格急轉直下,去年原奶收購價最高的時候曾達6元/公斤,今年榕昕牧場所生產原奶的收購價已經降到了4.2元/公斤。
“盡管如此,進口原奶價格仍然低于本地原奶。最近幾年由于人工、物流等成本增加,國內原奶收購價比很多國家要高。而且由于去年的暫時性奶源短缺,國內奶粉進口商和乳品生產企業對今年奶源供需形勢產生了錯誤判斷。在進口奶源的超量進口、囤積后,企業難以在短期內消化,只好壓低原奶收購量與收購價格。”黃紹軍說,
中小養殖戶的日子更為艱難,在原奶收購價格下降的同時,還要面臨牛奶賣不出去的尷尬局面。目前,萊西的原奶收購價已經跌到了3元/公斤,一些養殖戶已經到了虧損邊緣。日前在濰坊召開的第三屆山東奶業大會上,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透露,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奶源供需形勢驟變,到目前為止,原奶價格已連續下跌8個月,下跌幅度高達20%。一些地方的奶價最低已跌到1.5元/公斤,奶農賣牛、奶站關閉的現象開始蔓延。
對于新一輪奶業波動,青島海洲通達商貿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分析,短期內奶價不會上漲,甚至還有下調的可能。特別是明年3月歐盟將解除對奶牛飼養配額的限制,解禁后歐盟原奶產量將大幅增加。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