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滬深兩市高開,滬指高開震蕩攀升,在銀行、港口航運、機場航運、工業4.0等板塊帶動下最高上探3076.6點沖擊新高。不過新高沒有持續多久,大盤便上演了一出跳水翻綠的戲碼,最低下探2993.33點,盤中跌破3000點關口,振幅近3% ,深成指高開后窄幅震蕩,創業板低開震蕩調整,一度回升翻紅。截至收盤,滬指報3061.02點,漲39.50點,漲幅1.31% 成交5803.39億,深成指報10786.72點,漲118.11點,漲幅1.11% 成交3283.25億,創業板報1644.21點,跌5.37點,跌幅0.33% 成交453.44億。午后券商板塊快速回落帶動大盤跳水,然而尾盤券商的一波再度拉升給大盤重新帶來了希望,18日將成為突破前期高點的關鍵時間點。
股市大勢
振幅近3% ,大盤再演過山車
12月17日滬深兩市高開,滬指高開震蕩攀升,最高上探3076.6點沖擊新高。不過新高沒有持續多久,大盤便上演了一出跳水翻綠的戲碼,最低下探2993.33點,盤中跌破3000點關口,振幅近3%。
從板塊上看,銀行、券商、工業4.0、港口航運 、機場航運 、粵港自貿等板塊漲幅居前,有色金屬、大飛機、通用航空、煤炭、稀土永磁等板塊跌幅居前。而從成交量來看,兩市成交超9000億成交量有所放大,滬市單邊近6000億,成交量前十股票合計成交近1700億。
本報12月17日見報觀點談到:“大盤總體還是寬幅震蕩的格局,漲高了要注意危險,跌下去再尋找新機會。”波段設計師王國強分析,周三大盤波動幅度不小,券商股波動幅度更大,市場出現了較大分歧。權重股積極護盤,最高上摸3076.6點,收盤站上近日一直在提的壓力區3040~3060點,但沒有突破3091高點,還不能確認向上突破,收盤不能站上3063點重要空頭阻擊點,則短期見頂概率會很高,如果近日收盤站上3063點,則短期跌下去的機會就偏小了,就看周四周五的爭奪了。
股民故事
有散戶滿倉券商,還虧
“現在權重股漲得這么好,你說我是追呢,還是不追?”這是近期讓不少中小投資者感到焦慮的一個問題。
在金融板塊持續不斷地上漲態勢下,一些股民選擇了追漲,跟著市場做熱點,不過卻有人沒賺到錢。“之前我手里就是一些環保、醫藥的題材股,可是一直動靜不大,眼看著金融股一直爆發,沒怎么賺錢,滿倉踏空的感受非常強烈。所以12月份我下定決心跟著市場做熱點,拋出了手中的所有股票,開始集中資金買藍籌。”股民柳先生選擇了東方財富和長江證券兩只最近暴漲的金融股,但是因為在個股大漲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劇烈震蕩,柳先生反復買入拋出操作頻繁,最終都沒有大賺,只掙了5%左右就換股了。
對于柳先生的遭遇,海通證券湛山一路營業部的孔力前分析稱 ,許多新股民都有這種經歷,操作過于急躁。“對于這種心急的客戶,最好是少買一點,輕倉進去,更不要急于出貨。而對于那些稍微淡定的投資者,未來一段時間可以關注支持政策出臺預期比較強的農業等板塊。”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榮(圖據網絡)
◎財經觀察
華爾街在大規模做空盧布嗎?
