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工商局發布今年前10個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成果。據了解,今年3月1日,青島市正式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后,激發了市場活力。截至10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86.09萬戶,同比增長52.42%。前三季度,我市市場主體總量、增長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德銀
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五成
昨日上午,嶗山區行政審批大廳工商窗口前異常繁忙,已有40多位市民在等候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等業務。從青島大學畢業的小周正在辦理公司增資業務,要把注冊資金從10萬元增加到100萬元,但手上卻沒有這么多錢。登記制度改革后,這100萬元只需要認繳,不需要實際到賬,這大大減輕了他的壓力。此外,整個辦理過程只用了十分鐘,讓他有些吃驚,“3年前,我們最早辦理公司注冊時挺麻煩的,沒想到現在這么方便。 ”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之后,我市創業者的創業熱情被大大激發。據介紹,青島是全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先行城市,早在2012年底,我市率先對2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并陸續出臺了下放登記權限、推行網上登記、實行大項目籌建登記等一系列注冊便利化措施,大大釋放了企業活力。先行先試舉措實行一年,全市市場主體增加 14萬戶,同比增長47.89%。
七個月新增就業48.94萬人
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自3月1日起我市實施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登記制度改革后,全面放開了出資數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登記條件,取消驗資報告、停止企業年檢和個體戶驗照等改革內容,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改革啟動后,市場主體從改革前的月均增長8000戶提高到月均增長3.2萬戶。低門檻進入的公司,尤其是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大幅增長。今年3月至10月份,全市新增民營企業3.35萬戶,新增個體工商戶22.69萬戶,分別同比增加51.58%和300.9%。此外,吸納就業48.94萬人,同比增長106.34%,擴大了全市民營經濟規模。
前置審批精簡釋放市場活力
據了解,市工商局結合青島實際,努力提高工商注冊“便利化”,依法取消前置行政審批344項,保留事項僅為37項,占原前置審批的9.7%。 《青島市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實施一個月,全市市場主體增加6.5萬戶,環比增長99.8%,有效提升了這些行業的競爭活力,也促進了全市經濟結構優化。在實行市場主體“寬進”的同時,市工商局以信用監管為抓手,加強“嚴管”,讓企業不敢隨意違法。目前,1.96萬戶市場主體完成年報,數量居全省第一。
全市商標總量達10.4萬件
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在審商標和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10.4萬件,同比增長28.3%。積極培育馳著名商標,推薦省著名商標74件;9件商標獲馳名認定,總量達到90件,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我市積極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新申請馬德里商標207件,同比增長93.5%。“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培育也取得豐碩成果, 14家企業獲全國 “守重”企業公示,47家企業獲全省 “守重”企業公示,110家企業獲青島市“守重”企業公示。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