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菜既便宜、好吃,又送貨上門……”昨日,家住李滄區東山五路46號的王秋英在東山二路一次買了50棵白菜。 ”近期,李滄區城管執法局在轄區4個社區設立 “白菜臨時銷售點”,并向周邊居民發放了“白菜地圖”。
所謂“白菜地圖”,就是李滄區城管執法局為種白菜的菜農進城銷售白菜而制作的服務指南。入冬以后,李滄城管執法局在征求菜農和社區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在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社區設立臨時賣菜點,每個臨時賣菜點都掛上“應季白菜臨時銷售點”的橫幅,并把這些臨時銷售點編上數字號碼,標明具體地址、銷售人員電話以及承諾書等,制成“白菜地圖”送到廣大社區居民手中。
李村中隊副隊長宋良說,“白菜臨時銷售點”的設立,是李滄城管執法局在對管轄路段商販占路經營的清理過程中想到的。三清宮路商販占路經營問題由來已久,李村中隊曾經多次對此處商販組織清理取締,但均遭到周邊居民的阻撓,500多戶居民甚至聯名寫信到李滄區政府,要求保留這個“小市場”。為此,城管當“紅娘”,與社區主任、居民們和菜農們多方協商,在社區內實地考察后,一致同意定時定點組織菜農在社區內閑置空地上賣菜,并在全區推出“白菜地圖”。
“我們在臨時銷售點賣完菜后,將菜葉收拾干凈,既能方便居民買菜,又能保持干凈、秩序。我們賣菜也心安了,不用‘打游擊’了。”白菜攤位主晁棟梁一邊在銷售人員承諾書上簽字,一邊笑著說。
“晁棟梁等銷售人員在承諾書上簽有名字、聯系電話,他們承諾遵守市容和交通管理規定。如果居民發現問題,可以到社區和相關部門投訴,這些銷售人員也承諾:如果發生問題,愿意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宋良說,“城管執法人員將巡查,保證臨時銷售點的秩序。”
據悉,借鑒東山二路社區的經驗,李滄區的永清苑、振華苑、元順和苑等社區也設立了“白菜臨時銷售點”,為居民、菜農提供互利互惠的銷售場地。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