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2月8日訊 工資沒有物價漲得快,一些不愿降低生活質量的白領開始尋求“兼職”。而“微商”以其門檻低、操作簡便的特點受到白領們的青睞。12月7日,記者調查采訪了解到,這些兼職“微商”有很多都是在職白領,做微商只為了賺取外快。目前很多朋友圈里的微信營銷,大部分都是在盲目模仿,多了就容易泛濫,不懂就容易被拉黑。微店要做的是精準營銷,而精準營銷的本質就是圈子文化。
●微店干過了實體店
30多歲的蕓是一家外貿店的店主,也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她的小店在香港中路一個地下商街,店鋪位置一般,面積也不大,小店里擺滿各種日韓日用品小件,還有各種時興的韓國化妝品。一年前,蕓開始著手做微商,把大大的二維碼打印好貼在了店內最顯眼的位置。
一開始,她選取朋友圈為目標,推銷店里剛從韓國進的各種化妝品和小物件。有了孩子之后,她還引進了不少兒童服飾,吸引了一批媽媽們加入進來。圈子越做越大,朋友的口碑也越來越好。到現在為止,蕓的粉絲就有3000多人,并且這些粉絲們都很活躍,轉變為了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記者聯系上蕓的時候,她正在韓國采購。“每隔5天到10天,我就來一次韓國。”蕓還把自己在韓國采購的過程和產品在微信圈里直播。還沒回國,她在微信圈里的產品就被搶光了。“那么多做代購的,為啥你賣得這么火?”記者問。“價格十分親民。”蕓說。“別人的產品最少收10%的代購費,我這里只有5%~8%,貨真價實再加上價格優惠幅度大,賣得就火一些。”
微信圈里的買賣越來越紅火,眼看著比自己的實體店利潤要高,蕓就只把實體店當成了一個收貨點,“凡是在網上買貨的顧客,都來我實體店里取貨。”蕓介紹。她的微店價格比實體店價格低,量越來越大,通過微店賺來的利潤后,她就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韓國搜羅貨物,所有過程全部網上直播,“我這里也不存在刷頻的困惑,也不會被拉黑,因為很多人在線等著更新。”蕓的店抓住了好的時機,好的時候一個月光營業額就超十萬,讓她有更多的動力做這行。
●顧客下一秒變成同行
微店的入門門檻很低,上一秒還是顧客,下一秒很容易變成同行。只要有好的貨源,任何一個朋友都可能從你這兒拿貨,轉眼就變批發商。
李小姐,某事業單位員工,今年4月份,她萌發了做“微商”的念頭,“雖然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但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李小姐告訴記者,“正好家里有親戚在韓國,就做起了韓國化妝品的代購。”“我這絕對是正品,而且價格比外面便宜很多。”李小姐把消費對象瞄準了周圍的朋友和同事,“都是熟人,一般我只留10%的利潤。”與其他微商不同的是,李小姐的宣傳方式比較單一,只在朋友圈里發廣告。“我這人懶,當初開淘寶店就因為太麻煩放棄了。”
兩個月過去了,李小姐的生意還是一般,“問的人不少,但真正買的卻不多,好不容易有人買了,又是好朋友,基本都是提貨價拿的。”就在她一籌莫展時,一個朋友的電話讓她重新有了動力,原來那個朋友也想做代購,苦于沒有貨源,看李小姐這里價格便宜,要大量進貨,“那一筆我就賺了幾千塊錢。”李小姐說起的時候還略帶激動。從這件事她嗅到了新的商機,批發零售雙管齊下,收效顯著。
雖然做“微商”有著不錯的效益,但李小姐還是沒打算放棄現在的工作,李小姐對記者說,“‘微商’這個行業門檻太低不穩定,你的顧客也許下一秒就變成了你的同行。”
●刷屏賣產品時經常被人拉黑
據了解,微信用戶的注冊量已經達到了9億之多,月活躍用戶也達到了3.55億。數量如此之大的手機移動終端,為微信營銷的發展創造了良機。
“廣招代理,有意者加微信”。90后于琳在自己的QQ簽名上打起了招聘廣告。今年6月底才開始做“微商”的于琳在圈里算是個新人,但半年來的成績卻不小。“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賺上萬元,比上班時候時間自由、賺得也多。”于琳告訴記者。
作為一個一歲娃的媽,于琳把自己產品的消費群體定位在了“媽媽幫”,“每個女人為了孩子都犧牲了很多,付出了很多,身材走樣、懷孕長斑、內心焦慮,我相信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是漂亮媽媽。”于琳賣得最火的是一款面膜,僅僅11月份,她就賣出了2000多個面膜。”
跟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她一開始賣面膜并不順利,“剛開始都是靠家里親戚捧場,才做成了幾單生意。”后來,學著別人在人人、微博、豆瓣、貼吧、QQ等各種社交平臺上面推廣,才打開銷路。于琳告訴記者,做微商起步階段很難,就是靠堅持,要有耐心,“24小時在線,隨時答疑,有時候在醫院打點滴也要上線回復。”于琳很努力地推廣自己代理的產品,但還是遇到不少鬧心事,定完跑單,被人拉黑,被人屏蔽……
“每次都很郁悶,但是看到有的顧客說產品好用,真的有效果,我就會很開心。”
●大V解讀:
微信要精準營銷
孟先生,他經營的個人實名公眾平臺現在已經擁有了8萬粉絲量?,F在經營一家互聯網餐飲企業,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營銷經驗。
“微信營銷就是朋友圈營銷,慢慢發展成了微商。很多通過代購化妝品和母嬰用品,因為這幾個行業利潤很大,利潤上去了就會有分級代理,層層代理。只要有貨源,就會有人找上門來代理,然后利用自己的親朋好友進行產品兜售。”孟先生介紹微店的營銷模式說。
為了吸引更多粉絲來自己的微店,很多商家就會利用各種手段吸引粉絲。
“為了怕被拉黑,會多申請幾個賬號,他們都會有一個專門為了自己賣東西的賬號。一般有這樣幾個方式吸引粉絲:一是利用自己現有的人氣,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好友量,利用新申請的賬號加好友,再進行導流。二是,通過在各種社交群里發廣告,利用各種利益誘惑吸引粉絲,推出個小禮品可以參與抽獎,或者利用最近流行新軟件,或者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吸引粉絲們加入。三是通過朋友間相互推薦,比如說兩人各在一個大群里,相互介紹加入,再就是一個個加好友。”孟德明介紹。
現在還有件比較絕的事:有的通過批量軟件,導進大量手機號,人工挨個點很累,現在有軟件可以批量加好友并點贊。“我朋友圈就有這種人,你發照片他批量點贊,提升他在你面前的曝光率,一旦有想購買的商品信息就想到他。”
為了吸引了客戶需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跟線下開店一樣,將粉絲變為目標客戶。
“其實,跟線下開店一樣,人流來了不一定是目標客戶。想精準營銷,就要通過線下聚會,增加顧客的粘合度,讓粉絲們逐漸對人很感興趣。”
青島有各種小圈子,為了精準營銷建立自己的圈子,精準的客戶就是圈子文化。在他看來,目前很多朋友圈里的微信營銷,大部分都是在盲目模仿,多了就容易泛濫,不懂就容易被拉黑。微店要做的是精準營銷,而精準營銷的本質就是圈子文化。 城市信報/信網 記者 李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