16日,俄羅斯央行的火速加息未能阻止盧布的跌勢,美元對盧布匯率一度突破80的歷史高位。與此同時,盧布的暴跌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是否有投資機構對其大舉做空的猜測。對此,中信資本旗下對沖基金CCTrack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薩維奇表示,不認為有大規模做空盧布的行為在發生,市場流動性不足,能參與交易的做市商的數量是有限的。
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布魯蘇埃拉斯表示,盧布貶值和近期油價下跌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出口。同時,石油是俄羅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油價下跌也大大降低了俄羅斯政府對本國貨幣的支持能力。薩維奇認為,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令俄羅斯融資受限。盡管俄羅斯有不少外匯儲備,但一方面要支持不斷下跌的盧布,另一方面還要償付以美元計價的外債,這令俄羅斯捉襟見肘。此外,美元的走強使得包括盧布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承壓。當市場對于盧布的擔憂加劇,資本外逃的風險也將加大,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進一步升溫,盧布的暴跌便在所難免。
俄羅斯央行當天的加息舉動意在阻止盧布的進一步下跌,然而此舉事與愿違。薩維奇說,俄羅斯原本的市場流動性就不高,經濟幾近陷入衰退,俄羅斯央行本應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升息不僅不會從根本上達到提振貨幣的效果,還會使市場流動性進一步降低,很可能造成惡性循環。專家指出,俄羅斯要想真正扭轉盧布的跌勢,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油價止跌回穩,二是俄羅斯與歐美關系緩和,三是俄羅斯央行斥巨資來支持盧布和加大銀行間的流動性。據新華社
滬港通“滿月”利好效應仍待發酵
起跑一月,南熱北冷特征鮮明
11月17日,歷經半年多的籌備之后,滬港通試點正式啟動。一個月來,滬港通總體表現平穩,并呈現鮮明的“南熱北冷”特征。
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滬股通3000億元總額度已使用669.6億元,余額占比77.7%;港股通2500億元總額度僅使用88億元,余額占比高達96.5%。
而從單日額度使用情況來觀察,除開通首日滬股通用完130億元額度外,其余交易日雙向交易都欠活躍。在近期內地股市持續放量的背景下,最近15個交易日滬股通單日余額維持在100億元上下,其中超過半數交易日超過110億元。
另據統計,11月17日開閘至12月16日的22個交易日內,滬股通資金流入總量為635.27億元,平均單日流入金額為28.88億元;港股通資金流入總量為109.78億元,單日平均不足5億元。
在此間業界人士看來,起跑階段滬港通活躍度不及預期,尤其是港股通表現不盡如人意,或與多個因素相關。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分析認為,包括匯兌成本、交易費用等在內,港股通交易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港股交易規則與A股差異較大,標的物較少且股性不活躍。此外,港股通參考匯率價差較大,影響了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T+0交易的積極性。
海外資本冷靜觀望“估值洼地”
滬港通開跑的這一個月,恰逢A股在流動性驟然寬松的背景下走出一波放量上攻行情。大盤藍籌股成為本輪行情的主力,與滬港通試點初期標的范圍高度重合。受此帶動,上證滬股通指數一路震蕩上行,截至12月16日收報2712.72點,一個月累計漲幅達到25.72%,跑贏同期上證綜指近4個百分點。
但即便滬深股市總成交額兩度突破萬億元大關,滬股通仍顯得不溫不火。外資對A股表現出的冷靜觀望情緒,與滬港通啟動前后AH股價差變化密切相關。據統計,目前滬市A+H公司中,僅有5只A股股價仍處于折價狀態,且幅度都不足10%。絕大多數A+H公司的A股溢價率都超過了20%。
“在估值快速修復的過程中,A股藍籌股對海外資本的吸引力或逐步減弱。與此同時,近期內地股市表現出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也使得風格穩健的外資舉棋不定。”華鑫證券投資總監仇彥英說。此外,內地股市T+1等交易機制缺陷,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遲滯導致的風險管理工具缺失,也被認為是阻礙外資大規模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障礙。
不過 ,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從全球范圍觀察,滬港兩地股市仍是“估值洼地”。
利好效應仍待逐步發酵
“不應以短期交易量來評估滬港通的價值。”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李劍閣說。對于滬港通,不以成交量“論英雄”,已經成為眾多業界人士的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歷史賦予滬港通的重要責任之一,其倒逼內地資本市場改革的效應已經開始悄然顯現。近期,證監會同步批準了兩只跟蹤恒生指數的ETF 。其中,南方恒指ETF恰于17日結束網下現金發售,啟動網上現金發售。投資界人士評價認為,著眼于滿足滬港兩地投資者的大類資產配置需求和跨市場配置需求,未來滬港通框架下將出現更多高效、低成本投資工具。這不僅可以提升滬港通的熱度,也有望促動內地與香港核心交易機制差異的逐步縮窄、消弭。
事實上,滬港通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推動滬港兩地資本市場聯袂發展,更在于為內地資本市場跨境雙向投資的進一步開放提供示范。今年8月,中國證監會出臺“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15條”,明確“未來在滬港通積累一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支持深、港交易所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在“深港通”排上議事日程的同時,海峽兩岸對于“滬臺通”的關注也在升溫。
資本市場之外,以人民幣雙向交收的滬港通還有其更為重要的價值。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截至今年9月底,包括存款和存單在內的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余額已達11276億元,點心債余額3744億元。而在滬港通之前,香港離岸人民幣僅可通過RQFII等機制有限回流。
如果將資本市場跨境雙向投資和人民幣借助資本市場跨境雙向流動比喻成一盤棋,滬港通開通只是落子的第一步。伴隨利好效應逐漸“發酵”,這一精彩棋局值得所有人期待。據新華社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