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嚴密防范埃博拉 市疾控中心專家為你解讀支招

    2014-10-16 09:23:00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鏗鏘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埃博拉出血熱病死率高,可達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現,主要在部分非洲國家流行。今年以來,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疫情流行嚴重,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并呈現出愈加蔓延之勢。截止到目前已報告病例超過8000例,死亡4000多例。而且西班牙、美國都出現了本土醫護人員感染病例,很多國家也提高了防范、應對級別。昨天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解讀該病并支招預防。

    人如何感染這一病毒的

    目前西非國家暴發的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傳人導致的。健康人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直接接觸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糞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過破損皮膚或粘膜接觸被患者體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單或用過的針頭而感染。

    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病例感染場所主要為醫療機構和家庭,在一般商務活動、旅行、社會交往和普通工作場所感染風險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醫護人員、病人家屬或其他密切接觸者在治療、護理病人或處理病人尸體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出現疫情時,哪些人的感染風險最高?

    (1)醫務人員:原因可能是未穿戴個人防護用品,或在診療護理病人時未嚴格執行感染控制措施。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的醫務人員都應了解該病特點及傳播途徑,并嚴格遵循推薦的感染控制措施。

    (2)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或其他人:由于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帶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傳染性,不建議出現埃博拉出血熱癥狀的病人在家庭或社區中進行治療,而應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熱病人能力和設施的醫院就醫。

    (3)在葬禮過程中直接接觸死者尸體的人員:在西非,人們與死者尸體直接接觸,是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重要方式。因此,人們在處理死者尸體時,必須穿戴具有較好保護性的防護服和手套,并將死者立即掩埋。WHO建議死者要由經過培訓和嚴格防護的專業人員進行埋葬。

    典型癥狀和體征是什么

    典型癥狀和體征包括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病例會同時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實驗室檢驗結果包括血液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降低,肝酶升高。

    潛伏期為2-21天。病人一旦開始出現癥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在潛伏期內沒有傳染性。

    人們若去過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的地區,或與已知或疑似攜帶埃博拉病毒的人員接觸過,當開始出現癥狀時,就應立即就醫。

    當懷疑病人患有該病時,應當立即向最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報告。及時就醫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同時應加強感染控制,以控制疾病傳播。

    預防感染和傳播的方法

    在埃博拉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

    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或其尸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環境;

    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必須做好隔離防護;

    相關接觸人群應密切監測體溫變化,超過38.3℃者,立即報告;

    發現疑似病例和患者時應立即隔離,嚴格消毒患者接觸過的物品等;

    針對疑似病例和患者應盡快做出診斷,提供治療措施;

    對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組織樣品,應及時消毒或銷毀,決不可暴露于環境中;

    死于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應立即火化。

    WHO強烈建議,人們應從公共衛生當局獲取埃博拉出血熱方面的健康建議。目前沒有針對埃博拉出血熱的特異性藥物和疫苗,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在嚴格的感染控制程序下,由醫院的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強化性的支持治療。按照推薦的保護性措施去做,就可控制感染的發生。

    與病毒攜帶者同行安全嗎

    像患其他疾病一樣,曾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人有可能選擇旅行。如果該個體尚未出現癥狀,他們不會向周圍的人傳播該病毒。如果該個體出現了癥狀,他們應在最初感到不適時就立即就醫。如果是在交通工具上發病,則需要報告所乘坐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員,并在到達目的地后立即就醫。旅行者在出現埃博拉感染的早期癥狀時就應隔離,以防止進一步傳播。盡管在這種情況中,其他同行者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但是仍建議對接觸者進行追蹤隨訪。

    去西非旅行怎樣保安全

    到埃博拉出血熱流行地區旅游或進行商務/公務旅行的人員在旅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且在回程后發病的風險極低,即使行程中包括到那些最主要的報告病例的地區。病毒傳播需通過直接接觸病人或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或死亡的病人和動物,而普通旅行者不太可能暴露于這些環境。建議旅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這些接觸。

    如果您是到疫區拜訪親朋好友的話,風險同樣很低,除非與病人或死者有直接的接觸。若如此,很重要的是要向疾病控制機構報告并接受追蹤隨訪。追蹤隨訪是為了確認您是否暴露于埃博拉病毒,且通過監測來預防疾病的進一步擴散。 記者 王磊江

    手衛生非常重要

    以下情況應當實施手衛生:

    在穿戴個人防護服進入隔離房間前;

    在對病人進行任何清潔或無菌性操作前;

    在任何有風險的暴露后,或已實際暴露于病人血液或體液之后;

    接觸病人周圍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表面、物體或設備;

    在脫掉個人防護服,離開隔離區域前;

    若忽略了手的衛生,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