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暴跌之后市場人氣回暖,抄底資金引導四大指數翻紅。截至收盤,滬指漲2.93%,報2940.01點,成交5350億;深成指漲4.24%,報10545.5點,成交3262億。
值得注意是創業板。周三創業板指走勢強勁,全日大漲68點完全收復周二跌幅,“陽包陰”的技術形態表明,部分資金已經將創業板作為主板下跌時的新戰場。截至收盤時,創業板指報1572.69點,漲幅4.52%,337只個股上漲,19只個股漲停;10只個股下跌,博暉創新下跌8.10%,領跌創業板。
□盤面
把握風格輪動三大節奏
A股經過周二巨量暴跌后,周三兩市繼續大幅震蕩,個股再呈冰火兩重天的現象。而在如此劇烈的震蕩下,盤面也逐漸浮現出了三大巨變,這或釋放了市場風格將從權重股過渡到題材股上,投資者須把握好風格輪動的節奏。
第一大巨變是主板開始調整,創業板驚現報復性反彈。從盤面來看,傳媒股的大幅飆升直接帶動了創業板指大漲,說明題材股經過風雨洗禮后,具備戰略新興產業與政策利好的題材股最受主力親睞;此外,萬邦達、利源精制、國電清新等個股報復性反彈,則說明具備高送轉與主力深度運作的個股,最先走出報復性反彈。因此,在巨量暴跌促使市場風格巨變下,對政策利好、戰略新興產業、高送轉與主力深度介入的題材股,投資者可積極回補倉位。
第二大巨變是領漲龍頭券商股開始走弱。本輪領漲龍頭無疑是券商板塊,券商股在周二尾盤出現了明顯資金異動,這說明市場做多權重股力量出現了分歧,為今日券商股走弱埋下伏筆。而領漲龍頭的走弱,也直接導致了近期藍籌股行情分化的到來。
第三大巨變是創業板暴漲表明牛市將向第二階段轉變。從A股前幾輪牛市行情來看,第一波領漲的都是大盤藍籌股,這畢竟有利于快速聚集人氣與大幅吸引場外資金;而藍籌股暴漲后,第二波一般都是高成長性題材股,當前股指正有向這一特征轉變,權重與題材背離將逐漸消除。
□觀點
弱經濟推動資金尋找成長股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滬深300的PE估值已經回歸至13倍左右,逐步接近14-15倍正常范圍,此輪市場藍籌快速修復估值行情可能接近尾聲,短期內市場將重新回歸主題與成長。多家機構指出,目前實體經濟基本面尚待恢復,市場炒作主題將重新回歸與經濟基本面弱相關,具有成長潛力的行業。
有基金經理認為,券商股行情的戛然而止使得原先從創業板分流出去的資金可能重新回流,尤其是市場注意到創業板個股已經出現深度調整或長期滯漲,而年末高送轉、TMT板塊年底估值切換以及進一步的收購擴張將使得創業板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方向。
有機構推薦四大主題供投資者選擇:1.前期嚴重滯漲且本輪抗跌的優質小盤股可積極關注,如傳媒股的突然拉升;2.前期強勢股回調到位的可大膽抄底,特別是有資金明顯進駐的股票,如廈門港務的連連爆發;3.具有主力深度介入、或有主力被套的小盤題材股,可大膽逢低吃進,如首創股份的報復性反彈;4.業績處于高成長、且又有高送轉潛力的次新股,這是每年年底主力必炒的品種,當前投資者便是最佳布局時機,如利源精制的大漲。 (綜合)
周三滬港通成交慘淡機構擔憂藍籌股超買
截至昨日16:00,兩地交易所數據顯示,滬股通當日余額為110.59億元,余額占額度百分比為85%,周三消耗的額度為19.41億元,占比15%。
而港股通額度的余額為101.09億元,使用額度為3.91億元,占比3.72%,相比本周前兩日的成交額略有收窄。
在當前的分析人士看來,沒有真正的牛市到來,太平洋的“風”不會吹進來,吹進來的風也不會駐足停留。外資撤離可能是對中國經濟前景不抱樂觀。股市能否保持健康有序的狀態,能否真正步入牛市通道,最根本的動力還是來自于經濟。沒有經濟做支撐,股市是不大可能步入正常狀態的。從中國經濟目前的現狀來看,盡管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政策已經出臺,但是,近幾個月的經濟數據表現并不好,甚至可以說有點差。
天風證券投資顧問王晟彪表示,短期內,滬港通維持成交清淡,滬股強港股弱的格局。但滬指近期可能繼續調整,一方面是幾日后新一批新股發行,資金面緊張;另外,此前滬指幾次突破2500點沒有站穩,有技術調整需求。建議投資者近期可逢高減磅,備戰新股。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輪上漲的風險在于券商、保險和銀行等金融股以及兩桶油的嚴重超買,需要在2500-3000點之間反復震蕩消化,如果站穩腳跟,方可繼續向上,確立牛市。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