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舉融資入場是本輪行情的重要推動力。
26日,證監會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對廣發證券、平安證券、國泰君安、南方證券等的兩融現場檢查已結束。據上述券商反饋,兩融業務基本合規,不存在大問題 。此外,島城券商近日紛紛提高了兩融保證金比例。
廣發證券等四家券商是首批現場檢查兩融業務的券商,多位券商業內人士均表示,現場檢查的結果顯示兩融業務操作相對規范 ,預計檢查完后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但正式的結果還要等所有檢查結束后再對外公布。
據了解,此次證監會現場檢查包括多項內容,融資融券的合規情況、具體執行情況等都是必查內容,同時被查各家券商還需及時提供檢查所需各種資料。
“檢查內容包括2014年的融資融券、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股票質押回購、具有融資功能的柜臺市場收益互換等股票期權業務準備情況和融資類業務開展情況。”某證券業內人士透露說。
26日,證監會還表示盡管部分券商盡管已結束,但仍有多家券商檢查尚在持續進行中。華泰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表示:“監管部門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券商兩融業務的例行檢查。其實從理論上來看,券商的最高杠桿是1:2,目前真正超過這個比例的券商不多。”
今年7月份以來,融資融券規模迅猛膨脹,截至11月份的兩融余額就已是年初的兩倍,而在12月19日更是創下歷史紀錄,融資兩融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根據相關數據,目前兩市約有279萬名融資融券投資者,市場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44%。
兩融規模的大肆擴張,在推高市場“瘋牛”行情的同時,也讓監管層、投資者對高懸頭頂的“堰塞湖”擔憂不已。多家券商紛紛提高保證金比例、調整折算率來防范風險。
同時,兩融業務的快速發展,也讓不少券商資金告急,紛紛通過多種途徑大規模募集資金,提高資本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海通證券在12月22日的公告表示,公司計劃以非公開發行方式配售約19.16億新H股,集資約299.43億元。公告顯示,這次配股所得資金的60% 用于發展融資融券業務。華泰證券也通過H股上市、次級債、開展收益憑證、發行短期公司債等多種融資并用的方式,預計最高融資額至少實現千億級別新增資金。
■探訪
島城股民兩融開戶熱情不減
26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島城券商的兩融開戶門檻兒鮮有變化,多維持之前的賬戶交易滿6個月、賬戶資金量要求達到10萬元、5萬元或3萬元不等。而在保證金方面,島城券商不約而同地提高了比例。
在記者走訪的券商營業部中,新時代證券、齊魯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等多家營業部兩融業務保證金均有不同程度上調。其中,新時代證券的融資保證金比例從原來的60% 上調為65%,齊魯證券的融資保證金比例從65% 上調為75% ,華泰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從50%上調到65%,而中信建投也將融資保證金比例上調10個百分點。
此外,光大證券、中信證券的融資杠桿比例仍為1:2,而廣發證券將杠桿比例從原來的1:1放大為1:1.5,海通證券由1:1放大至1:1.25~1:2不等。
雖然不少券商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但島城投資者開通融資融券業務以及使用融資融券業務的熱情依然不減。島城某券商負責人表示:“現在來開通兩融業務的投資者還是很多,每天主動來開戶的都能有20多人。”
股民吳女士說:“現在兩融開戶門檻不高,而且在這輪行情中不少朋友都靠融資賺錢了,所以我也想先開通賬戶,等大盤企穩的時候,也融資炒作大賺一把。”
新時代證券香港中路營業部投顧總監王海波提醒,利用兩融炒股需提前認識到融資融券的風險。
■相關新聞
券商股再現漲停潮
本報12月26日訊(記者 喬秀峰) 26日,A股高開高走,滬指漲幅近3% ,一舉突破3100點。19只券商股漲幅全部超過9%,其中14只漲停,券商股再次成為兩市一大亮點。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做到不追高操作、回調敢買。
當日,滬指站穩3100點后繼續發力大漲 ,滬指一度漲至3164.16點,沖擊前期高位。截至收盤 ,滬指報3157.69點,漲幅2.77% ,成交4889億元;深成指報10802.64點,漲幅2.94% ,成交2362億元;創業板指報1536.08點,漲幅0.43% ,成交290億元。
盤面上看,兩市共有37只非ST 股漲停。其中,券商股氣貫長虹,板塊整體漲幅9.9% ,14只個股漲停。
中信證券(山東)青島香港中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宗玉良分析稱,雖然大盤收復了本周前三個交易日的失地,但是從整體成交量來看,大資金仍然處于觀望的態勢。如果市場能夠繼續維持強勢,那么觀望資金的進場將推動指數突破前期高點;如果缺乏量能的支持,沖關難度較大。
紫馬基金青島分公司負責人李正光認為,前期高點3189點的打破仍需時日,短期內股指仍有震蕩休整需求,中長期股指向好趨勢不變。他說:“盡管市場的漲勢不俗,但是從整體成交量來看,這對于走勢提出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操作上,宗玉良建議投資者還是要做到不追高操作、回調敢吸。特別是在年底,改革政策頻發、產業資金密集運作,部分符合政策方向、具有產業資本運作預期的個股還是具有較強的上漲彈性。目前的市場狀態下,大金融是龍頭,因此要持續關注,拿住籌碼。近期的投資標的 ,可繼續關注保險、煤炭、電器等近期的強勢題材。
李正光則建議投資者不宜追高,反而可以利用反彈的機會,適當減減倉。記者 林偉萍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