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由青島發往廣州的T162次列車從青島鐵路北站駛出,自此青島鐵路北站正式通車。如今,這個坐落在青島“后海沿兒”的重要交通樞紐已經正式通行將滿一年時間了。那片曾經荒蕪遍地的后海如今怎樣了?在鐵路北站通車一周年之際,記者再次對該區域進行了走訪。
青島鐵路北站通車一年 地鐵M1、M3、M8號線換乘站仍在建設中
再次來到青島鐵路北站,無論是廣場停車場還是車站候車廳都是一如既往的干凈與整潔。與去年剛開通時不同的是,往來于此的乘客更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廣場和候車廳雖然大,但經過一年運行的車站各處都已經有了人性化的引導牌,乘客們只需按照引導牌的指引就能夠順利找到想要去的站臺和站點。
記者在鐵路北站東廣場看到,此前被圍擋嚴密包圍的區域目前在邊角已經有了縫隙。從縫隙中看到,目前這里已經被夷為平地,塔吊車正在現場繼續作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進行鐵路北站的相關配套工程建設,這里未來將建成規模十分開闊的下沉式廣場,配套有豐富的商業。
除了地上配套部分,鐵路北站的地下的相關配套工程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記者在連通鐵路北站東西廣場的地下通道內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只不過目前仍有圍擋遮蔽,乘客尚不能通過地下通道進入。
據了解,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青島地鐵M1、M3、M8號線都將于鐵路北站內與鐵路垂直交匯。旅客可以在鐵路北站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零換乘”。由于地鐵站與鐵路北站出站口均位于地下負一層,因此鐵路出站旅客可直接進入地鐵站換乘地鐵。而乘坐地鐵到達鐵路北站的旅客則可乘坐扶梯直接到達鐵路北站進站廳換乘火車。
鐵路北站安置區已交付入住 各項生活配套將陸續投入使用
回想去年此時,鐵路北站所在地的老滄口片區內除了大片房屋老舊、建設年代久遠的老小區外,還有大片新項目工地,以及待建新項目的地塊。而今年再次來到這里時,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和寬闊平整的馬路不禁讓人詫異如此之大的變化僅僅發生在一年之內。
遇到市民孫大爺時,他剛從位于四流中路的興山農貿市場買完菜。孫大爺說,他是國棉六廠的老職工。因為想趕在孫子下半年開學前入住,所以一家老小在8月中旬簡單裝修之后就率先搬了進來。唯一遺憾的是小區內的菜市場還沒有開業,自己只能每天步行20多分鐘到位于四流中路的興山農貿市場去買菜。
記者在海怡新城臨汾路與晉中路交叉口看到,鮮紅色的“海怡新城農貿市場”的字牌已經被圍擋遮蔽,雖然天氣寒冷,但仍有不少工人師傅依然在市場內抓緊施工,路過此地時,裝修機器的轟鳴聲清晰可辨。
孫大爺告訴記者,小區是今年6月份才交付的,現在入住的居民還不是很多,許多鄰居家目前都在裝修。過不了幾個月,最遲到明年開春,這里入住的居民將會增加不少,到時候人氣會越來越旺。
海怡新城是青島最大的回遷安置區,老滄口雖然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但這里的社區雕塑還保留著老滄口“夠級”的場景,這是老滄口居民的集體記憶
記者了解到,海怡新城是鐵路北站最大的安置區,該項目已于今年6月份交付。項目包含30余棟回遷高層住宅,容納了來自太原路社區、滄臺路社區、四流中路第二社區、保和路社區、國棉六廠宿舍區等地的6000余戶居民。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的涌來,也為該區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商機。
除此之外,與海怡新城農貿市場相對的李滄滄口學校也已經于今年9月份招生。該學校是李滄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北站周邊仍有大片老舊小區 地處“后海沿兒”發展前景看好
從海怡新城安置區出來后,記者又來到了位于滄臺路的老滄口火車站。自去年年底新車站啟用后,這里現在已經大門緊閉。
記者在現場看到,老車站曾經的玻璃門已經被鐵鎖鎖住,周邊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已經在門邊和窗戶上拉上了晾衣繩。負責周邊街道衛生清潔的環衛工人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和伙伴們現在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聚集點,平時打掃衛生累了時就會來此歇歇腳。不少人上班時甚至將自己的水壺、衣物放置于此。因為往來人流稀少,他們并不擔心自己的東西會被人順走。
記者在老車站周邊走訪時看到,目前這里仍有大片老舊房屋和不少開闊的土地,路過的幾個新項目都在圍擋的遮蔽下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如今仍在售的遠東海岸華府、越秀星匯藍灣和海創一號街區等新建項目住宅均價已經達到8500元/㎡上下。根據記者回顧,早在鐵路北站動工之初的兩三年前,鐵路北站周邊的房價僅在6500元/㎡左右。時隔兩年多這里的房價漲幅接近2000元/㎡,遠遠超過青島市房屋均價漲幅的平均水平。
據了解,早在青島鐵路北站開建之時,青島交通商務區的大規劃也同步出爐。根據規劃,這里將以青島北客站為核心,規劃交通樞紐區、中心商業區、商務辦公區、配套服務區、歷史文化休閑區和會議展覽區等六大功能區。作為其中的交通商務區,這里將以商旅產業為引擎,商業、住宅、休閑、娛樂,全方位拓展城區發展空間,打造集商務交流、總部經濟于一體的城市新客廳。如今,曾經的老滄口正在經歷著新老交替的更新,而該區域的未來發展,也更加值得期待。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